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农业科学   17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选育过程‘热农2号’杧果是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于1997年从美国红忙果实生后代群体中选育的优良株系,经多年初级系比观察,发现该品系长势壮旺,成花容易,花期相对较晚,坐果率高。食用风味品质优于当家品种‘紫花杧’,抗炭疽病能力强于大多数红杧品种,且性状稳定,表现一致。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果肉色泽存在明显差异的芒果果实品质特征,分析了4个浅黄色果肉品种(低类胡萝卜素含量)和4个深黄色果肉品种(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果肉类胡萝卜素、香气、糖和酸含量及组成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类胡萝卜素组分大致相同,其中β-胡萝卜素是各品种中含量最丰富的类胡萝卜素,约占总类胡萝卜素的33%~79%。高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品种糖含量高、酸含量低,果实香气物质均以单萜烯类为主;低类胡萝卜素含量的品种糖含量较低、酸含量较高,其中‘鹦鹉芒’和‘丰顺无核’果实香气物质分别以酯类和醛类为主,而‘大白玉’和‘白象牙’香气物质以单萜烯类为主。  相似文献   
3.
攀枝花市成龄芒果园土壤肥力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攀枝花市成龄芒果园土壤养分状况,科学指导施肥,本研究对43个芒果园土壤(0~40 cm)进行采样,测定分析了土壤pH、有机质、速效养分和微量养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研究区内13种肥力指标变异系数在0.13~0.75之间,均属于中等变异强度。经取样数合理性统计分析,评价芒果园土壤肥力的43个样本数能够满足90%置信水平下20%相对误差的精度需求。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度函数法结合雷达图评价单因素肥力指标在土壤中的状况,结果表明,pH、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铁和有效锌是影响土壤肥力水平的限制性因子。研究区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范围为0.25~0.93,平均值为0.55,果园之间IFI的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4.
为了分析芒果品种植株叶片碳稳定性同位素(δ13C)与叶片若干生理指标的相互关系,测定64个芒果品种的δ13C值,及叶片中氮、磷、钾、水分、叶绿素和脯氨酸的含量。结果表明:芒果叶片δ13值与叶片含水量、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脯氨酸含量的相关性均不显著;芒果叶片氮、磷、钾含量均与δ13C值呈显著的正相关(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氮含量是引起品种间δ13C差异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6号杧果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了不同套袋材料对红杧6号杧果果实外观、果皮色素、果皮色泽及果实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白色单层袋套果后,青熟和完熟时,白色单层纸袋处理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较低,花青苷和类黄酮质量分数均较高,果皮亮度、色彩浓度和色度角均较高或最高,使果皮在青熟时呈紫红色,完熟时呈桃红色。白色单层袋套果后,果实的内在品质如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蔗糖、葡萄糖、果糖质量分数最高,内在品质最佳。外黄内黑复合纸袋果皮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类黄酮质量分数均较低,果皮亮度、色彩浓度均最高,色度角最低,使果皮在青熟时呈浅黄色,完熟时呈橙黄色,但果实内在品质比白色单层袋差。因此,建议红杧6号杧果用白色单层纸袋进行套袋。  相似文献   
6.
植物生长调节剂诱导芒果无胚果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芒果进行无胚果诱导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品种、不同时期、不同浓度的生长调节剂对芒果坐果有明显的影响。Irwin芒幼果期坐果量高,收获的果实也较多,台农1号坐果量低;Irwin芒以刚抽花序处理的幼果期坐果量最高,台农1号以盛花期处理的坐果量最高;Irwin芒和台农1号均以处理4(100mg/L IAA 50mg/L GA3 100mg/L 6-BA)的幼果期坐果量最高;处理N3、N4对Irwin芒保果效应较好。  相似文献   
7.
不同芒果种质果实品质性状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保存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芒果种质圃的33份种质,采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了芒果果实13个品质性状(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类胡萝卜素、果糖、葡萄糖、蔗糖、总糖、总酚、抗氧化能力、钾、钙、镁、铁)的多样性。结果表明,芒果果实品质性状变异非常丰富,变异系数在16.05%~70.24%之间,变异幅度以铁含量最小、蔗糖含量最大。一些果实品质性状之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但多数品质性状具有相对独立性。主成分分析表明,13个品质性状可综合为6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86.63%。其中,葡萄糖、果糖、总酚、DPPH、钙、铁、钾、镁8个性状是果实内在品质的主要性状。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芒果果实香气成分采后不同时期的变化特点,采用静态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提取“吉禄”芒果果实采后第3、6 、9 d的香气成分,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吉禄”芒果果实在采后3个时期共检测到36种香气成分,主要成分为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果实采后第3、6、9 d,单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89.47%、88.48%和92.71%,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3.44%、5.86%和4.63%。1R-α-蒎烯是“吉禄”芒果成熟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采后第9天的相对含量达到79.74%。  相似文献   
9.
杧果种质资源果实香气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明杧果种质资源的香气特点,以28份杧果品种资源成熟果实为试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技术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了果实香气的组成和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杧果品种果实香气组成和含量均存在很大差异,从28个品种中分离出63种香气成分;根据不同类别香气成分的积累量,杧果品种资源可以分为萜烯类、酯类和醛类;24个品种香气成分以单萜烯类和倍半萜烯类为主,3–蒈烯、萜品油烯和α–荜澄茄油烯是含量最高的萜烯类成分;‘Lippens’、‘桂香杧’和‘鹦鹉杧’果肉中积累量最高的香气物质均为酯类,丁酸丁酯、丁酸异戊酯和异戊酸乙酯分别是这3个品种主要的香气成分;‘丰顺无核’果肉中香气成分含量最高的是6–溴吲哚–3–甲醛,相对含量为33.64%。  相似文献   
10.
以36份芒果种质为试材,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进行芒果果实含糖量(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的分析测定。结果表明,不同芒果种质间含糖量差异较大,Dashehari糖含量最高,达16.04%,‘林生芒’最低,仅为3.49%。不同种质这3种糖的比例有较大差异,根据单糖、双糖的比例,将芒果种质分为3个类型:蔗糖积累型,如‘海豹’、Lippens、‘金煌’、‘四季芒’等;己糖积累型如KRS、‘林生芒’和20001;中间类型如‘桂香’、‘黄象牙’、‘斯里兰卡811’、‘泰国504’、‘乳芒’、紫花。同时根据芒果果实含糖量,对36份芒果种质采用平均距离法进行聚类分析,第1类芒果种质包括:R2E2、‘海豹’、Bambaroo、‘金煌’、‘黄象牙’、‘乳芒’、‘泰国504’、Keitt、‘紫花’、‘桂香’、‘斯里兰卡811’、KRS共12个品种;第2类芒果种质包括:Ono、‘四季芒’、‘红象牙’、‘实选4’、Lippens、‘台农1号’、Mallika、‘台红’等21个品种;第3类包括Dashehari这个品种,第4类包括20001这个品种;第5类包括林生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