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1.
2.
赖惠芳  钟志良  莫翠英 《医学综述》2014,(11):2101-2102
目的探讨彩色B超对于海洛因依赖者肝脏损伤程度的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7月至2012年1月广东佛山市顺德区伍仲佩纪念医院自愿戒毒中心收治的海洛因依赖患者43例作为观察组,另外选取43例健康体检的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利用彩色B超对两组进行肝区检测,观察肝纤维化程度和肝静脉内径的狭窄程度。结果观察组丙氨酸转氨酶、天冬氨酸转氨酶以及抗-HCV阳性率较对照组高(P<0.01)。观察组海洛因依赖者肝脏彩色B超异常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0.46%vs 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吸食年限>5年的肝功能异常的海洛因依赖者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大于吸食年限≤5年者(P<0.05),且吸食年限>5年的肝功能异常海洛因依赖者肝静脉内径更为狭窄(P<0.05)。静脉注射每日≥2 g的肝功能异常的海洛因依赖者肝纤维化程度显著大于静脉注射每日<2 g者,且静脉注射每日≥2 g的肝功能异常的海洛因依赖者肝静脉内径更为狭窄(P<0.05)。结论利用彩色B超可以诊断出海洛因依赖者不同程度的肝损伤,值得在临床诊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匹多莫德佐治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免疫功能变化。方法设正常新生儿组(n=30),匹多莫德治疗组(n=30),常规治疗组(n=30)。比较匹多莫德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免疫抗体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匹多莫德治疗疗效优于常规治疗组(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感染肺炎患儿CD3、CD4T淋巴细胞较正常新生儿组下降(P<0.05)CD4/CD8比值亦降低(P<0.05),经治疗匹多莫德治疗组CD3、CD4T淋巴细胞恢复正常,与正常新生儿组无显著差异性(P>0.05)。常规治疗组经治疗CD3、CD4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有改善,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匹多莫德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IgA低,治疗后有升高(P<0.05),治疗前IgM升高,治疗后IgM继续升高。结论匹多莫德可通过增强免疫功能来提高治疗新生儿出生后感染性肺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非典型抗精神病药氨磺必利的血药浓度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心率及心率变异性(HRV)的关联性.方法 选择2020年1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0例.观察组给予氨磺必利进行治疗,对照组给予利培酮进行治疗.采集患者服药2周、4周后血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胸部X线表现及其特点。方法选择10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健康志愿者100例为健康组,均行胸部X线检查,对肺叶面积和肺部结构表现进行观察。结果病例组胸部X线异常表现率为81.00%,与健康组32.00%比,明显更高(P<0.05);病例组首次胸片和末次胸片与健康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病例组末次胸片肺叶面积较初次胸片肺叶面积明显减小(P<0.05);病例组中,男性与女性双隔顶上升、心脏旋转、肺门淤血、左心室增大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女性心脏淹没征发生率明显较男性高(P<0.05)。结论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通常伴有胸部X线异常表现,临床可加强对患者X线胸片检查,及时了解疾病发展,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针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病人,观察病人脑电图出现何种异常,并分析导致异常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精神疾病病人的临床资料,遴选出82例纳入研究,病人均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求诊时间为2016年11月-2018年11月。结果病人脑电图结果显示,异常率为58.54%;就整体数据趋势来看,药物种类、年龄对于病人脑电图异常的影响较大(P<0.05);长期服用氯氮平病人的脑电图异常率高达83.33%;年龄越大,脑电图异常率越高;不同服药时间的病人出现脑电图异常的几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病人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其脑电图易出现异常情况,其中主要影响因素为服用氯氮平及年龄。  相似文献   
8.
HPLC测定复方西洋参泡腾片中人参皂苷及维生素C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复方西洋参泡腾片中人参皂苷Rg1、Re、Rb1及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Diamonsil C18柱(4.6 mm×250 mm,5μm),人参皂苷及维生素C的流动相分别为乙腈-0.1%磷酸溶液(梯度洗脱)和甲醇-0.1%磷酸溶液(3∶97),检测波长203 nm和254 nm。结果:人参皂苷Rg1线性范围0.050 4~1.2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8.59%;人参皂苷Re线性范围0.336~8.4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9.11%;人参皂苷Rb1线性范围1.052~26.3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8.12%;维生素C线性范围0.806 4~20.16μg,平均加样回收率97.50%。结论:建立的方法简便、重复性好、准确度高,可用于该产品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选复方西洋参泡腾片的最佳制备工艺。方法以总皂苷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西洋参的水提条件;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优选浓缩、干燥工艺及泡腾片的成型工艺。结果西洋参最佳提取条件为加6倍量水,提取3次,每次1 h;浓缩、干燥温度为70℃;采用酸碱分别制粒法制粒。结论制备工艺重现性良好,片剂质量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