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阐明济脉通片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作用理念,为进一步研究济脉通片降压药效物质基础和机制提供一定理论参考。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结合口服利用度(≥ 30%)和类药性分析(≥ 0.18)参数,筛选济脉通片的活性成分;通过Drugbank和TCMSP数据库进行靶点预测分析;通过GENCARD数据库筛选出高血压疾病相关基因;结合DAVID和KEGG数据库进行GO分析和通路分析;使用Cystoscope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作用通路"网络图。结果 经筛选后得到济脉通片的33个化合物,148个潜在靶基因并映射到了223条信号通路,其中31条信号通路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其中AGE-RAGE signaling pathway in diabetic complications、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TNFsignaling pathway、Adrenergic signaling in cardiomyocytes和Focal adhesion为重要的通路枢纽。结论 济脉通片主要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炎症反应、钙钠离子转运、糖脂代谢等参与血管舒张、改善炎症、调节机体代谢、调节离子转运等而产生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我国1999-2019年已上市的中药育发类化妆品的现状,为相关特殊类化妆品的研发提供思路。方法 通过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数据库已经公布的国产育发类化妆品,汇总产品注册及其配方组成信息,统计含中药提取物的批准产品数量、申报年份、申报地域、产品剂型等信息,对配方中中药的性味归经等信息进行整理,并结合Bibexcel分析软件对中药的主要配伍关系进行抽取和整理,采用Ucinet 6.0软件中NetDraw构建可视化网络。结果 1. 检索得知近21年间我国注册含中药的育发类特殊用途化妆品423个(占全部育发类化妆品的56.63%)。2012年为注册高峰(13.5%),注册数量受国家政策的影响。产品注册地区分布于全国26个省市,以广州为主(48.7%)。剂型以液体制剂为主,洗发水(38.5%)、育发液(32.6%)两类占比最高,但近年开始出现了按摩膏、喷剂、发膜等新类型产品。2. 国产中药育发类化妆品共涉及中药154种,其中侧柏叶(286次)、何首乌(257次)、姜(151次)、人参(144次)、当归(137次)五味中药频次超过百次,补气及补血药的累积使用频次较高(共计463次),凉血止血药(321次)次之,性温、味甘、归肝经中药占多数。3. 产品多数由2-5种药材构成小复方(占比53.25%),最常见配伍为侧柏叶-何首乌(共现频次184次),另外侧柏叶、何首乌、当归、人参等高频药材的相互配伍共现频次高,配伍较为丰富化。结论 中药育发类化妆品市场广阔,国家监管日趋规范化,剂型将日渐丰富化。中药在国产育发类化妆品中应用广泛,未来将重视化妆品中中药新配方的挖掘及配伍优化,尤其应注重中医药理论的指导,着手于完善功效评价体系,明确中药化学成分并重视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孕康口服液对产后肾虚小鼠的作用。方法 将妊娠后小鼠随机分为4组,即模型组、孕康低剂量组(6 mL·kg-1)、孕康中剂量组(9 mL·kg-1)、孕康高剂量组(12 mL·kg-1),睡眠剥夺与强迫游泳复合造模制备产后肾虚小鼠模型,造模同时灌胃给药,另设9只雌性ICR小鼠为正常组。检测小鼠动情周期、自主活动、背温、抓力、骨强度、舌苔色;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血清雌二醇(E2)、孕酮(P)、促卵泡生长激素(FSH)和促黄体生成素(LH)水平;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卵巢、子宫组织形态学改变;免疫组化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卵巢和子宫转化生长因子(TGF)-β、Smad2/3蛋白表达。结果 模型组小鼠呈现动情周期延长,自主活动、背温、抓力、骨强度降低,小鼠舌薄白等症状。孕康口服液能缩短模型小鼠动情周期;提高自主活动、背温、抓力、骨强度;改善舌苔薄白;升高血清E2、P水平,降低血清FSH、LH水平;降低卵巢卵泡闭锁率,促进子宫修复;降低卵巢及子宫组织TGF-β、Smad2/3蛋白表达。结论 孕康口服液对小鼠产后肾虚具有改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TGF-β/Smads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