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本所自拟利咽散结汤治疗慢性咽喉炎40例,疗效独特。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最大52岁,最小18岁。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8年。4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咽喉不适,疼痛,刺痒,异物感和发音声嘶,咽部均有充血,水肿,咽后努淋巴滤泡呈粒状隆起增生,有的间有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粘膜萎缩或增厚。2.治疗方法:D服利咽散结汤,由昆布、海澡、钳子、夏枯草各159组成。水煎服,每日1剂,6d为1疗程。用药1~3疗程.用药期间,不加其它任何药物。3.治疗结果:痊愈(烟痛、咽于、异物感消失、咽…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并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的感染情况.方法 2008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因骨科就诊并行手术的1884例中发生了感染88例,对其切口类型、患者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分类总结,同时,将伤口的感染部分送检区分感染细菌种类.结果 Ⅲ类切口的感染率最高,为2.49%;感染发生在手术的5~8天之间,为61.36%;感染的病原菌以G-杆菌为主,占77.27%.结论 改善手术切口的感染需要提高患者自身的健康卫生知识、加强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关心及重视和提高院方的控制感染的管理.  相似文献   
3.
本世际初抗菌素出现,为临床医生控制感染提供了有力工具,随着抗菌素种类增多,在抗菌素使用中存在诸多不合理现象[1]:1.没针对感染病原体用药,或用于无细菌并发症的病毒感染;2.使用剂量:疗程的不准确;3.不适当的抗菌素配伍组合;4.预防性用药的混乱。上述现象在一些基层医疗单位中普遍存在,为了合理应用抗菌素,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1.针对感染病原体用药,有条件的应做药敏试验,选用抗菌素要根据各自不同特性综合考虑。为了使抗菌素使用更有针对性,下面简述几种常用抗菌素的普遍特性。1.1青霉素G虽是第一个发现的肝内酸胺…  相似文献   
4.
目的客观判定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肺部感染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2例病例均分为两组,治疗组采取中西医结合的疗法,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疗法。一个疗程后观察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根据回访情况观察复发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32%,复发率为65.79%;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47%,复发率为30.2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具有起效快,复发率低的优势,其综合疗效显著优于单纯应用西医疗法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术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的术后护理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72例应用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患者的术后护理资料。结果患者经临床治疗和良好的术后护理,全部治愈,未出现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褥疮等并发症。结论做好患者术后的心理、疼痛、感染、骨筋膜氏综合症的护理干预及功能训练,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成功率,促进患肢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V-VST下摄食训练对脑出血后留置胃管患者营养状况、吞咽功能、预后和并发症的影响。方法:按照计算机分组法将2019年3月—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61例脑出血后留置胃管患者分为两组,乙组30例,给予常规摄食训练,甲组31例辅以基于V-VST介导的摄食训练,并对两组营养状况、吞咽功能、预后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出院时,甲组BMI、TSF、MAC、HGB、ALB、TF均高于乙组(P<0.05);甲组吞咽功能优于乙组(P<0.05);甲组胃管留置时间为(14.79±3.27)d,短于乙组的(18.34±4.19)d,拔除胃管率(96.77%)高于乙组(76.67%),SWAL-QOL评分(145.84±10.05)分高于乙组(139.62±12.72)分(P<0.05);甲组并发症发生率(3.23%)低于乙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V-VST介导的摄食训练可改善脑出血后留置胃管患者的营养状态和吞咽功能,改善预后指标,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