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评价排粪造影对功能性出口梗阻便秘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06年在我院行排粪造影检查的全部324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324例患者中33例基本正常,291例发现异常且常多种同时存在,其中盆底痉挛综合征72例,直肠前突186例,直肠黏膜套叠122例,会阴下降155例,内脏下垂35例,肠疝16例,骶直分离59例.结论 排粪造影能对直肠和肛管部的器质性病变和功能性变化进行直观的了解,并可摄片记录,对直肠肛门部疾病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脂肪瘤的CT和MRI征象,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胼胝体发育不全合并脂肪瘤30例的临床、CT及MRI表现。结果胼胝体发育不全CT及MRI表现为双侧脑室体部平直、分离,纵裂池增宽间距加大18例,正常弧线消失12例;第三脑室扩大上移至侧脑室之间20例,上抬至大脑纵裂10例,侧脑室三角区与后角明显扩大6例,轻度扩大12例;MRI矢状位示胼胝体体积缩小,发育不全或缺如。合并脂肪瘤CT表现为侧脑室间条带状低密度(CT值-43Hu~-80Hu),边缘见对称性弧形钙化10例,MRI表现为短T1中长T2和高质子密度信号,在各序列上均与脂肪组织信号同步。结论本病在CT和MRI上具有特征性表现,CT与MRI相结合可提高诊断准确率;MRI具有多维成像能力,优于CT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 在腹部创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32 例腹部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行CT 和彩色超声检查,以手术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CT 检查对腹部创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3.67%、97.06%、94.69%;彩色超声检查对腹部创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86.96%、86.36% 和86.73%;两种检查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T 对腹部创伤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及特异度都较高,可作为腹部创伤后对实质脏器损伤情况评价的重要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CT诊断价值,加深对本病CT征象的认识.方法 搜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急性阑尾炎46例,均行多层CT扫描,12例行增强扫描,回顾性分析急性阑尾炎的CT征象.结果 46例中,CT正确诊断42例(91.3%).急性阑尾炎CT征象:(1)阑尾肿大,管壁增厚33例;(2)阑尾粪石10例;(3)阑尾周围脓肿形成12例,提示穿孔5例;(4)阑尾周围脂肪组织密度增高36例;(5)邻近盲肠壁增厚15例.增强阑尾壁轻度强化8例,脓肿壁环形强化5例.结论 多层CT较清晰显示阑尾本身及其周围组织改变,在急性阑尾炎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二维及三维重组,从而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像.结果 96例中,共检出126颗埋伏牙,其中阻生牙51颗,多生牙75颗.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MPR图像能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关系,是显示埋伏牙的重要补充.结论 三维及MPR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牙,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一种评价躯干失平衡的新方法——角度测量法(简称角度法)的临床应用价值。选择2006年6~8月42例特发性脊柱侧弯患者,在图像存贮和传输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 PACS)工作站上,采用角度法测量躯干及肩部的失衡角,0°~1°为正常,大于1°为失平衡。结果显示,42例中24例躯干失平衡(57.1%),失衡角度1.41°~9.52°,平均(3.77°±1.52)°。20例肩部失平衡(47.6%),失衡角度1.20°~4.62°,平均(2.17°±0.87°),且均为躯干失平衡者。以骨盆为参照,躯干左侧倾斜18例(75%),右侧倾斜6例(25%)。表明角度法是以角度来评价躯干或肩部的失平衡,与已报道的一些评价方法比较,具有操作方便、测量点明确、重复性好等优点,值得临床试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钼靶X线摄影与超声弹性成像对腺乳良恶性病灶诊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76例(共92个病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疾病患者的钼靶摄影与超声弹性成像的影像资料,通过统计学比较两者对乳腺良恶性病灶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钼靶摄影92个病灶共发现80个,其中69个良性病灶准确诊断56个,误诊为恶性5个,漏诊8个,23个恶性病灶准确诊断14个,误诊为良性者4个,漏诊5个,钼靶摄影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65.2%、81.2%和77.2%。超声弹性成像92个病灶共发现85个,其中69个良性病灶准确诊断63个,误诊为恶性2个,漏诊4个,23个恶性病灶准确诊断18个,误诊为良性者2个,漏诊3个,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恶性病变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78.3%、91.3%和89.1%,三者均高于钼靶成像( P<0.05)。结论钼靶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乳腺良恶性病灶各有优缺点,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将更有利于病变的发现和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8.
PACS工作站上Cobb角测量的可靠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在图像存贮及传输系统(picturearchivingandcommunicationsystem,PACS)工作站上进行Cobb角测量的可靠性。方法:由A、B两位医师分别采用传统的标尺和角度测量仪在30例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脊柱X线胶片上测量Cobb角(简称传统法),同时在PACS工作站上行Cobb角测量(简称PACS法),间隔3周后,采用同样方法重复测量一次。另外在一定条件下(确定测量的主弯及上、下端椎),由8位医师对同一患者进行重复测量。测量的结果均进行配对t检验。结果:应用传统法和PACS法测量的最小差值分别是1°和0,最大差值分别是24°和20°,平均为(6.73±4.56)°和(5.70±3.83)°。同一观测者采用传统法或PACS法重复测量时结果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同一测量方法不同观测者间比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设定条件下,对同一患者测量,传统法和PACS法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传统法一样,PACS法重复测量结果的可信度受诸多因素影响,但测量过程更简单,误差减小,在一定条件下重复测量可无统计学差异,PACS法仍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多层面重组定量评价Colles骨折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层面重组图像(MPR)定量评价Colles骨折的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 :自2011年6月至2014年6月,选取拍摄腕关节正侧位X线片并行MSCT扫描的Colles骨折患者36例,男11例,女25例;年龄35~72岁,平均(42.5±5.4)岁。均在外伤后2 d内进行X线片和CT检查,检查图像均通过PACS局域网传送至工作站,根据X线正侧位片及MSCT-MPR图像分别进行远骨折块背侧嵌插深度、掌倾角和腕关节面塌陷错位度进行测量,间隔2周后再重复测量1次。比较前后2次测量结果及其相关性。结果:36例患者中X线和MPR均能测量掌倾角,嵌插深度21例及关节面塌陷错位16例;伤后2 d的X线片测得掌倾角、嵌插深度和关节面塌陷度分别为(12.5±3.6)°、(4.5±2.1)mm、(3.7±1.6)mm,2周后分别为(4.8±2.2)°、(6.4±3.6)mm、(2.5±1.2)mm;前后比较各参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低度相关(r=0.681、0.640、0.345)。MPR图像伤后2 d测量分别是(14.5±5.3)°、(4.2±1.2)mmm、(5.7±2.3)mm,2周后分别为(13.2±2.6)°、(4.7±2.2)mm、(4.6±2.1)mm;前后比较,关节面塌陷度有差异,其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中度以上相关性(r=0.954、0.854、0.642)。X线片测量的掌倾角、嵌插深度和关节面塌陷度与MP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低或中度相关性(r=0.454、0.532、0.378)。结论:借助MSCT的MPR图像,可对Colles骨折进行多个参数测量,作出定量评价,且重复测量可靠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诊断上颌埋伏牙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上颌埋伏牙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96例临床怀疑上颌埋伏牙患者行多层螺旋CT扫描,应用图像后处理技术进行二维及三维重组,从而获得单纯牙体任意方向的三维立体图像或任意曲面断层像.结果 96例中,共检出126颗埋伏牙,其中阻生牙51颗,多生牙75颗.多层螺旋CT三维图像能立体全方位地显示上颌骨埋伏牙的形态、位置、萌出方向及其与周围组织关系.MPR图像能从不同角度显示病变情况及其周围解剖关系,是显示埋伏牙的重要补充.结论 三维及MPR图像能立体、直观地显示上颌埋伏牙,为临床医师提供丰富的影像学信息,在上颌骨埋伏牙的正畸治疗中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