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6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研究雷公藤内酯醇对体外培养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取第4代对数生长期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培养24h后,加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终浓度50μg/L)和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40,20,10μg/L),分别作用6,12,24,48,72h后,采用MTT法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牛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雷公藤内酯醇,于不同时间作用在处于增殖状态的LECs,其增殖抑制率升高呈现明显的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结论:雷公藤内酯醇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在防止后囊混浊方面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2.
毒邪分为外感之毒与内生之毒,消渴病可理解为糖类等生理物质代谢障碍滞于体内,蕴生内毒,阻滞气、血、津液运行,对人体造成损害。络脉连接脏腑,沟通表里,灌注气血,荣濡周身,目络通畅则神光发越、视物清明。本文基于毒邪学说与络脉学说,从毒损目络角度阐述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围手术期的病因病机,并结合临床经验进一步探讨解毒通络法在PDR术后的应用,从新的视角探讨PDR围手术期的病因病机及术后的中药治疗方式,为PDR围手术期的病机认识及治疗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与细胞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正正  黄秀榕  祁明信 《中草药》2003,34(9):871-873
近年来,有些学者探讨了中医“证”与细胞因子的关系,并指出二者关系密切。同时大量临床观察和动物实验表明,中药能够广泛调节细胞因子的生成和活性。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从细胞、分子水平来研究中医中药,对进一步阐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新药的研制开发、提高临床疾病防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对有关中医中药与细胞因子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深入研究作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姜黄素抑制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cumin,Cur)抑制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 binant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诱导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LEC)增殖的信号转导机制。方法:采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Cur作用后LEC内游离Ca2 浓度;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ur作用后LEC内cAMP和cGMP含量的变化。结果:经50μg/LrhEGF作用后,LEC内游离Ca2 浓度明显升高,Cur可使LEC内游离Ca2 浓度进一步升高。经50μg/LrhEGF作用后,LEC内cAMP浓度明显下降,cGMP浓度明显升高;而Cur则可使rhEGF作用后的LEC内cAMP浓度明显升高,cGMP浓度明显降低。结论:Cur可抑制rhEGF诱导的LEC增殖,其抑制细胞增殖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多条信号转导途径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比较川椒方和奥洛他定滴眼液治疗过敏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将102例过敏性结膜炎患者(包括季节性和春季卡他性),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川椒方,每日1剂:对照组予奥洛他定滴眼液点眼,每日2次。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4周随防,评估眼部症状、体征及眼外过敏症状(鼻部症状)。结果基线情况:2组一般情况及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组内比较:2组治疗后眼部症状、体征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均可改善眼部症状、体征。组间比较:治疗1周后,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后,治疗组眼部总体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总疗效比较,治疗后1周、2周、4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眼外过敏症(鼻部症状)比较,治疗组鼻部症状评分随时间呈下降趋势,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各随防时点,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鼻部过敏症状。结论川椒方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安全、有效,疗效优于奥洛他定滴眼液:川椒方可有效缓解过敏性结膜炎伴发的过敏性鼻炎症状。  相似文献   
6.
榄香烯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研究榄香烯(Ele)对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诱导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剂量.效应和时间.效应关系,探寻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有效方法。方法: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测定不同浓度Ele对增殖状态的牛LEC活性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Ele对增殖状态的牛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同时观察时间.效应关系。结果:低、中、高不同浓度的Ele作用24h后,其增殖抑制率随浓度增加而增高,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的Ele作用6、12、24、48、72h后,其增殖抑制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增高,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Ele对LEC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低、中、高不同浓度的Ele作用24h后,其PCNA表达率随浓度增加而降低,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中浓度的Ele作用6、12、24、48、72h后,其PCNA表达率随作用时间延长而降低,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结论:Ele能有效抑制IhEGF诱导的LEC增殖,对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心肾同治法指导下所创密蒙花复方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神经功能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密蒙花复方组。通过链脲佐菌素(STZ)腹腔注射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连续灌胃给药90 d,分别于第30、60、90天检测各组大鼠视网膜电生理指标,第90天时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改变、TUNEL法检测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及PCR、Western blot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视网膜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NTF)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视网膜电图振荡电位(OPs)波幅及b波波幅降低,视神经功能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模型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肿胀,排列紊乱,数目减少,BDNF和CNTF mRNA及蛋白表达下降。密蒙花复方组与模型组比较,OPs、b波波幅升高(P0.01),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数目减少,视网膜BDNF和CNTF mRNA及蛋白表达升高。结论密蒙花复方可通过调节视网膜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CNTF表达水平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病变神经功能损伤起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运用中药熏蒸法和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探讨治疗糖尿病性干眼的新思路、新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眼科门诊糖尿病性干眼患者84例(168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84眼)。对照组予人工泪液滴眼,治疗组予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观察1个月后症状、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睑板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显效56眼,有效20眼,无效8眼,有效率90.5%;对照组显效20眼,有效36眼,无效28眼,有效率66.7%,治疗后2组症状评分、BUT、SIT及睑板腺功能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熏蒸疗法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糖尿病性干眼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天然药物税香烯(Ele)、姜黄素(Cur)、雷公藤内酯醇(Tri)对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细胞信号转导机制,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诱导牛LEC增殖;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Ele、Cur、Tri对LEC增殖的抑制率;流式细胞术(TCM)检测Ele、Cur、Ti对LEC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抑制作用;荧光分先光度法检测LEC内[Ca2 ]I、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cAMP和cGMP,并分析Ele、Cur、Tri的影响.结果:(1)Ele、Cur、Tri对rhEGF诱导的LEC增殖的抑制率随浓度增加和时间延长而增高(P<0.01);(2)Ele、Cur、Tri明显下调rhEGF诱导增殖的LEC内PCNA蛋白表达,呈量效和时效关系(P<0.01);(3)Ele、Cur、Tri使增殖的LEC内[Ca2 ]I和cAMP显著增高(P<0.01)、cGMP显著降低(P<0.01).结论:天然药物Eie、Cur、Tri均可显著抑制LEC增殖;Ca2 、cAMP和cGMP细胞信号转导是其抑制LEC增殖的重要细胞和分子机制.Ele、Cur、Tri对防治后发性白内障具有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0.
姜黄素对晶状体上皮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姜黄素(Cur)对表皮生长因子(EGF)诱导的牛晶状体上皮细胞(LEC)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其量效与时效关系。方法MTT测定不同浓度的Cur作用于牛LEC不同时间后细胞增殖的情况,流式细胞术(FCM)检测不同浓度的Cur作用于牛LEC不同时间后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状况。结果(1)MTT法结果表明,高、中、低不同浓度的Cur作用24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66.65%、22.43%、8.72%,呈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20mg/L的Cur作用6、12、24、48、72h后,其增殖抑制率分别为9.97%、19.81%、22.43%、41.67%、81.59%,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2)FCM检测表明,Cur对LEC内PCNA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作用,也呈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和剂量-效应关系。结论Cur能有效抑制EGF诱导的LEC增殖,可望成为防治后发性白内障的理想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