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常见的血液性疾病之一,其病情反复发作。中医在治疗慢性障碍性贫血效果明显,本文立足脾肾二脏论治,以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为气血生化之根本的依据,讨论熟地黄在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肺病及肠"动物模型的最佳造模方案,为正式实验研究"肺病及肠"病理传变规律及机制做好模型复制的准备工作。方法:采用单纯烟熏法建立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将60只大鼠随机分成空白对照和模型组,观察两组大鼠体重和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模型组大鼠体重与正常对照组体重比较有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肺组织炎症发生率较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炎症发生率较空白对照组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在大鼠慢性支气管炎模型的基础上出现了慢性炎症性肠炎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 microRNA 在四氯化碳(CCl4)诱导的大鼠纤维化肝组织中的差异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 microR-NA 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检测对照组(n=10)与模型组(n=10)肝脏组织 microRNA 表达,对差异 microRNA 进行靶基因预测,对靶基因进行基因本(GO)分析、pathway 分析。结果对照组与模型组间筛选出37个差异 microRNA,上调29个,下调8个;从microRNA-基因网络图中发现关键上调为 miR-184、miR-10b-5p、miR-199a-3p 等;关键下调为 miR-200b-3p、miR-199a-5p、miR-125b-5p 等。结论模型组 microRNA 表达谱变化明显,肝纤维化的形成与 microRNA 调控细胞增殖、凋亡、细胞周期等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消化系统各组织八肽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 octapeptide,CCK-8)、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ubstance P,SP)、血管活性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变化。方法 以1%卵清蛋白复制肺病(过敏性哮喘)大鼠模型,观察其对从胃至直肠整个消化系统的6个主要部位(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结肠和直肠)的病理形态和相关调控物质CCK-8、CGRP、SP、VIP的影响。结果 模型大鼠肺和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同步改变,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直肠无明显变化。模型大鼠肺组织和结肠组织CCK-8(79 961.4±12 577.9,48 519.5±12 240.7)、CGRP(41 950.1±12 600.1,38 059.8±11 942.4)、SP(88 243.9±32 177.2,47 417.8±16 462.4)、VIP(20 711.4±7 334.6,43 208.1±13 433.8)均出现显著变化(P〈0.05,P〈0.01),而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上述物质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肺病可影响到结肠,引起结肠组织出现病理改变和相关调控物质(CCK-8、CGRP、SP、VIP)发生改变;而对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正>1病历摘要患者女,44岁。因面部、双手背、颈部、臀部红斑6个月,加重伴关节痛15 d于2017年8月24日就诊。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面部、双手背、颈部、臀部先后出现大小不等的紫红色斑片,无发热,无关节、肌肉疼痛不适。入院15 d前自觉双手背、颈部、臀部斑片较前扩大,伴关节疼痛、肌肉酸痛,伴乏力、咽干。皮损组织病理学检查示:(手背)鳞状上皮萎缩伴角化过度,颗粒层增厚,基底层液化变性,色素失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肺病大鼠在胃肠动力方面的变化,探寻"肺病及肠"病理传变机制。方法:SD大鼠60只按体重随机分成空白组(24只)和模型组(36只),模型组大鼠单纯烟熏法造模,于首次造模后第20、50、70天随机抽取空白组(8只)和模型组(10只)大鼠检测胃肠功能及肺、结肠组织VIP、SP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造模第50、70天粪便含水率、小肠推进率降低,胃内残留率升高(P<0.01);肺组织VIP、SP表达升高,结肠组织VIP、SP表达降低(P<0.05或P<0.01)。结论:肺病大鼠出现胃肠功能的改变,提示肺病可能传变到"肠";VIP、SP可能是"肺病及肠"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7.
8.
目的:观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大鼠在"肠病及肺"过程中呼吸道和肠道微生态的同步动态变化情况,探讨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的微生态机制。方法:以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相结合的方法诱导实验性大鼠UC模型,分别在造模后第8天、第29天和第50天三个时间点对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肠杆菌、肠球菌、葡萄球菌、产气荚膜梭菌、双歧杆菌、乳酸杆菌进行同步检测。结果:UC大鼠出现肠道菌群失调,益生菌数量减少,条件致病菌数量增多。其呼吸道部分菌群同步出现相关变化。造模后第8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增多而在呼吸道减少。造模后第29天,需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减少,厌氧菌总数和肠杆菌在肠道减少而在呼吸道增多;造模后第50天,呼吸道和肠道的需氧菌总数、厌氧菌总数和葡萄球菌在呼吸道和肠道同步增多。结论:肠病大鼠可出现呼吸道菌群的改变,在"肠病及肺"病理传变过程中,肠病大鼠呼吸道和肠道的部分菌群出现同步增多或减少的相关性变化,提示微生态菌群的变化可能是"肠病及肺"的机制和表现形式之一。  相似文献   
9.
<正>杨廉方系重庆市垫江县中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5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杨廉方工作室导师,重庆市名中医,从事中医临床医疗和教学5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现将杨老师治疗遗尿验案介绍如下。1小儿遗尿案王某,女,8岁,2015年3月23日初诊。自幼时眠中遗尿,尿后不能自醒,醒后方觉,近1年遗尿次数明显增多,几乎每夜必尿,小便清长,伴记忆力差,睡眠差。查体:面色少华,形体消瘦,心肺腹(-)。舌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