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0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对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病因分析和防治体会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患者,收治时间在2016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均经腰穿刺或头颅CT确诊,对患者的每天病情变化情况、动脉瘤大小、出血次数、血压情况、Fisher分级、HuntHess分级情况及其症状性血管痉挛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并行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单因素分析,其FisherⅢ级者及FisherⅠ~Ⅱ级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更高(P0.05),其患者入院状态良好者的血管痉挛发生率较不佳者更高(P0.05),反复性SAH发作及单次SAH发作的血管痉挛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不同性别、年龄及不同方案治疗的血管痉挛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的SAH发生次数、入院时临床状体及蛛网膜下腔积血量为导致血管痉挛发生的主要因素,临床中需依据上述因素综合考量,以此早期的手术干预,可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硬脑膜网状切开术在急性脑肿胀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方法将我院2011年6月至2012年6月32例急性脑肿胀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治疗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去骨瓣减压术;治疗组患者实行大骨瓣开颅硬脑膜网状切开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病死率和残疾率。结果治疗组患者的病死率和残疾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急性脑肿胀患者进行硬脑膜网状切开术能均匀、有效的降低颅内压,减少手术对患者脑功能的损伤,提高了急性脑肿胀患者抢救的存活率,降低了患者的残疾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影响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苏醒的相关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于2011-01~2012-12间收治的单纯硬膜下血肿或单纯硬膜外血肿(GCS评分均为7分)均需要手术的患者21例,根据苏醒时间的长短,分析患者术后苏醒延迟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导致患者苏醒延迟的原因包括:术后镇静剂使用过量、高血糖症、CO2蓄积、术后病人血压低、术后体温过低、电解质紊乱、血氧控制不理想等.通过对患者积极查找原因,给予支持性治疗,并对患者术后进行监护,使患者可以在短期内苏醒.结论 致使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苏醒时间延长的原因较多,对于该类患者应积极查找病因,给予支持性治疗,避免患者并发症发生,确保患者安全度过恢复期.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探讨外伤性脑梗塞的相关危险因素,总结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外科于2012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0例中重型脑外伤患者,其中48例出现外伤性脑梗塞(观察组),752例未发生外伤性脑梗塞(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休克、颅内血肿、D-二聚体水平、血沉、脑疝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年龄≥60岁、脑挫裂伤、休克、脑疝、颅内血肿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D-二聚体[(1.02±0.49) mg/L]、血沉[ESR,(41.1±5.3) mm/h]、降钙素原[PCT,(0.189±0.03)]、平均血小板体积[MPV,(8.472±0.931) fL]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64±0.36) mg/L、(33.0±3.7) mm/h、(1.172±0.04)、(7.243±0.615) fL],血小板[PLT,(208.72±57.84)×109/L]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233.93±36.17)×109/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沉、高D-二聚体、血小板功能亢进、脑疝、颅内血肿、休克、高龄均是外伤性脑梗塞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者的预后良好率为37.50%(18/4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78.86%(593/7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伤性脑梗塞发生的危险因素较多,临床上应积极采取早期足量补液,缩短止血药应用时间、动态监测脑血流量等措施以有效预防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引流术对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高要市人民医院2007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CSDH患者113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57例.观察组行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单纯引流术,对照组行传统单孔引流冲洗术,比较两组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分别为64.3%、98.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1%及8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9.715、7.680,P<0.05或P<0.01);对照组出现张力性气颅、硬膜下积液及颅内积气各2例,颅内出血1例,而观察组患者术后仅出现硬膜下积液和颅内积气各1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x2=4.348,P<0.05).结论 急诊床边局麻下锥颅免冲洗引流术对CSDH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室一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例感染患者死亡,其余患者痊愈出院。结论术后并发症重在预防,充分的术前准备、改进手术技巧能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颅骨修补术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本院2008年5月~2010年5月40例去骨瓣减压术后患者随机分成常规组和早期组,常规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3~6个月后行颅骨修补术;早期组患者在去骨瓣减压术后6~8周,在指标允许的情况下行颅骨修补术,比较两组患者颅骨修补手术前及手术后1年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简易智力状况检查(MMSE)、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的情况.结果 早期组的GCS、MMSE、Barthel指数评分改善情况明显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颅脑损伤后去骨瓣减压术后早期行颅骨修补术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精神状态和日常生活能力,有利于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1年2月-2012年2月3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治疗组患者在常规的去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的基础上进行小脑幕切开术,根据两组患者手术后6个月~1年GO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残疾率和恢复良好率。结果:治疗组的死亡率和残疾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恢复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型颅脑损伤并脑疝患者行大骨瓣减压小脑幕切开术能有效缓解脑疝所致的脑干继发性损伤,减少患者的死亡率和残疾率,能明显改善预后,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