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榛子叶化学成分研究(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榛子叶中的鞣质成分进行了研究 ,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榛子叶资源。方法 利用 1 H- NMR,1 3C- NMR,FAB- MS,CD谱及 1 H- 1 HCOSY二维谱与化学方法鉴定。结果 从中得到 4个化学成分 :榛叶素 B(heterophylliin B, ) ,tellimagrandin ( ) ,casuarictin ( ) ,casuarinin ( )。结论 榛叶素 B是一个新的鞣花二聚体成分  相似文献   
2.
介孔二氧化硅作为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无机介孔载体材料,因其具有孔道排列规整、水热稳定性良好、生物相容性好,可以储存药物并保持药物的无定形态等特点,非常适合装载水难溶性药物。本文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就难溶性药物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关于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提高难溶性药物生物利用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为设计和制备具有特定结构和性能的介孔二氧化硅载体,提高难溶性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任君刚 《黑龙江医药》2009,22(3):308-309
人们对于效果好、副作用少的药物的需求促使医药公司着力开发新的药物传输系统。将已有的药物分子制成新型药物传输系统能显著提高药效、安全性和患者的顺应性。目前国外医药公司正致力于多种传递技术的开发,如控释、大分子、脂质体、掩盖药物的不良气味、口服速分散剂型、难溶性药物技术和通过鼻腔、肺部、皮下、阴道、结肠、透过黏膜等药物传输技术。作者将结合国外已上市产品的技术特点对脂质体技术、难溶性药物技术的应用做以综述,希望能给药物剂型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编制标准曲线加权回归程序。方法运用Excel VBA编制标准曲线加权回归的程序。结果相关数据处理结果表明该程序计算结果准确、使用方便。结论该程序对生物样品分析很有帮助。  相似文献   
5.
中药滴丸剂作为中药新剂型,展前景良好。本文对中药滴丸剂的特点、类型、工艺及存在问题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王立  任君刚 《中国药学杂志》2008,43(20):1579-1581
 目的测定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 gallate,EGCG)的人血浆蛋白结合率。方法采用超滤法对EGCG的血浆蛋白结合率进行测定。结果当质量浓度为5.0,10.0,20.0 mg·L-1时,EGCG平均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86.1%,91.4%,94.9%。结论EGCG与人血浆蛋白具有较强的结合。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PLGA为载体材料,采用溶剂扩散法制备了冰片修饰的卡马西平(1)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首先,采用Box-Behnken设计结合响应面法,以泊洛沙姆188浓度、PLGA用量、油-水相体积比、药脂质量比为自变量,以包封率、粒径为因变量进行处方优化。体外表征结果表明,照优化处方制得的冰片修饰的1纳米粒平均粒径为90~100 nm,包封率和载药量约为72%和6.7%。小鼠尾静脉注射给予自制冰片修饰的1纳米粒后,考察1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尤其是脑靶向性。结果表明,冰片修饰的1纳米粒显著延长了1的体内滞留时间,且冰片修饰可促进1纳米粒跨越血脑屏障,显示出冰片修饰的1纳米粒具有治疗癫痫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任君刚  杨硕  王立 《齐鲁药事》2013,32(5):295-297
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口服渗透泵制剂的释药机制、种类及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进行综述。口服渗透泵的发展日趋成熟,为了更好地满足患者的用药需求,应开发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渗透泵制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榛子叶中的鞣质成分进行了研究,开发利用黑龙江省榛子叶资源。方法利用^1H-NMR,^13C-NMR,FAB-MS,CD谱及^1H-^1HCOSY二维谱与化学方法鉴定。结果从中得到4个化学成分:榛叶素B(heterophylliin B,I),tellimagrandinⅡ(Ⅱ),casuarictin(Ⅲ),casuarinin(Ⅳ)。结论榛叶素B是一个新的鞣花二聚体成分。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