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36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北京汉力葆科贸公司的淀粉接枝型保水剂首先在草菇栽培中进行保湿效果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保水剂与菜园土以1:2混合复盖草菇培养料处理的小区,表现长菇期长(26天)、出菇潮次多(3潮)、死菇少(10.7%)、产量高(2.4kg/m^2),其综合表现明显优于对照小区。其次,将保水剂均匀覆盖50%左右料面处理的小区,亦有较高的产量(1.92kg/m^2)此外,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2.
从遗传变异与环境因子2个方面分析探讨了引起香菇菌种性能衰退的主要原因,内因主要包括极性发生变异、自交产生的变异、杂交种性不稳定和基因突变;外因主要包括培养条件不适宜、菌种老化、菌种保藏不当和菌株无性繁殖体感染病毒。针对遗传变异和环境条件引起的菌种性能衰退.提出了有效的预防措施及具有可操作性的菌种复壮技术.  相似文献   
3.
选取了几种不同浓度硫酸镁替代香菇常规配方中1%糖进行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选用杂木屑78%、麦麸20%、石膏1%、硫酸镁0.2%的培养料配方为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较快,子实体产量高,且能显著降低原料成本。  相似文献   
4.
大球盖菇多层播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3种不同播种方式对大球盖菇的各种影响。结果表明,多层播种对发菌速度、现蕾期、子实体产量及抑制杂菌等方面均有明显影响,如三层播种较之一层播种,其发菌满料期提早20多天,现蕾期提早15天,子实体产量增加30%左右。此外,还有抑制鬼伞等杂菌大量发生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6.
大球盖菇栽培技术研究Ⅰ-多层播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大球盖菇在我国引起人们对其栽培与开发的兴趣。我们在实施“大球盖菇研究与开发”及“草腐型食用菌产业化技术开发”等项目的过程中,对大球盖菇进行了多方面的栽培试验研究。本文先将多层播种对大球盖菇生长情况的影响进行初报。  相似文献   
7.
8.
 ‘申香18号’是以香菇晚熟品种‘申香15号’和中熟品种‘939’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数年多点栽培和示范试验筛选获得的新品种。1 kg干料稳产鲜菇1 000 g。菇形好,易管理,适宜在浙江、福建等秋栽香菇产区栽培。  相似文献   
9.
香菇杂交新品种‘申香16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宋春艳  刘德云  尚晓冬  谭琦  项寿南 《园艺学报》2010,37(11):1887-1888
以香菇品种‘939’和‘135’为亲本,利用原生质体单核化技术,采用对称杂交和非对称杂交方法进行杂交,通过多年多点栽培试验,从79个杂交组合中筛选获得香菇新菌株——‘申香16号’。该品种改良了‘939’菌柄偏长和‘135’抗性差、产量不稳的不足,推广过程中表现出菇形好,产量高,优质出口菇比例高,易管理,适应性广的突出特点。  相似文献   
10.
许多大型真菌与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关系,通常把这种关系称为外生菌根。人们发现这种现象已有百年历史,在我国已知的有600种以上,例如伞菌类中的红菇属、乳菇属、鹅膏菌属、牛肝菌属,腹菌类的硬皮马勃菌属、豆包菌,以及子囊菌类的块菌属等。外生菌根菌的菌丝附着于植物根系上并深入根的皮层细胞间,扩大根系吸收水分和溶于水中营养物质的面积,并能产生刺激生长和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