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FPGA容量与运算速度不断提高,可以设计出基于FPGA的通用数字系统,根据不同应用需求通过用微机向FPGA发送相应的配置指令使数字系统各组成模块实现自行配置。扰码由于自身的功能特点在数字通信和帧数据传输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扰码模块的可配置设计是整个系统通用化设计的重要一环。针对扰码的特点和生成原理提出了二维指令配置的方法,结合示例框图和VHDL程序对设计进行深入阐述,并给出应用ModelSIM软件对可配置设计的仿真结果。  相似文献   
2.
改革高校房产资源管理,建立有效的公共用房管理体系,提高公共用房屋的使用效益。以江苏科技大学为例,按照“定额配置,超额部分有偿使用”原则,提出高校公共用房屋管理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结合航天应用中高速通信数据处理器的需要,阐明应用Data-Strobe编码进行帧数据传输的好处及特点,对Data-Strobe编解码技术进行详细介绍,并且给出基于FPGA的解码算法.整个设计在高速数据传输中有很广的应用前景,对工程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杀青叶在不同浓度风味蛋白酶液中浸润后,经过揉捻、干燥制作成绿茶,探讨风味蛋白酶对绿茶风味成分含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用浓度为5.0~20.0 g/L的风味蛋白酶处理绿茶,茶叶中具有苦涩滋味的EGC、EGCG和ECG等酯型儿茶素分别下降3.35%~31.42%、4.11%~18.67%、1.05%~9.27%,具有醇和滋味的D,L-C含量增加54.51%~141.72%,儿茶素总量下降3.24%~19.03%,水浸出物和茶多酚含量均呈下降趋势,降低率分别为2.99%~5.34%、1.57%~10.58%。鲜味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下降2.33%~7.76%和2.58%~6.89%。当风味蛋白酶浓度小于10.0 g/L时,茶汤苦涩滋味明显降低,且具有一定的鲜爽度。该研究结果为利用风味蛋白酶改善夏秋季绿茶品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满足国家标准规定砖茶允许含氟量≤300mg/kg的要求,选用一芽四五叶原料生产低氟砖茶(氟含量285mg/kg),以传统砖茶(氟含量850mg/kg)为对照,分别进行了感官品质、主要成分及儿茶素和氨基酸组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低氟砖茶感官品质优于传统砖茶;低氟砖茶主要成分水浸出物、茶多酚、可溶性糖、咖啡碱、茶黄素、茶红素、茶褐素比传统砖茶增加了48.33%、79.22%、44.44%、89.55%、42.86%、26.28%、42.96%;氨基酸组分除甲硫氨酸和脯氨酸外,其他氨基酸高于传统砖茶,儿茶素组分除L-CG外,其他儿茶素含量高于传统砖茶.结果显示通过提高原料嫩度生产低氟砖茶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四川主栽茶树品种红茶香气成分的SPME-GC-M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固相微萃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对采自名山白毫131、福鼎大白茶、福选9号、早白尖和四川中小叶群体种5 个主栽品种制作的工夫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在5 个品种红茶中共分离鉴定出148 种香气化合物,其中包含醇类、醛类、酯类、酮类、烃类、酸类等。主要的香气贡献成分是醇类化合物,相对含量在45.97%~63.78%之间,其中主体香气成分有香叶醇、芳樟醇及其氧化物、苯乙醇、3,7-二甲基-1,5,7-辛三烯-3-醇、苯甲醇、橙花叔醇、水杨酸甲酯、癸酸乙酯、顺-3-己烯醇己酸酯、苯乙醛、柠檬醛等,这些成分是决定四川工夫红茶甜花香和果香的重要组分。四川主栽品种红茶香气类型属于中间型,富含芳樟醇和香叶醇,其中名山白毫131、四川中小叶群体种和福鼎大白茶红茶萜烯指数较低,分别为0.57、0.60和0.65,表明这3 个品种红茶香气高锐,属于高香型红茶,这与感官审评结果一致。因此,高香或花香型四川工夫红茶宜选用名山白毫131、四川中小叶群体种或福鼎大白茶鲜叶制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 HS-SPME)对四川红茶挥发性成分的萃取条件。方法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和样品质量对萃取效果的影响,并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响应面分析法对萃取条件进行优化。结果 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时间60 min、萃取温度65 ℃、样品质量1.00 g, 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2.10%。在此条件下, 在四川红茶中共检出醇类、醛类、酮类等9类共计56种挥发性成分, β-紫罗酮、芳樟醇、橙花醇、苯乙醛、苯乙醇等9种高相对香气活度值(relative odor activity Value, ROAV)的成分, 可能是四川红茶的特征挥发性成分。结论 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得到四川红茶挥发性成分的HS-SPME萃取技术, 并结合GC-MS进行分析, 方法可靠, 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采取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SPME-GC-MS)联用技术方法对栀子红茶香气成分进行分析,以期为栀子红茶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基础。共从栀子红茶中检测出93种香气成分,其中主要香气贡献成分包括醇类、酯类、其他类、酸类和醛类化合物,其中香叶醇、水杨酸甲酯、芳樟醇、六氢茴香素、苯乙醇、芳樟醇氧化物Ⅱ、苯甲酸甲酯、棕榈酸、芳樟醇氧化物Ⅳ、茉莉酮内酯、环丁甲酸己酯、芳樟醇氧化物Ⅰ、顺-3-己烯醇丁酸酯、反-异丁子香酚、苯甲醇、苯乙醛、α-法呢烯和柠檬醛等18种化合物是香气成分的主体物质,同时检出在对照茶坯中未检出的43种香气成分。六氢茴香素、苯甲酸甲酯、茉莉酮内酯、环丁甲酸己酯、反-异丁子香酚和α-法呢烯6种含量相对较高的成分可能是栀子红茶具有浓郁栀子花香的特殊成分。   相似文献   
9.
从热溶性绿茶粉中提取茶多酚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春雷  罗学平  张路  杜晓  杨安 《食品科技》2006,31(12):87-90
试验以热溶性茶粉为原料制备高纯度茶多酚,比较了不同浸提时间、不同乙醇浓度、不同乙醇体积的条件下,茶多酚产品的提取率;并分析了茶多酚在各个工序中的损失情况,认为乙酸乙酯萃取工序中茶多酚损失最严重;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确定了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浸提时间15min、乙醇浓度65%、绿茶粉与乙醇质量体积比为1∶10。  相似文献   
10.
阐明了发展闽南乌龙茶清洁化加工的意义,提出了从生产环境、加工设备、加工燃料、加工工艺以及工人操作等五个方面发展清洁化加工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