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8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1.
2.
3.
4.
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研究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因素。方法对118名随机抽取的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调查其依从性,根据临床疗效总评量表病情严重程度项(CGI—SI)、社会功能缺陷筛查量表(SD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和副作用量表(TESS)进行评定,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依从的比例为56.8%,服药次数、CGI—SI评分及白知力评分是影响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索。结论选用有效且简便的药物控制症状、促进患者白知力的恢复有助于提高出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比较帕利哌酮、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对患者社会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分别口服帕利哌酮、利培酮和喹硫平治疗,观察12周.采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及副反应量表评定临床疗效、社会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8周、12周末帕利哌酮组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利培酮组和喹硫平组(P<0.01);治疗12周末,3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帕利哌酮组与利培酮组主要不良反应为震颤、静坐不能,喹硫平组为体质量增加、心动过速.结论帕利哌酮、利培酮、喹硫平治疗精神分裂症疗效显著且相当,但帕利哌酮在控制精神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方面优于利培酮及喹硫平,且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科双相障碍住院患者误诊的原因。方法:符合入组标准的双相障碍患者分为误诊组(n=56)和确诊组(n=59),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收集两组病例的一般及诊断资料,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误诊组病例从发病至确诊平均经历(11.3±9.9)年,确诊前经历的住院次数平均为(2.9±2.2)次。双相障碍患者被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最多,占73.2%(41/56);被误诊为重性抑郁障碍占14.3%(8/56)。在所有误诊原因分类排序中,精神检查不够全面深入、忽略情感症状占的比例最高,为75.0%。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在年龄、住院次数、精神病性症状、发病至确诊经历时间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科住院患者应全面深入地进行临床检查,充分重视情感症状,避免或减少双相障碍的误诊。  相似文献   
8.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