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郑宏波  项平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10):1305-1306
目的建立荧光定量PCR(FQ—PCR)方法,用于动脉粥样硬化(AS)患者人巨细胞病毒(HCMV)感染的早期诊断。方法用FQ-PCR检测89例临床分期为2~4期的AS患者血清中HCMV(IE)基因.同时用ELISA法检测抗-HCMV抗体。结果以80拷贝/ml血清为标准.89例标本中HCMV—DNA阳性率为74.2%;抗-HCMV阳性率为39.3%,与正常对照组(50例.阳性率为12%)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FQ—PCR可作为临床AS患者早期HCMV(IE)基因检测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食管鳞状细胞癌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性特征,探讨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性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关系.[方法] 用长片段PCR扩增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及正常对照组织线粒体DNA,并以此为模板,PCR扩增其控制区D-loop区微卫星位点(C)n序列和(CA)n序列,运用PCR-SSCP方法检测PCR产物微卫星不稳定情况,分析线粒体微卫星不稳定与食管鳞状细胞癌的相互关系.[结果] 46例食管鳞状细胞癌中,mtMSI检出率为32.6%(15/46),其中13例于D-loop区(C)n序列检出MSI,5例于D-loop区(CA)m序列检出MSI,于(C)n和(CA)n序列同时检出者3例m正常组织中未检出mtMSI,mtMSI与临床病理参数无关.[结论] 线粒体DNA D-loopK(C)n序列微卫星不稳定性在食管鳞癌中是存在的,可能是食管癌发生过程中的早期事件,并可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急性白血病(AL)免疫表型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CM)对218例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免疫分型。结果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均表达两种以上髓系抗原,其中部分伴有淋系抗原(CD7)表达。急性淋系白血病(ALL)患者均表达淋系抗原,部分表达一种或两种髓系抗原。14例混合型白血病同时表达两种以上淋系和髓系抗原标志。4例慢粒急淋变既表达髓系抗原又表达淋系抗原。结论 FCM免疫分型是在细胞形态学和细胞化学染色基础上对急性白血病诊断与分型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别检测子宫颈癌组织和外周血标本中人乳头状瘤病毒(HPV)(16型,18型),探讨HPV感染与子宫颈癌的关联性以及在肿瘤微转移中的表达。方法: 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和逆转录PCR (RT-PCR)技术检测24份子宫颈癌组织及其治疗前后48份外周血标本,慢性子宫颈炎组织及其外周血标本各20份。结果: 24份子宫颈癌组织(Ⅰ~Ⅱb期)中HPVDNA 16型阳性率为66.7%,HPV DNA 18型阳性率为29.2%,两型均阳性的阳性率为8.3%;48份外周血标本HPV mRNA 16型阳性率为2.1%;20份慢性子宫颈炎组织HPV DNA 16型阳性率为15.0%,HPV18型为阴性,其外周血均为阴性。子宫颈癌HPV DNA 16型组与慢性子宫颈炎HPV DNA 16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P<0.05)。结论: 高危型HPV感染与子宫颈癌发生高度相关。外周血HPV检出率低,临床价值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丙型肝炎病毒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实时荧光定量PCR(FQ—PCR)技术检测丙型肝炎病毒(HCV)RNA载量与抗-HCV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异常的相关性。方法用FQ—PCR检测115份疑似HCV感染的病人血清HCV—RNA,ELISA法检测抗-HCV,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ALT。结果以80拷贝/ml血清为标准,115份标本中HCV—RNA阳性率为54.8%(63/115);抗-HCV阳性率为53.9%(62/115);ALT异常率为40.9%(47/115)。HCV—RNA载量与抗-HCV(+)例数呈正相关(r=0.986,P〈0.01)。HCV—RNA载量与ALT异常例数(r=0.94,P〈0.01)、含量(r=0.624,P〈0.01)呈正相关。结论HCV—RNA载量升高,抗-HCV阳性率相应增加,ALT高于正常值(40U/L)的异常率和浓度也增高,均呈正相关。FQ—PCR法可作为临床检测丙型肝炎的确诊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菌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以达到控制和防治ESBLs菌的感染和流行。方法:采用头孢他啶、头孢噻肟为底物,用纸片扩散法对临床分离目的菌做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的产生。结果:大肠埃希菌产ESBLs总检出率为30.56%(33/108,医院感染为25.9%,院外感染为4.6%);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总检出率为35.3%(24/68,医院感染为29.4%,院外感染为5.9%),结论:本地区存在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的医院感染,必须加强医院感染的检测和监测,及时通报信息,严格临床操作规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肾综合征出血热(hemorrhagic fever with re-nalsyndrome,HFRS)是由汉坦病毒科正坦病毒属病毒引起的,以啮齿类动物为主要传染源的自然疫源性疾病.本病的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渗出、出血、低血压休克及肾脏损害[1,2],其进展迅速,病情危重,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时常被误诊、误治,且缺乏早期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收集2020年1月21日至2月4日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COVID-19患者11例,对其流行病学特征、首发症状、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降钙素原(PCT)、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C-反应蛋白(CRP)、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分析。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1例患者均为普通型,平均发病时间为(3.8±2.4)d,其中8例发病前14 d内有湖北旅居史或接触史;9例患者首发症状为发热,1例为咽痛,1例无任何临床表现。11例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均正常,淋巴细胞计数3例减少;11例患者中9例SAA升高,6例CRP轻度升高,PCT均表现为正常。影像学主要表现为斑片状、间质性改变。所有患者均以干扰素α及洛匹那韦/利托那韦片口服为基础治疗方案,3例患者予抗菌药物治疗,经治疗后患者病情控制良好。2例患者治愈出院。结论本研究中COVID-19患者均为输入性病例,均为普通型,实验室检查无特异性改变,治疗后均病情稳定。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