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工业技术   9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针对传统的非α-生育酚均相催化转型工艺存在的催化剂残留、废液处理难度大等问题,采用两步后合成磺化法制备了嫁接磺酸基团的MCM-41非均相催化剂,并通过XRD、FTIR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首次将磺酸型MCM-41催化剂用于非α-生育酚的羟甲基化-加氢还原转型反应,得到适宜的转型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180℃、反应时间4.5 h、催化剂用量为天然混合生育酚原料的16%,在此条件下α-生育酚收率为77.56%。催化剂复用5次后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α-生育酚收率为66.27%。  相似文献   
2.
在粉土或砂土分布广泛的地区,地震液化是导致地基失稳和上部结构受损的直接原因之一.基于大量的现场调查,分析了黄河下游冲积粉土的成因及土体组成,在该区域粉土组成中粒径为0.005~0.020 mm的粉粒已经具备黏性,明显影响到粉土的工程性质.在动三轴试验基础上阐述了该区域粉土的动力特性和液化机理.最后结合该区域粉土土质特点和工程实例比较了现有的地震液化判别方法,指出该区域粉土液化判别应考虑黏性粉粒的影响,并依此利用塑性指数对液化判据进行了改进.对于该区域粉土,可将现行抗震规范中“黏粒含量10、13、16对应地震烈度7度、8度、9度判别为不液化”的规定,改为“塑性指数7.0、8.5、10.0对应地震烈度7度、8度、9度判别为不液化”.  相似文献   
3.
以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采用溶胶-凝胶结合超临界CO2干燥制得高纯度微米级液相色谱填料基质多孔硅球。采用BET,TG-DTG,SEM,FT-IR,XRD和激光粒度仪等表征方法对样品进行分析,考察真空干燥(WO)、超临界CO2间歇干燥(SCF-I)和超临界CO2连续干燥(SCF-C)3种干燥工艺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真空干燥、Sc CO2间歇干燥和Sc CO2连续干燥得到的多孔硅球比表面积分别为69.04、268.40和513.41 m2·g-1。采用Sc CO2干燥法能够大幅度提高多孔硅球产品的比表面积。参照色谱填料理论最佳比表面积为300 m2·g-1可知,Sc CO2间歇干燥较Sc CO2连续干燥更适合应用于液相色谱填料基质多孔硅球的制备。Sc CO2间歇干燥法制得硅胶微球球形规则且无团聚现象,孔体积为0.5758 m3·g-1,平均粒径(D50)为3μm,呈典型高斯分布,且分布范围较窄,为1~7μm。  相似文献   
4.
连峰  李廷举 《热加工工艺》2007,36(17):30-32
分别研究了旋转磁场和静磁场对过共晶Al-18%Si合金变质处理的影响。结果表明:变质处理后.不施加磁场的条件下,块状初晶Si偏聚在试样边缘处,试样中心处为共晶Si;施加旋转交变磁场的条件下,粗大的板条状初晶Si偏聚在试样边缘处,试样中心处为共晶Si;施加静磁场的条件下,在试样整个横断面上初晶Si都是细小的块状,且大小和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5.
考查了不同表面处理工艺对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间剪切强度及层面、断面形貌的影响。通过材料实验机测得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并通过扫描电镜分析评价不同电导率对复合材料ILSS的影响。结果表明,12ms/cm是表面处理工艺中电导率的较优选择;碳纤维的层间剪切强度随电量的变化符合"层进式物化双效模型";制备高层间剪切强度碳纤维和复合材料时,较优的电解质是NaOH,较优的电解液浓度为2%,较优的电量为10C/g;本工艺条件下制得的SYT49碳纤维层面形貌与东丽T700G碳纤维相似。  相似文献   
6.
强磁场对亚共晶铝-硅合金变质处理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强磁场对亚共晶铝-硅合金变质处理的影响。对Al-6Si亚共晶铝.硅合金进行Na盐变质处理后,重熔并在720℃下保温20min时,如果不施加强磁场,共晶Si呈粗大的针片状,长度和分布不均匀,凝固组织为未变质组织,即发生了重熔失效的现象。施加强磁场的条件下,共晶Si仍呈细小的颗粒状,凝固组织仍与第一次变质后相当,没有发生重熔失效的现象。分析认为重熔失效是Na的氧化和烧损以及凝固过程中对流的共同作用的结果。而施加强磁场的条件下,合金的变质组织得以保持是由于强磁场强烈抑制了熔体对流的。对固态下的合金施加强磁场对变质组织没有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利用激光在硅基底上加工具有规则点阵结构的表面纹理,采用自组装技术在此硅表面制备全氟辛烷基三氯硅烷自组装分子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表面形貌仪对硅试样表面进行形貌分析,采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试样的接触角。结果表明,激光加工后的硅试样表面纹理深度和表面粗糙度均随激光加工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变大,试样表面的去除量随光照时间的增加而增大。通过激光加工和沉积自组装分子膜,硅试样表面的水接触角显著增大,最大可达到156°,且试样的水接触角随激光加工间距的减少而增大。试样接触角测量值与Cassie模型预测值相一致,当点阵直径与加工间距比0.510时,硅试样表面为超疏水表面。  相似文献   
8.
对比分析了表面喷砂、全陶瓷、表面镀陶瓷3种表面处理工艺导丝轮在使用过程中的性能变化及其对聚丙烯腈(PAN)基碳纤维原丝的影响。结果表明:镀陶瓷的导丝轮表面光洁度高,摩擦因数小,镀层耐磨损,适合在高纺速碳纤维原丝的生产中使用。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钛合金抗海洋生物附着性能,采用激光刻蚀技术在Ti6Al4V合金表面构建不同间距的微米级点阵结构,利用聚合物基纳米复合材料构建微/纳双层结构,制备超疏水Ti6Al4V合金表面。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表征其形貌;用接触角测量仪测量试样的表面接触角;用浅海挂板的方法测试试样的抗海洋生物附着污损性能。结果表明,具有单一微结构的Ti6Al4V合金表面为疏水表面。随着点阵间距的减小,接触角增大。当间距为50μm时,接触角可达131.8o,但试样的表面滚动角较大,将试样竖直甚至翻转,水滴都不滚落;具有微/纳双层结构的Ti6Al4V合金表面为超疏水表面,且随着点阵间距的减小接触角增大,滚动角减小。当间距为50μm时,接触角达163.8o,滚动角仅为1.89o。具有微/纳双层结构的超疏水Ti6Al4V合金表面抗海洋生物附着污损性能显著优于抛光Ti6Al4V合金表面及具有单一微结构的Ti6Al4V合金表面。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聚丙烯腈碳纤维原丝干喷湿法喷头的稳定性,从空气层高度、温度、湿度、空气流动状态等角度,综合分析了空气层对喷头稳定性的影响。通过试验,确定了各干扰因素的控制范围,为控制喷头稳定性,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试验数据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