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医药卫生   28篇
  2023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核性脑膜炎的MRI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结核性脑膜炎的MRI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MRI表现。结果:MR平扫可发现5例位于基底池的脑膜病灶;增强扫描有11例脑膜异常强化,伴脑膜、脑内粟粒型结核灶,6例结核性室管膜炎2例,颅神经受损1例,轻度脑膜炎患者无脑膜异常强化1例。结论:活动性结核性脑膜炎的MRI主要表现为基底池的脑膜强化局灶性或弥漫性强化,以软脑膜-蛛网膜型强化多见,可伴脑膜、脑实质内粟粒型结核病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强直性肌营养不良症(DM)1型和2型基因诊断准确和有效的方法。方法以20例无血缘关系的DM疑似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长模板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和地高辛标记PCR来源的片段作为探针行DNA印迹法杂交诊断DM1型和DM2型患者。结果确诊4例DM1型患者,未发现DM2型患者,其余患者排除DM1型和DM2型疾病。结论用长模板PCR扩增和地高辛标记探针行DNA印迹法杂交对受检者进行DM基因诊断的准确性和有效性高,适用性广,对于DM的早期诊断和预防,降低DM发病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提高保肾率。方法报告108例肾损伤,其中闭合性103例(95.4%),开放性5例(4.85%),合并伤43例(39.8%),B超检查108例、CT检查80例、IVU检查32例。非手术治疗89例(82.4%),手术治疗19例(17.6%)。砖秉B超阳性率(87.3%),CT阳性率(100%),IVU阳性率(64.3%),非手术治愈88例,手术治愈19例、1例转院。结论B超检查不受条件限制,方便、快捷,可初步判断肾损伤程度。CT检查快速、准确,且增强后可观察双肾功能情况,对治疗有重要帮助是提高保肾率的关键,其治疗措施主要取决于肾损伤的情况。  相似文献   
4.
目的: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少见,传统内科抗凝治疗效果很差。采用微导丝引导下机械碎栓联合脑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治疗,旨在进一步探讨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选择2005-06/2007-04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进行诊断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在微导丝引导下行机械碎栓及接触溶栓治疗,并动态观察症状、体征、颅内压力、影像学改变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 结果:11例患者中有10例脑静脉窦实现再通,恢复良好,其中8例完全康复,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仅遗留右下肢轻偏瘫;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有效率高达91%(10/1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 结论:微导丝引导下机械碎栓联合接触溶栓治疗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显著提高再通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对大脑中动脉支架置入术患者使用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CS)评估颅内血流变化,初步探索大脑中动脉(MCA)成功置入后的彩色多普勒血流表现及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规律。方法 纳入经我院脑血管造影术(DSA)明确诊断为MCA主干(M1段)重度狭窄、次全闭塞或闭塞并行支架置入术患者18例,于术前及术后1 d内分别进行1次床旁TCCS检查,使用彩色模式观察病变处MCA M1及其远段(M2段)血流束特点,使用频谱多普勒分别采集这两个血管节段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流速(EDV)、平均流速(MV)及搏动指数(PI)。结果 18例患者中DSA确诊MCA M1段局限性重度狭窄13例,次全闭塞4例,闭塞1例。TCCS显示13例MCA M1段重度狭窄患者,其中1例术前病变侧MCA M1段血流束不连续,12例病变侧M1段血流束局部明显变细或呈长段线样狭窄;其中4例(4/13,30.8%)可见狭窄后扩张。13例患者均于狭窄处探及涡流频谱,血流速度增高,支架置入术后13例患者MCA M1段血流束粗细恢复较均匀一致,狭窄后扩张及涡流信号消失,血流速度较术前降低,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MCA M1段狭窄处与MCA M2段的PSV、EDV、MV流速比值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架置入术后MCA M2段PI较术前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例MCA M1段次全闭塞患者术前TCCS表现多样,可显示为长段纤细的血流束或走行区局部血流束中断、不连续,局部血流速度差异较大,但MCA M2段血流均呈“小慢波”改变。1例MCA M1段闭塞患者MCA M1及M2段血流束均未显示。MCA M1段次全闭塞及闭塞患者术后MCA M2的PI均明显升高。结论 床旁TCCS安全、便捷,能快速评价MCA支架术后血流的改善状况,为临床提供支架后的详细血流动力学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直接抽吸一次性取栓(ADAPT)技术联合ACE抽吸导管(美国Penumbra公司)对急性颅内血管闭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内科2019年5—11月收治行ADAPT联合ACE抽吸导管进行取栓的急性颅内血管闭塞患者46例,记录患者入院时及术后1周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卒中量表评分(NIHS...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22岁,因停经8周,头痛呕吐10 d,双下肢无力6 d,抽搐3 d于2007年1月22日急诊入院.患者末次月经为2006年11月24日,6周后在妇产科诊断为早期妊娠.  相似文献   
8.
先证者(Ⅲ4)男,18岁.因"反复发作性抽搐16年"于2007年7月来我院门诊就诊.患者16年前于发热时(38℃以上)出现双眼上翻凝视,牙关紧闭,口吐白沫,双上肢屈曲、下肢伸直、强直抽搐,伴呼之不应、口唇紫绀.持续约1min后自行停止,1~2min后清醒,感乏力、发困多睡.  相似文献   
9.
目的: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临床少见,传统内科抗凝治疗效果很差.采用微导丝引导下机械碎栓联合脑静脉窦内接触溶栓治疗,旨在进一步探讨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005-06/2007-04郧阳医学院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11例,其中男5例,女6例.进行诊断性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确诊,在微导丝引导下行机械碎栓及接触溶栓治疗,并动态观察症状、体征、颅内压力、影像学改变及有无并发症发生.患者家属对治疗知情同意.结果:11例患者中有10例脑静脉窦实现再通,恢复良好,其中8例完全康复,1例临床症状明显改善,1例仅遗留右下肢轻偏瘫;1例放弃治疗后死亡,有效率高达91%(10/11),无一例并发症发生,随访3个月~2年无复发.结论:微导丝引导下机械碎栓联合接触溶栓治疗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可显著提高再通率,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患者进行静脉窦内接触性溶栓治疗,分析其疗效,并对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患者脑静脉窦主干再通,脑静脉回流通畅,颅内压基本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结论:经静脉接触性溶栓治疗多发性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疗效好,预后佳,与相关文献报道结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