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深圳建安医疗美容门诊部采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肿物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45例,肿物主要位于耳部、下睑缘、鼻背部、上唇及面颊部;缺损面积为1.5 cm×2.0 cm~3.0 cm×4.0 cm。结果所有患者皮瓣全部成活,切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12个月,术后皮瓣色泽、血运良好,触感正常,外观较满意,且无明显瘢痕。结论采用改良菱形皮瓣修复面部肿物切除后软组织缺损,具有设计灵活、充分利用周围组织、手术操作简单、术后瘢痕较小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并比较CT与MRI对于诊断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准确性。方法从2011年1月到2013年3月,选取我院被诊断为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的病患共82例,作为研究对象。以数字法随机分成观察组(41例)和对照组(41例)。观察组病患通过MRI确定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阳性检出率;对照组病患通过CT确定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阳性检出率。对比两组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I度检出率为36.59%(15/41),阳性检出率为97.56%(40/41),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1.95%(9/41),75.61%(31/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漏诊率为2.44%(1/41)显著少于对照组的24.39%(10/4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MRI对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的检出率显著,并且MRI可明显减低漏诊率,具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荐。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常见于病史超过10年的患者[1],终末期常需血液透析,一般于血透前数周应预先做动静脉内瘘。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明显提前且形成血栓风险比非糖尿病患者更高。1临床资料患者,女,43岁,持续性尿量减少9个月,伴全身浮肿,双下肢明显,于当地医院诊断“尿毒症”并持续  相似文献   
4.
在有关文献中介绍了CA型超滤膜的制作和在蛋白类大分子物质分离和浓缩等方面的应用。鉴于原法中过滤困难,静置过久影响膜的质量,本文除对超滤膜的制作方法作了改进之外,并把制得的CAF型超滤膜用于mRNA的提取分离(简称膜法)。经过我们的实验证明,膜法具有材料易得、操作简便、经济省时、容易掌握实验条件等优点。因此我们认为膜法可以代替间接法或直接法中分离mRNA的关健性步骤—亲和层析,即以寡聚胸腺嘧啶纤维素或寡聚尿嘧啶纤维素以及琼脂糖凝胶4B等作成柱后用以吸附mRNA。  相似文献   
5.
6.
7.
郝健 《中外健康文摘》2013,(12):261-262
目的研究家庭护理干预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社区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例经住院治疗痊愈出院的康复期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干预组100例进行为期1年的家庭护理干预和随访,对照组100例无家庭护理干预.结果1年后干预组患者的精神症状明显好转,社会功能明显改善,复发率明显下降,1年后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差异性(P<0.01).结论家庭护理对出院后慢性精神分裂症社区康复、预防复发、减轻精神症状、恢复社会功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组变构人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CPT)逆转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伊马替尼耐药的相关机制。方法:选择2016年至2020年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5例CML患者,分别采集初诊和伊马替尼耐药状态下的肝素化骨髓血标本,分离单个核细胞。初诊时采集的单个核细胞依次命名为A1~E1,伊马替尼耐药后采集的单个核细胞分别命名为A2~E2。使用人CML野生型K562细胞株(K562-W),采用低浓度伊马替尼小剂量逐步加量的方法,获得伊马替尼耐药的K562细胞(K562-R)。采用20 μg/L CPT培养K562-R细胞,设为CPT-K562-R细胞组。CCK-8法检测细胞对伊马替尼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采用K562-W、K562-R细胞构建CML移植瘤裸鼠模型,将裸鼠分为K562-W、K562-R、CPT-K562-R移植瘤组,三组均经口灌注伊马替尼,CPT-K562-R组同时皮下注射CPT;比较三组裸鼠移植瘤在伊马替尼治疗前、治疗4周后的肿瘤体积,以及三组裸鼠的存活时间。蛋白质印迹法检测CML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K562细胞株及其移植瘤组织中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B4(EphB4)、髓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蛋白水平的变化。 结果:5例CML患者A2~E2细胞中EphB4蛋白表达水平均较A1~E1细胞增高(均 P<0.01)。K562-W、K562-R、CPT-K562-R细胞对伊马替尼的 IC50分别为(0.160±0.015)mg/L、(5.450±0.460)mg/L、(0.300±0.035)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390.65, P<0.01)。K562-W组细胞中EphB4、Mcl-1蛋白均呈低水平表达(0.54±0.02和0.70±0.08);K562-R组细胞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3.04±0.11和2.88±0.04);CPT-K562-R组细胞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0.57±0.03和0.38±0.04)。伊马替尼治疗前,K562-W、K562-R和CPT-K562-R移植瘤组裸鼠移植瘤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F=0.39, P=0.68),提示裸鼠移植瘤成瘤均衡;伊马替尼治疗结束后三组移植瘤体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6.16, P<0.01)。K562-W、K562-R和CPT-K562-R移植瘤组裸鼠存活时间分别为(18.5±3.3)d、(10.0±2.4)d、(17.5±1.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F=20.45, P<0.01)。K562-W移植瘤组中EphB4、Mcl-1蛋白均呈低水平表达(0.55±0.06和0.67±0.06);K562-R移植瘤组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1.95±0.08和6.21±0.53);CPT-K562-R移植瘤组中EphB4、Mcl-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0.59±0.04和0.37±0.04),且接近K562-W移植瘤组的水平。 结论:CPT可能通过抑制EphB4、Mcl-1表达,增强CML对伊马替尼的敏感性,这可能是一种伊马替尼治疗靶向通路。  相似文献   
9.
免疫核糖核酸(i-RNA)是从经抗原免疫的动物的淋巴组织中抽提的核糖核酸.它能超越种族界限将此动物因免疫所获得的特异性免疫应答能力传递给正常的受体动物或人.这种应答能力的传递既包括体液免疫也包括细胞免免疫疫.近年来除了抗肿瘤治疗以外,许多学者应用致病菌如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及纯化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