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9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199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脆性髋部骨折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26例脆性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骨折后1年内是否死亡分为死亡组和生存组,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脆性髋部骨折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26例患者1年内随访期间共死亡33例,死亡率14.6%。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共患基础疾病种类数、共患慢性肺病、共患贫血、共患痴呆、单独居住、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骨折至手术时间、治疗方式、全麻、ASA分级、入院淋巴细胞数、白蛋白水平、血红蛋白水平、肌酐水平是脆性髋部骨折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OR=2.48,95%CI:1.35-4.91,P=0.006)、性别(OR=1.53,95%CI:1.26-3.63,P=0.016)、合并基础病种类数(OR=2.52,95%CI:1.31-4.26,P=0.024)、共患慢性肺病(OR=1.74,95%CI:1.41-4.25,P=0.017)、共患痴呆(OR=1.21,95%CI:1.08-2.88,P=0.025)、日常生活能力评分(OR=1.61,95%CI:1.03-2.85,P=0.014)、ASA评分(OR=1.36,95%CI:1.04-3.52,P=0.033)、血清白蛋白(OR=1.30,95%CI:1.12-3.59,P=0.041)以及治疗方式(OR=1.21,95%CI:1.05-3.48,P=0.012)是脆性髋部骨折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年龄、性别、合并基础病种类数、共患慢性肺病、共患痴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SA评分、血清白蛋白以及治疗方式是脆性髋部骨折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李军  吴永光  严平  胡玄  曹冯 《医药导报》2012,31(8):1032-1034
目的观察血栓通改善骨科术后高凝状态的作用,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骨科手术患者 62 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 31 例,均术后常规行抗感染和补充体液治疗,治疗组于术后第 1 天起加用血栓通 400 mg+5%葡萄糖注射液 250 mL静脉滴注,连续 6 d。分别于术前、术后即刻、术后 3 和 7 d 采用凝固法检测凝血因子Ⅱ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 和凝血因子Ⅰ(FIB),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定量测定血浆D 二聚体(D D)含量,术后7 d彩色B超检查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术后APTT 均无明显变化,术后3 d PT均较术前缩短(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7 d PT进一步缩短,治疗组变化不明显,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即刻FIB和D D均升高(P <0.05),随着时间延长,对照组FIB和 D D逐渐升高(P< 0.05),治疗组术后 3 d D D升高不明显,术后7 dD D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治疗组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血栓通可有效改善骨科手术所致血液高凝状态,降低术后血浆 D D 水平。  相似文献   
3.
流行性出血热由于症状、体征复杂,且重症患者病期有重叠现象,故临床表现常不典型,尤以某一系统的症状或体征为主时,若不全面分析,极易误诊.为减少误诊,本文对误诊的流行性出血热14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例1:患者女性,15岁,学生。2年来,反复发生下腹部胀痛伴肛门坠胀感,大便4~5次/天,糊状,无粘液脓血。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重,疼痛发作时伴恶心、呕吐,吐出胃内容物。曾多次内科治疗,拟诊肠炎、消化不良,治疗无效,于1997年3月5日入院。体检:痛苦貌,体温37℃,两乳对称,约5 cm×5cm。下腹正中有压痛,未触及明显包块。处女膜向外彭隆,无开口。肛腹诊:扪及阴道向直肠凸出的卵园形囊性肿块,按压肿块时处女膜鼓出明显,子宫略增大,有触痛,拟诊处女膜闭锁,行处女膜切开排出大量积血治愈。  相似文献   
5.
吴永光 《海峡药学》2009,21(2):110-111
目的探索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变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7年中发生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变15例进行中西结合治疗:甲基强的松龙针剂80rag静脉滴注,1天1次。连用1周逐步减量停用;维生素B1针剂每次100mg,每天1次肌注;维生素B12针剂每次500ug,每天肌注1次。连用2周;中药治疗:基本药物:一叶获5g、石蒜3g、白芷5g、桃仁、红花各10-15g、当归10~15g、川芎10~15g、赤芍药10~15g、全蝎5~10g、白附子5~10g、白僵蚕10~15g、蜈蚣1~3条、钩藤10--30g、黄芪30-60g、甘草5~10g。加减:兼热加金银花30g、连翘10--30g、板蓝根10~30g,每日1剂,水煎服,连用2周;理疗、针灸、按摩。2周为1疗程,并进行疗效分析。结果10例2个疗程后症状基本消失,4例经5个疗程痊愈,1例经5个疗程治疗后留有双下肢轻瘫,但生活能自理。结论中西结合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致迟发性神经病变效果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吴永光  王章 《四川中医》2020,38(8):62-65
目的:探讨愈梗通瘀汤加味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心功能、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10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按照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n=53)和对照组(n=52)。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合用愈梗通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血清学指标、中医症状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0.57%,高于对照组(73.08%,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LVEF、IL-10升高,而LVSDD、LVEDD、Hcy、IL-6、胸痛及胸闷评分降低,实验组升高/降低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43%,低于对照组(26.92%,P0.05)。结论:愈梗通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其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Hcy、IL-6、IL-10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从1987年5月至1996年5月,对20例生草乌中毒所引起的心律失常患者,用阿托品合利多卡因治疗,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20例患者均因各种外伤所引起的腰背疼痛而口服生草乌过量所致,,全部收入住院治疗。本组病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在20~42岁之间,平均年龄30岁,中毒出现时间:30~60分钟,就诊时间,1~3小时。所有病例在发病前均无各种心脏病病史、中毒最初症状;恶心、呕吐、口唇、肢体麻木、流诞、全身发紧感、腹胀且逐渐加重并出现胸闷、气急、脸色苍白、全身颤抖而应诊。体检:全部病例神志清楚.精神紧张、体温正常…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X线、多层CT、MRI对脊柱结核患者病灶显示及诊断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1月-2015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30例脊柱结核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影像学资料(X线、多层CT、MRI)进行回顾性分析,与病理结果比较,观察其影像学表现的同时比较三者对脊柱结核各征象阳性检出率。结果 MRI、CT对椎间盘受累、椎旁脓肿及椎管受累阳性检出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MRI检出率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对死骨形成检出率为96.9%,显著高于X线、MRI的34.4%、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X线、多层CT、MRI在脊柱结核诊断中各有优劣,CT对死骨形成检出率较高,MRI对椎体破坏、椎旁脓肿、椎间盘及椎管受累诊断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9.
卡马西平联合氟桂利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叉神经痛是三叉神经分布区短暂反复发作的电击样、刀割样或撕裂样剧痛,在鼻翼、颊部和舌可以有扳机点,导致患者不敢洗脸、进食、刷牙,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三叉神经痛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三叉神经痛常为小脑脑桥及邻近部位的肿瘤、外伤等所致,需要手术治疗;而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原因不明,是一种慢性疼痛综合征,药物治疗通常被作为首选.我院采用卡马西平联合用氟桂利嗪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转移相关蛋白3(MTA3)对在软骨细胞中的表达情况,对软骨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C28/12软骨细胞随机分为MTA3过表达组(LV MTA3)和沉默MTA3组(siMTA3),并设空白对照组(BC)、阴性对照组(NC)。Western blot检测C28/12细胞MTA3、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Wnt/β-catenin、E钙黏蛋白(E-cadherin)水平。RT-PCR测定C28/12细胞MTA3 mRNA水平。CCK8测定C28/12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与BC组和NC组相比,LV-MTA3组细胞MTA3蛋白和mRNA水平提高(P<0.05),si-MTA3组细胞MTA3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P<0.05),细胞增殖率、细胞PCNA、Wnt-catenin蛋白水平降低(P<0.05)。结论 MTA3在软骨细胞中表达,能够促进软骨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