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农业科学   2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菜薹(菜心)土壤氮营养诊断指标及合理施氮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在不同地点,不同肥力水平的菜园土上进行菜薹(菜心)氮肥田间试验,经过对17个试验点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的相关统计分析,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菜心产量与土壤碱解氮含量呈抛物线相关,在质地为中壤土的菜园上种植菜心,土壤碱解氮含量为146~277mg·kg-1时无需施氮,低于此范围应补充氮肥,超过此范围应控制施氮;菜心产量与施氮量呈抛物线相关,在低、中、高肥力水平的菜园土上种植菜心,要求菜心达到6433~6455、6633~6877、6733~7311kg·hm-2的产量水平,推荐氮肥用量分别为67~104、67~89、67~78kg·hm-2。  相似文献   
2.
珠江三角洲地区为解决愈来愈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近年来不断推广水旱轮作技术,其中水生作物的选择是这一技术能否成功推广的关键,因水芋种植经济效益可观,且投入劳动力较少,受到当地农户的普遍欢迎。2003年南海区农技推广中心在水芋种植试验过程中,用当地旱芋农家种作为水芋种植,  相似文献   
3.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春植甜玉米-中晚稻-秋番茄”种植模式.是在珠三角地区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与耕作制度改革过程中提出的,其基本内容是改变当地传统农作物种植模式,充分利用当地光照强、高温多湿、台风暴雨频繁、蔬菜生长困难的6~9月种植一季水稻,而将农作物适宜生长的9月底至翌年6月初种植产值较高的蔬菜。经过几年的实践证明,这一种植模式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突出,年产值超万元,与当地传统蔬菜种植模式产值基本持平或略高,在不减少农民经济收益的前提下,进行蔬菜与粮食轮作、实行水旱轮作,既能有效解决蔬菜连作障碍而引起的农产品产量、品质、效益下降问题,  相似文献   
4.
佛山市南海区土壤地力变化趋势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自1984年以来的土壤监测数据,系统分析了20年来南海土壤地力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该区土壤存在酸化、有机质含量下降、钾素增加、磷素极大丰富的特点,据此提出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和水旱轮作制度等利用、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的建议,以期为南海区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及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香芋一般有旱植、水植两种栽培方式.旱芋水植技术,不必区分水芋、旱芋品种(我们只是对当地旱芋农家种进行过试验),可以使水芋种植与蔬菜进行水旱轮作,有效减轻珠三角地区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6.
谭边大顶苦瓜是广东省特色蔬菜地方品种,在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谭边村已有60多年的种植历史。该品种在珠三角地区远近闻名,因其产品品质优、肉厚瓤少、瓜型美观,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绝大多数销往港澳地区。为保护地方传统农业品种、增加产品附加值和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2005年2月,谭边大顶苦瓜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为“谭边大顶”商标。该品种适合珠三角地区种植,每667m^2产量约2500kg,产值6000~8000元。  相似文献   
7.
菜心的土壤钙、镁营养诊断指标及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地方,不同钙、镁含量水平的菜园土壤进行菜心钙、镁肥田间试验。根据20个试验点的钙肥试验和15个试验点的镁肥试验结果,分别建立菜心相对产量与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表明:菜心产量与土壤交换性钙、镁含量分别呈抛物线相关;在质地为中壤土的菜田上种植菜心,土壤交换性钙的适宜含量为4.26 ̄9.60cmolL-1,交换性镁的适宜含量为2.01 ̄2.31cmolL-1;在参试的所有菜田中,施钙肥增产显著的菜田占50%,增产率为0.65 ̄33.8%;施镁肥增产显著的菜田占47%,增产率为-1.6% ̄34.7%。  相似文献   
8.
佛山市南海区克服蔬菜连作障碍的探索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蔬菜种植面积的不断增加,佛山市南海区蔬菜连作障碍越来越严重,造成菜田土壤生态环境恶化、病虫害发生与危害加重,导致蔬菜产量、品质与效益不断下降。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通过采用增施有机质肥料、应用中晚稻以及水芋与旱作蔬菜轮作等技术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当地严重的蔬菜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9.
“春白瓜-中晚稻-秋花椰菜”种植模式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年产值达每公顷15万至18万元,可增加粮食播种面积、稳定粮食生产,减少化学肥料与农药的施用量,改善耕地土壤生态环境、有效缓解蔬菜连作障碍,在不减少农民经济收益的前提下实行水早轮作,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从田块要求、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播种育苗(秧)、移栽定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白瓜、中晚稻、花椰菜3种作物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小白菜氮磷钾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以小白菜作试材,在佛山市南海区3个不同土壤肥力水平地点开展氮磷钾"341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3个试点均表现为氮磷钾用量2水平处理或水1平处理的小白菜净收入最高,说明试验设计的施肥水平相对比较合理,不同土壤条件可用于示范表证的每667m2菜地的理论最佳施肥量为N5.9~0.93 kg、P2O51.6~2.2 kg、K2O3.2~7.05kg;此外,氮、钾肥的理论最佳施用量基本与试验地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水平相吻合,而磷肥的理论最佳施用量和产量较高处理施磷量与试验地土壤速效磷含量水平不吻合.其可能与土壤pH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