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5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190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频电磁场对工人行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神经行为核心测试组合(WHO-NCTB),对高频作业工人41名(平均工龄13.9a(年)及年龄、性别、文化程度与接触组相匹配的对照组工人39名(平均工龄13.3a)分别进行了行为功能测试。结果表明高频作业工人部分情感状态得分和某些行为功能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长期接触高频电磁场可能引起工人情感状态改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分散及心理运动稳定度下降。  相似文献   
2.
生物标志物与危险度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新 《毒理学杂志》2005,19(3):178-178
  相似文献   
3.
铝熔铸作业对工人神经行为功能的影响上海市南汇县周浦医院刘乃家,宋德香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郑玉新,杨红光,梁友信一百多年前,对铝的神经毒性已有了认识,但是,仅在近10几年,其神经毒性才被详细研究。一些研究发现了铝的神经毒性与脑的退行性病变有关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冶金轧钢生产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识别与分析,确定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键控制部位与控制点,为制定与之相适应的职业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和回顾性调查方法。结果 冶金轧钢生产存在高温热辐射、噪声、毒物、放射线和粉尘。其中毒物危害主要有一氧化碳、乙炔、锰及其化合物、氮氧化物、臭氧、盐酸、硫酸、铬及其化合物、氢氧化钠、氢氧化钾、锌及其氧化物、铅及其化合物、氟化物、甲苯和二甲苯、沥青、三氯乙烯、氮气、二氧化氮、丙烯酸、乙酸乙脂和聚偏氟乙烯。这些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在冶金轧钢工艺过程的不同过程。结论 冶金轧钢系统职业病防治工作应从上述职业病危害因素入手,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要求,建立健全作业环境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职业健康监护系统,加强职业病防护设施的使用、监督与管理。  相似文献   
5.
研究目的在于进一步揭示小儿茶碱中毒的类型,及其代谢紊乱所致的抽搐和心律失常对生命的威胁。方法美国麻省毒物控制中心自1986年对血浆中茶碱浓度≥30μg/ml的患儿进行了连续5年的前瞻性研究。根据用茶碱的方式分为3组:急性中毒组,即一次摄入或静脉给予中毒剂量茶碱(>10mg/kg)所致;慢性中毒组,即应用茶碱治疗72小时以上;急性疗法(acute—on—therapeutic)中毒组,即病人在适量的茶碱治疗中,又给予一剂中毒剂量所致。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醛脱氢酶、醇脱氢酶基因多态性与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易感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比较108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病人和145例健康三氯乙烯接触工人醛脱氢酶2(ALDH2)、醇脱氢酶2(ADH2)和醇脱氢酶3(ADH3)的基因多态性分布,并计算相对危险度(OR)。结果ADH2和ADH3基因型分布在病人与接触对照工人中无显著性差异;ALDH2变异型基因(ALDH2*1/*2+ALDH2*2/*2)频率在病人中显著低于接触对照工人(分别为27·8%和43·4%,P=0·011),使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的危险性显著降低(OR=0·50,95%CI=0·29~0·85)。结论高活性ALDH2可能是导致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个体易感性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009-2010年辽宁省一般人群全血和尿液中铬水平(以下简称血铬、尿铬),分析其流行病学特点。方法 2009-2010年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辽宁省内东、中、西部3个城市抽取2105名6~60岁一般人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活环境和健康状况问卷调查,并分别采集2105份静脉抗凝血和1691份尿样,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检测血铬、尿铬水平,分析不同年龄、性别和区域人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辽宁省一般人群血铬几何均数为0.53μg/L,中位数为0.3μg/L,P95为2.92μg/L;男性和女性几何均数分别为0.49、0.58μg/L(P<0.01);6~12、13~16、17~20、21~30、31~45、46~60岁年龄组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0.38、0.57、0.66、0.55、0.57和0.52μg/L(P<0.01);东、中、西部地区人群血铬几何均数分别为0.32、1.23、0.42μg/L(P<0.01)。辽宁省一般人群尿铬几何均数低于检出限0.42μg/L,对不同特征中尿铬高于检出限人数分布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龄、地域人群尿铬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辽宁省血铬、尿铬水平均低于全国一般人群血铬、尿铬水平,本研究为进一步开展铬的生物监测、鉴别排除职业禁忌症等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8.
二硫化碳是德国化学家Lampadius于1796年偶然发现的;1802年,Clement和Desomes通过加热的焦炭和元素硫合成了这种化合物.在1840年,苏格兰外科医生Simpson进行了二硫化碳作为麻醉剂有效性的实验.1850年代,法国首次将二硫化碳作为橡胶工业的健康危险物.过了一个世纪,橡胶工业发展到大规模生产,二硫化碳的暴露很普遍.在欧洲,严重的职业性二硫化碳中毒连续发生.早期二硫化碳中毒的症状和体征主要是精神病、远端肢体的震颤和麻木、四肢无力、食欲下降、体重减轻、严重的和局限性头痛、性功能低下、视力减退和胃肠道功能紊乱等.1941年,第一个职业接触限值标准被美国标准协会采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反复吸入纳米级炭黑气溶胶对小鼠心血管系统的损害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8周龄雄性C57BL/6小鼠分为对照组(n=24)、染毒组(n=12)和恢复组(n=12)。染毒组小鼠全身暴露于30.16 mg/m3炭黑气溶胶中6 h/d,连续染毒28 d;恢复组于染毒28 d后静养28 d;对照组给予过滤空气。每天监测染毒柜内炭黑颗粒的浓度和粒径。末次染毒或恢复28 d后的24 h,每组取9只小鼠,麻醉后进行心电图测定;采血后测定血清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和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取小鼠心脏,测定心脏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IL-1β、IL-6、IL-8、TNF-α)和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每组取3只小鼠进行心脏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炭黑颗粒平均质量浓度为(30.16±3.52)mg/m3,粒径小于400 nm的颗粒物占82.53%,粒径小于800 nm的颗粒物占98.13%。小鼠吸入炭黑气溶胶7、14、21、28 d及恢复期,染毒组和对照组小鼠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及恢复组小鼠心电图S-T段抬高且PR间期延长(P0.05),其他心电图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血清CK和CK-MB活性增加(P0.05),分别为对照组的1.42、1.24倍;而恢复组小鼠CK和CK-MB活性降至正常水平。染毒组小鼠血清中IL-6、IL-8和TNF-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为1.79、1.89、1.70倍;而心脏组织匀浆中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为1.40倍。恢复组小鼠血清IL-6和IL-8水平均有所下降,但是仍高于对照组(P0.05),而心脏组织中IL-1β、IL-6、IL-8和TNF-α水平均未见改变。与对照组相比,染毒组小鼠心脏组织中SOD水平降低且MDA水平增加(P0.05),而恢复组小鼠SOD水平和MDA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对照组心肌纤维排列整齐;小鼠吸入炭黑气溶胶后,在心脏组织中未观察到黑色炭黑颗粒沉积,心肌纤维排列紊乱,并可见心肌细胞水肿及炎性细胞渗出;在恢复期,小鼠心脏组织中也可以见到少量的炎性细胞渗出。[结论]反复吸入30.16 mg/m3纳米级炭黑气溶胶可以造成小鼠心肌缺血性损伤,其机制可能与炭黑颗粒所致的炎性损伤和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三氯乙烯致皮肤过敏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氯乙烯所致药疹样皮炎已成为不容忽视的职业卫生问题。我们根据其发病特点,建立了三氯乙烯致皮肤过敏的动物模型,探索此类过敏性皮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