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6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消化道息肉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部分息肉易发生癌变,故积极治疗息肉对降低消化道癌症具有重要意义。吴耀南教授认为消化道息肉多因饮食不节、情志内伤或外感六淫等导致脏腑阴阳失调,阳不化阴,阴气凝聚而成,临床上采取温阳化气的方法治疗消化道息肉颇获成效。文章主要介绍吴耀南教授以“阳化气,阴成形”理论为基础,运用阳和汤论治消化道息肉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归属中医“疫病”的范畴,是一类具有强烈传染性的外感时邪疫毒。古人有云“时病重舌,杂病重脉”,中医舌象特征的变化体现了新冠肺炎在不同阶段的传变,对临床诊疗和判断预后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梳理舌象在新冠肺炎诊疗中判断正气盛衰、分辨病位深浅、区别病邪性质、推断病情进退的应用价值,并举例如何应用舌象变化指导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以期更好发挥中医药在新冠肺炎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患者中医体质分布及肝组织学等相关指标,获得自身抗体阳性CHB的中医体质及肝组织学等指标的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9年6月-2021年6月住院的自身抗体阳性CHB患者216例,同期纳入单纯CHB患者216例,对比两组一般情况、中医体质分布、血清学、肝组织学指标。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中湿热质占比最高,两组中医体质分布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自身抗体阳性CHB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谷氨酰转移酶(Glutamyltransferase,GGT)、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LP)水平显著高于单纯CHB组,两组患者上述生化指标水平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患者血清HBV DNA...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观察伴或不伴自身抗体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及肝组织学等相关指标,探讨自身抗体和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证型及肝组织学等指标的相关性,指导临床辨证论治。方法 选取厦门市中医院2018年10月至2020年6月住院的自身抗体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同期纳入自身抗体阴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00例,对比两组一般情况、中医证型分布、血清学、肝组织学指标。结果 自身抗体阳性组中湿热内结证最多,而自身抗体阴性组中肝郁脾虚证最多,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ALT、AST、GGT、ALP、GLB水平明显较自身抗体阴性组高,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HBV-DNA载量、HBsAg定量较自身抗体阴性组低,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自身抗体阳性组相对于自身抗体阴性组,其肝组织的炎症程度及纤维化程度更高(P<0.05);运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GLB是自身抗体产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 湿热内结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较易出现自身抗体,自身抗体的产生提示自身免疫功能活跃、肝组织炎症及纤维化较严重,若出现自身抗体则应及时护肝抗病毒治疗,警惕病情的进展。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栀子苷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大鼠的影响,基于蛋白质泛素化理论进一步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运用高脂饮食16周建立大鼠NASH模型。将32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栀子苷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每组8只。第9周起,正常组和模型组大鼠分别给予双蒸水10 mL/(kg·d)灌胃,栀子苷组和盐酸吡格列酮组分别给予60 mg/(kg·d)栀子苷溶液和10 mg/(kg·d)盐酸吡格列酮溶液,共干预8周。生化法检测肝组织甘油三酯(TG)含量、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肝组织泛素特异性蛋白酶18(USP18)、去泛素化酶活性抑制转化生长因子-β激活激酶1(TAK1)、转化生长因子β活化激酶结合蛋白1(TAB1)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显示出典型的NASH组织学特征,经过栀子苷干预后,肝细胞脂肪变性、炎症浸润减轻。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重、脂肪重量、肝湿重、肝指数、肝组织TG含量、血清TC、LDL-C含量均升高(P<0.05),肝组织USP18、TAK1、TAB1表达降低(P&...  相似文献   
7.
清代著名医家黄元御在其著作《四圣心源》中提出“一气周流”理论(即“左路木火升发,右路金水敛降,中焦土气斡旋”),认为人体的气机运动是以中焦土气为枢纽,木火金水围绕其周转不休。吴耀南教授认为该理论对于慢性肝病临床诊治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其认为一气周流出现停滞,木郁土湿水寒是慢性肝病的主要病机,临证常用疏肝健脾温肾法治疗慢性肝病而屡获良效。  相似文献   
8.
正肝肾同源理论是中医学渊源深远的理论之一,其起源于《黄帝内经》,经后世医家不断完善补充发展而来,其核心思想认为,肝肾的结构和功能虽有差异,但其起源相同,生理病理关系密切,故很多与"肝"或"肾"脏相关的疾病可采用肾肝同治的法则进行治疗。吴耀南教授认为,该理论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机制及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笔者就吴老师临床运用该理论治疗NAFLD的经验与用药特点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医外治法如穴位敷贴、耳穴压豆、中药灌肠等具有使用方便、适应证广、经济安全、疗效显著等优势,笔者就近几年来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研究进行总结,归纳中医外治法治疗CHB常见的方法、疗效及优势,为临床上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基于内源性大麻素研究皂术抗纤方对肝纤维化大鼠的药理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40只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皂术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每组10只.模型组、皂术抗纤方组和安络化纤丸组给予四氯化碳(CCl4)腹腔注射8周,复制肝纤维化模型.第5~8周,皂术抗纤方组、安络化纤丸组分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