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1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增强电火花加工过程的稳定性,基于模糊RBF神经网络智能控制,同时利用模糊控制的解耦性,以在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统计的空载率、正常放电率、不正常放电率(包括电弧及短路放电)、相对于脉冲周期和他抬刀周期的正常放电率为输入,设计了以伺服参考电压、脉冲间隔和抬刀周期为输出的电火花加工模糊RBF神经控制器,并利用MATLAB对设计的模糊RBF神经控制器进行了建模及仿真.仿真结果表明了模糊RBF神经网络控制系统在电火花加工中对于稳定加工状态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
在矿业开采过程中,巷道围岩受应力变化影响,顶底板与两帮均会发生变形收敛。通过开挖卸压巷和优化卸压巷的几何参数,能有效减少巷道围岩收敛。利用3DEC离散元模拟软件,模拟在400m埋深条件下不同形状、位置的卸压巷对被保护巷道的顶底板、两帮的位移变化规律,研究卸压巷对被保护巷道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以X正方向为起点0°,逆时针旋转,在离被保护巷1.65倍巷宽的315°位置处,开挖正(长)方形卸压巷,能有效减少被保护巷的整体变形。  相似文献   
3.
在分析海底管道回收工具原理与组成的基础上,通过FMECA分析,给出深水海底管道回收工具故障模式和影响等级,找到该产品使用过程中薄弱环节和危害性最大的故障模式,并提出相应的改善建议。在此基础上完成了耐环境设计、应力-强度设计、功能与耐久性验证等可靠性设计。  相似文献   
4.
以作者参与过的涠洲12-1海管重铺项目为背景,并结合该项目中滨海105船在涠洲12-1WHPA侧拆除膨胀弯的经验,对现阶段国内海底膨胀弯保护设施清理以及膨胀弯拆除、回收所涉及的技术和方法进行简述。  相似文献   
5.
在陆丰核电站二期工程爆破过程中,首先通过对单式起爆网路和复式起爆网路的实效分析,得出复式起爆网络爆破效果优于单式起爆网络,然后,对复式起爆网路的基本组成、连接方法以及连接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同时,对复式起爆网路的可靠度进行了计算。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多点过桥式的复式起爆网路,可靠度较高且爆破效果良好,能满足核电站的爆破需求,可为类似爆破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钢悬链立管是深水油气田开发中浮式平台广泛采用的一种立管形式,由于其工艺特殊性,因而在国内还没有应用过.相较于J型铺设SCR的方式,S型铺设难度更大.为充分发挥我国现有深水S型铺管船"海洋石油201"的作业能力,对采用S型铺设SCR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以中国南海陵水17-2项目的一条SCR(6 in)为例,针对SCR焊...  相似文献   
7.
针对电火花加工的实时加工状态稳定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DSP-MCU实现径向基函数(RBF)神经网络控制的电火花加工智能控制器,其能够根据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过程中采集的实时数据,自动完成电火花加工机床在线参数的调整.测试结果证明所设计的控制器具有比较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8.
设计了一种基于DSP-MCU实现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的电火花加工脉冲电源智能控制器,其能根据加工工艺指标和加工过程中采集的实时数据,自动完成对脉冲电源参数的调整.测试结果证明了控制器具有比较明显的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质雷达的工作原理,结合鸣西矿回风石门涌水的实际情况,运用地质雷达勘探鸣西矿的地质构造,结果发现回风石门存在裂隙带及陷落柱,与巷道掘进揭露的裂隙带实际位置相一致,表明地质雷达可探测矿井的裂隙带、陷落柱等地质构造,可为矿井的安全建设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0.
根据荔湾3-1气田浅水段登陆管线的特点对海底管线常用的干燥方法进行了研究,选择干空气干燥与三甘醇干燥相结合的排水干燥工艺。在此基础上对清管器及清管列车布置进行了优化设计,所设计的排水干燥列车由10个双向直板清管器组成(包含2段淡水段塞、2段水基凝胶段塞、3段三甘醇段塞和2段干空气段塞),最终提出了预投产工艺中所需的压缩机、增压机、干燥器等设备选型。应用效果表明,采用水基凝胶对排水干燥列车中三甘醇段塞进行密封隔水能有效保障荔湾3-1气田海底输气管道排水和干燥剂干燥效果;由空气驱动排水干燥列车可以一次性完成除盐、测径、排水与干燥。荔湾3-1气田输气管道干燥工艺施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为国内长距离、大口径深水天然气管线的排水干燥提供参考,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