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7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患者,男,59岁。因"左下肢麻木无力进行性加重4月,伴右下肢麻木无力1月"入院。病情呈进行性加重。既往糖尿病病史8年,应用胰岛素降糖治疗,血糖稳定。无吸烟饮酒史。神经系统查体:反应迟钝,精神淡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MMSE 18分。双侧周围性面瘫,右侧重,右侧咀嚼肌萎缩。双耳听力下降。双侧软腭活动度差,咽反射消失。双上肢肌力3级,双下肢肌力01级,肌肉明显萎缩。双下肢袜套样痛温觉减退,踝关节振动觉消失。双侧肱二头肌反射、桡骨膜反射、膝腱反射及跟腱反射(-)。膀胱充盈。实验室检查:血常  相似文献   
2.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性,13岁,初中学生.因"头痛2周"入院.2012-03-16患者无明显诱因突然出现左侧颞枕部阵发性跳痛,伴发作性恶心、呕吐,无畏光、畏声、发热及癫痫发作等.2d后,当地医院行脑MRI提示左侧颞枕叶异常信号,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治疗后病情无好转,遂于03-28至作者医院就诊,门诊检查发现其反应迟钝、言语含糊不清晰.患者足月顺产,上小学后其跑步速度不及同龄人,学习成绩较差;无近期疫苗接种史.患者述其母亲有"头痛"病史,儿时患过"脑炎",其大舅幼时死于"脑炎",但均未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证实.无糖尿病家族史.入院查体:发际低,身高142 cm,体质量32 kg.心率126次/min,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无高足弓等.精神差,反应迟钝,不完全命名性失语.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病理反射未引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战场环境封闭训练慢性应激对维和军人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执行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选择参加南苏丹维和部队的军人41名,分别在出国前和平环境封闭训练5个月和在南苏丹战场环境中封闭训练5个月后,进行执行功能测验,包括数字符号测验、数字广度测验、词语流畅以及Stroop色词测验,并同期分别采用ELLISA进行血IL-6和TNF-α的检验。结果维和军人在战场环境下封闭训练5个月后数字符号测验得分(55.71±12.47)、数字广度测验得分(12.46±3.30)及词语流畅得分(48.49±8.07)均低于出国前和平环境中的得分(分别为62.29±10.88、14.88±2.96、49.88±8.32,均P0.01),Stroop 1〔(67.76±15.85)s〕、Stroop 2〔(28.15±5.32)s〕计时长于其出国前和平环境中的计时〔(55.73±15.50)s、(23.05±3.72)s,均P=0.00〕。维和军人战场环摬封闭强训练5个月后的IL-6〔(204.61±94.98)ng/L〕和TNF-α〔(53.18±2.69)pg/mL〕水平高于其出国前和平环境封闭训练时水平〔分别为(144.19±72.40)ng/L和(45.01±3.61)pg/mL,均P0.05〕,但IL-6、TNF-α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战场环境条件下封闭训练慢性应激可能影响维和军人执行功能及血清IL-6、和TNF-α水平。  相似文献   
4.
针灸联合脑波治疗仪干预军人心理应激反应3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心理应激反应是影响部队战斗力的重要因素[1-2]。对军人心理应激反应进行干预非常重要。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脑波治疗仪对33例军人的心理应激反应进行干预,观察其治疗效果。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搜集接受军事任务为期1周以内的战士,用症  相似文献   
5.
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rimary central nervous system lymphoma, PCNSL)是指发生于大脑、小脑、脑干、软脑(脊)膜、脊髓和眼,而无全身其他淋巴结和淋巴组织浸润的非霍奇金淋巴瘤(NHL),这是一种罕见的浸润性、多源性恶性肿瘤[1],约占所有颅内肿瘤的1%[2].  相似文献   
6.
<正>1病例报告患者男,62岁,因"反复肢体抽动伴精神行为异常、认知功能下降2个月"于2015-04-21入院。2015-02初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睡眠后自言自语,伴有摸索、投掷、进食样动作,白天生活正常;数天后出现突然发笑、自语,持续数秒;1个月后突发四肢抽搐,颈部向右侧扭转,双眼上翻,向右侧凝视,持续约5min停止,就诊当地医院,查  相似文献   
7.
<正>研究证实,急性应激反应可以导致军人出现心理、认知、躯体和行为上的症状[1]。为了进一步明确参加奥运会安全保障工作军人的心理状态,笔者随机抽取了平时状态下的军人和参加奥运安保工作的军人,对其心理状态进行对比研究,为军事应激情况下军人心理早期干预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