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2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278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辅助性T淋巴细胞亚群Th1、Th2在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发病中的作用,观察生血灵对慢性ITP Th1、Th2亚群功能状态的影响。方法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慢性ITP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中Th1型细胞因子IL-2和Th2型细胞因子IL-10的水平。结果慢性ITP患者PBMC培养上清中IL-2和IL-10的含量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减低(P均<0.001),生血灵对其具有明显提升作用(P<0.01)。结论慢性ITP患者Th亚群免疫功能低下。生血灵治疗慢性ITP能够增强Th亚群免疫功能,恢复其平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基于FloTrac/Vigileo监测不同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值对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患者氧合指数、呼吸系统顺应性和死腔与潮气容积比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收治的80例急性左心衰竭并心源性休克患者,使用FloTrac/Vigileo监测系统记录患者麻醉诱导后改左侧卧位即刻(T1)、开CO2气胸+0 PEEP 5 min后(T2)、开CO2气胸+10 PEEP 5 min后(T3)、开CO2气胸+15 PEEP 5 min后(T4)的动脉氧分压/吸入氧浓度(PaO2/FiO2)、呼吸系统顺应性(Cdyn)、心率、有创动脉平均压、中心静脉压、死腔与潮气容积比(VD/VT)。结果 与T1时相比,T2、T3、T4时患者心率、VD/VT水平均下降,PaO2/FiO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CT)衍生的血管周围脂肪衰减指数(FAI)与斑块信息评估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可行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4月─2021年10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行术前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有创冠状动脉造影(ICA)及血流储备分数(FFR)测量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筛选出20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使用半自动斑块分析软件测量斑块及管腔的定量指标和斑块周围FAI,手动勾画距冠状动脉开口处10 mm起始长为40 mm的冠状动脉并测量冠状动脉周围FAI。比较心肌缺血(FFR≤0.8)和非心肌缺血(FFR>0.8)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斑块特征、斑块周围FAI和冠状动脉周围FAI的差异,通过ROC曲线评估利用机器学习算法结合斑块周围FAI、冠状动脉周围FAI和斑块特征对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的诊断效能。 [结果]206例稳定型冠心病患者分为FFR≤0.8组(50例)和FFR>0.8组(156例)。FFR≤0.8组患者的斑块周围FAI均值为-69.28±5.65 HU,显著高于FFR>0.8组的-80.10±7.75 HU(P<0.001)。使用机器学习模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包括XGBoost、随机森林和逻辑回归模型,这些模型诊断心肌缺血的准确率均超过0.8。其中,XGBoost模型表现最佳,准确率达到0.903,F1值为0.774,AUC为0.931,表明其在诊断心肌缺血中具有高度的有效性。 [结论]FAI结合机器学习算法XGBoost模型是诊断心肌缺血的新方法,在评估稳定型冠心病患者的心肌缺血中具有更良好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钛合金人工听小骨在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听骨链重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32例行中耳炎手术治疗并接受钛合金人工听小骨植入的患者进行6个月随访,比较术前与术后的气导听阈及气骨导差。结果 32例(耳)术后6个月内,复查鼓膜修补后均愈合良好,外耳道宽敞,保持原有的外耳道形态,外耳道后壁未见塌陷。32耳术前气导听阈56~82(55.5±10.3)dB,术后36~55(30.6±7.4)dB;术前气骨导差28~62(39.3±7.8)dB,术后15~32(24.6±4.5)dB。与术前相比,术后6个月的气导听阈及气导骨差均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慢性胆脂瘤型中耳炎手术治疗中,将钛合金人工听骨应用于听骨链重建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蓝英  胡敏  何玮  赵世杰  梁兴明  杨强威 《广西医学》2016,(11):1571-1573
目的 探讨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及干预管理系统在听力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5~ 2015年使用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及干预管理系统前后进行听力筛查的新生儿分别为25 805例、3 106例,比较使用该系统前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初筛通过率、复筛通过率、转诊率的差异.结果 应用该系统后,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率、复筛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 新生儿听力与聋病易感基因联合筛查及干预管理系统的应用显著提高了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复筛率,减少了失访人数,提高了听力筛查的工作效率,有利于聋病患儿进行早期预防和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6.
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近年来经造影证实,且有临床追踪结果的输卵管性不孕症200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00例共275支输卵管显示完全或部分梗阻,其中单侧梗阻125例(62.5%),双侧梗阻75例(37.5%);造影术后有60例患者受孕,受孕率为30%。结论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对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不仅能明确诊断,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体外高频超声检查对良性气管狭窄患者气管结构及预后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6例确诊良性上中段气管狭窄患者分成难治性良性气管狭窄(难治组,10例)和非难治性良性气管狭窄(非难治组,6例),对其体外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高频超声可清晰显示软骨环形态、厚度、回声等。难治组与非难治组软骨环病变个数多;难治组软骨环变形≥3个占6/10,非难治组无软骨环变形≥3个的患者;难治组软骨环厚度异常占5/10,并且出现厚度异常表现多样性情况,非难治组软骨环厚度异常占1/6;难治组软骨环回声异常占7/10,非难治组占1/6;除1例难治组的患者未检测到气管壁异常软组织回声外,其余两组患者均能检测到厚度不等的异常软组织回声,但两组软组织厚度相近。结论通过体外高频超声对气管支撑结构的观察,可了解气管软骨环病变及软组织情况,特别是软骨环病变个数与治疗效果及预后相关,软骨环形态异常、软骨环厚度异常、软骨环回声异常、气管壁软组织厚度异常对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髋关节X线片测量指标与脑瘫患儿髋关节发育的相关性,评价其在该类疾病所致髋关节半脱位中的价值与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5月—2014年5月在我中心检查治疗的60名脑瘫患儿骨盆平片中的120个髋关节,测量其骨结构的X线指标,包括:髋臼指数(acetabular index,AI)、股骨头偏移百分比(migrarion percentage,MP)、颈干角(neck-shaft angle,NSA)。结果 AI (21.05±3.83)°、MP (18.05±13.74)%、NSA(150.54±8.41)°。结论大部分脑瘫患儿存在髋关节骨骼发育异常,并导致髋关节半脱位改变。股骨头偏移百分比测量可以较客观地反映髋关节半脱位情况及其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报道9例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的护理经验。早期诊断及治疗,9例患者入院后8 h内确诊,确诊1.5 h内行食管破裂修补术。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呼吸道管理,妥善固定各引流管,加强胃肠减压管、经鼻空肠营养管、胸腔及纵膈引流管的护理;给予肠内外营养支持,满足患者营养需求。1例患者术后1个月左侧胸腔感染、左侧脓胸,予全麻下行左脓胸廓清术,放置带膜食管支架后,感染控制。8例患者手术后瘘口均愈合良好。经积极治疗及精心护理,9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患者术后开始经口进食时间9~58 d,住院时间15~65 d,平均住院时间30 d。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咽旁间隙肿瘤的治疗和各种手术方法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35例咽旁间隙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病理学诊断和手术方法。结果咽旁间隙肿瘤中病理类型多样化,其中神经鞘膜瘤最多见,其次为混合瘤,其它类型的肿瘤较少见。手术方法有经颈侧入路25例、经口咽入路8例、颈口联合入路2例,手术均能完整切除。术后随访3~5年,术后复发1例(为多形性腺瘤)。结论CT、MRI和DSA等是判断咽旁间隙肿瘤位置、大小、范围的良好手段,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的位置不同而采用不同的进路,但颈侧进路,能安全彻底切除咽旁间隙肿瘤,是咽旁间隙肿瘤切除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