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8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利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观察浮针对颈肩部疼痛受试者患肌厚度及弹性的影响。方法:随机观察上斜方肌区域疼痛不适、局部压痛或伴有肌肉僵硬、条索的受试者30例,右肩做为观察组,左肩做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单纯抗阻干预;观察组在抗阻的同时于上斜方肌区域压痛点或僵硬、条索处做浮针扇形扫散。两组均治疗1次。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即刻进行超声弹性成像检查,观察双侧上斜方肌及冈上肌的厚度与弹性E值,并观察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上斜方肌、冈上肌弹性E值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浮针可以增加颈肩部疼痛受试者患肌弹性、舒缓肌紧张、缓解疼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颈源性头痛患者68例随机分为浮针组(34例)、常规针刺组(34例)。常规针刺组取风池、合谷、天柱、肩井、太冲和足临泣等。浮针组主要针对斜方肌、斜角肌、胸锁乳突肌和枕下肌群等存在的激痛点进行皮下疏松结缔组织内扫散,同时结合肌肉抗阻。两组均每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5次,共计2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头痛程度、颈部症状阳性率以及两组总体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头痛持续时间、头痛频率、头痛程度数字评分、颈部症状阳性率均较治疗前改善(均P0.05),浮针组各项评分改善均优于针刺组(均P0.05);浮针组总有效率为100%(34/34),针刺组为76.5%(26/34),浮针组疗效优于针刺组(P0.05)。结论:浮针治疗颈源性头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头痛症状及颈部功能活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疗效,及其对患侧下肢肌张力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毫针针刺、痉挛肌电疗、关节被动运动、肌肉持续牵拉训练、肢体负重训练、躯干控制训练、异常姿势矫正,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患侧股直肌、腓肠肌触发点毫火针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三维步态分析系统评定、改良Ashworth量表、简式Fugl-Meyer量表评定,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0.00%;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显著改善(P0.05),对照组患者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ugl-Meyer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改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时空参数、运动学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触发点毫火针治疗能缓解脑卒中后痉挛性瘫痪患者的肌张力,改善步态,提高步行能力。  相似文献   
4.
气管切开术(简称气切)是常见的生命抢救措施之一,包括颈前切开和插入气管套管,能及时解除呼吸道梗阻[1-2],但多达70%的气切患者由于呼吸道防御功能等被破坏而诱发误吸[3-4].误吸可引起吸入性肺炎、电解质紊乱、脱水、营养不良等,甚至呼吸衰竭[5].染料试验(Modified Evans Blue Dye Test,M...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触发点毫火针治疗脑卒中后足下垂对平衡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两组均用常规康复治疗,包括毫针针刺、痉挛肌电疗、偏瘫侧下肢肌肉牵伸、平衡训练和步行训练,治疗组加用腓肠肌、股直肌触发点毫火针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后平衡功能均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触发点毫火针治疗可有效改善脑卒中后足下垂的平衡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刺络放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董氏奇穴(五虎穴)、刺络放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秋水仙碱、别嘌醇片口服,治疗6d后观察两组血尿酸、血沉,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0%,对照组为7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尿酸、血沉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治疗组血尿酸、血沉值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董氏奇穴、刺络放血结合中药外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针刺董氏奇穴为主治疗劳损性颈肩痛的疗效.方法:临床120例劳损性颈肩痛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用针刺董氏奇穴为主治疗,对照组用常规针刺方法.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且能明显缩短疗程.结论:针刺董氏奇穴为主治疗劳损性颈肩痛较常规针刺法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8.
正脑卒中偏瘫患者因为下肢痉挛出现足内翻在临床上较为多见,国外研究报道卒中后下肢痉挛发病率为17%~43%~([1])。足内翻导致患者在站立、步行过程中产生不平衡感,严重者致使患者无法独立站立,或在行走过程中发生关节及局部软组织损伤,影响了患者的康复训练及日常生活。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足内翻一直以来受到临床医生的重视。笔者对38例脑卒中合并足内翻的患者采用滞动针结合电针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各种慢性、顽固性疾病170例,在辨证论治指导下给予穴位埋线治疗,每隔20 d治疗1次,5次为1个疗程。记录临床疗效、治疗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170例慢性、顽固性疾病患者,总有效率97.65%。其中妇科疾病31例,总有效率96.77%;消化科疾病32例,总有效率100%;五官科疾病30例,总有效率96.66%;外科疾病25例,总有效率100%;神经内科疾病27例,总有效率96.29%;其他疾病25例,总有效率96.00%。按照疾病类型统计,各科疾病比较疗效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穴位埋线适应证较为广泛,均能取得较好疗效。结论穴位埋线治疗慢性、顽固性疾病疗效稳定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悬吊训练技术(sling exercise training,SET)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采用颈椎牵引结合SET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SET治疗.两组患者各治疗2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变化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和NDI指数均有显著改善(P<0.05),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6.7%和9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两种治疗方案均可获得较好疗效,但徒手神经松动术结合SET可进一步改善疼痛和颈椎功能障碍,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