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4篇
医药卫生   9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从智能医学的影响力、课堂评价体系的漏洞、智能医学教学地区差异等方面,剖析智能医学教学过程中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并结合部分高校医学院智能医学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分析目前我国高校在智能医学教学方面的现状,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智能医学重要性宣传教育、完善课堂评价体系、缩小智能医学教学的地区差异等针对性措施。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沧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45例。采用局麻下侧方入路经皮脊柱内镜手术治疗,行内镜下髓核摘除、纤维环成形、黄韧带去神经化及相应节段走行神经根全程减压,形成神经根周围与髓核及纤维环无接触的“隔离区”。记录术前及术后1、3、6、12个月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并于末次随访采用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45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5~125(94.7±17.7)min。1例术中出现类脊髓高压反应,予去除水压、吸氧等处理后30 min症状消失。l例术后出现股神经麻痹症状,予以神经营养、针灸理疗、功能锻炼保守治疗,术后4周症状消失。患者均无永久性神经损伤、椎间隙感染等严重并发症。术后腰背部及腰骶部的疼痛VAS评分及ODI评分均较术前得到显著改善(P<0.05)。根据改良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疗效为优者24例,良13例,可8例,优良率为82.2%。结论 经皮脊柱内镜“隔离区”技术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安全、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椎体成形术中不同剂量骨水泥注入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术中的疗效。方法对OVCF 32例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根据骨水泥注入量分为小剂量组和常规剂量组。结果经过3~15个月的随访,常规剂量组与小剂量组在术后疼痛缓解方面效果相当,但在椎体高度恢复率方面,常规剂量组要优于小剂量组,在骨水泥渗漏率及相邻节段椎体继发骨折发生率方面,小剂量组优于常规剂量组。结论椎体成形术中应用小剂量骨水泥,在达到满意临床效果的同时,可以有效降低骨水泥渗漏、相邻节段继发骨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赵晔  李书奎  程才 《骨科》2013,4(2):100-100
患者男性,61岁。入院前3d前因“晨起后发觉颈部僵硬不适”,于当地诊所行按摩、拔罐、针灸治疗,无明显改善;2d前出现四肢无力,于当地县医院就诊考虑脑血管病变予以改善循环输液治疗,症状无改善;1d前突发高热,达40℃,24h后体温降至正常,四肢肌力明显减弱,不能站立行走,大小便障碍。行头部CT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退行性L5S1椎间孔狭窄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19-11—2020-11采用全可视脊柱内镜椎间孔再造手术治疗的60例退行性L5S1椎间孔狭窄症,手术采用局部浸润麻醉,使用Endo-surgy standard手术器械套装,可视内镜外环锯切除S1上关节突尖部、部分肩部腹侧及部分基底部腹侧骨质,进行椎间孔扩大成形,之后用髓核钳咬除椎间孔内增生肥厚的黄韧带,显露L5出口神经根及S1行走神经根进行椎间孔减压。结果 本组手术时间为(49.58±6.74)min,术中出血量为(19.83±6.23)mL,住院时间为(3.05±0.65)d。术后腰椎CT显示椎间孔区减压充分,腰椎过伸过屈侧位X线片显示腰椎稳定性良好,未出现血管、神经损伤。60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5个月,平均18.5个月。术后1、6、12个月疼痛VAS评分、ODI指数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CD133和Ki-67在骨巨细胞瘤(GCTB)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为临床判断其生物学行为及评估预后提供有力的证据。方法 采用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CD133和Ki-67蛋白在80例GCTB组织中的表达,并分析2种蛋白的表达与GCTB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GCTB组织中CD133阳性表达率为43.8% (35/80),Ki-67阳性表达率为57.5%(46/80)。CD133表达与肿瘤直径、肿瘤复发、Jaffe分级、Campanacci分期及手术方式有关(P<0.05);Ki-67表达与肿瘤直径、Jaffe分级和Campanacci分期有关(P<0.05)。全组GCTB患者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3.0%、88.0%和80.0%。CD133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9.0%、83.0%、75.0%和99.0%、91.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Ki-67阳性和阴性表达者的1、3、5年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89.0%、75.0%、68.0%和 97.0%、93.0%、90.0%,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133和Ki-67表达与GCTB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是评估其恶性程度以及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超级伽玛刀立体定向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的疗效。方法:46例患者中24例行TACE联合超级伽玛刀治疗,22例单纯TACE治疗。TACE经动脉灌注化疗药物5-氟尿嘧啶1000mg,表阿霉素40mg-80mg,丝裂霉素10mg-20mg,超液化碘油10ml-30ml栓塞。超级伽玛刀应用立体定向放射系统(SRT)进行治疗,计划治疗3—10枪点,单次剂量3Gy-6Gy,2—5次/wk,照射总量30Gy-50Gy。结果:TACE与超级伽玛刀联合治疗的有效率(CR+PR)为70.8%,单纯TACE治疗的有效率(CR+PR)为45.5%,差异有显著性(P〈0.05)。联合治疗组的1年生存率为66.7%,对照组为54.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超级伽玛刀联合TACE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国农村药品监督网建设存在的问题,为其深入推进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东、中、西部各选取2~3个县,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药品监督落实机构进行调查。结果和结论监督网的建设发展不平衡、激励机制不足,“两员’,专业素质不高,“两员”的职责定位不准。建议增加工作经费投入:加强“两员”队伍建设,提高“两员”的福利待遇;加强对农村医疗机构药品质量管理: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大力支持中西部偏远地区、经济落后地区。  相似文献   
9.
目的:开展门诊病人双向转诊的实证研究,获取有关证据,为卫生管理和医院管理提供决策证据。方法:分析深圳市公明人民医院及其社康中心(站)就诊的585例患者。结果:社康站(中心)上转率为8.95%,公明医院下转率为2.44%;77.14%的医生口头建议转诊,71.43%的医生只告知病人转诊医院层面,公明人民医院首诊比例为68.29%。结论:下转难,社区首诊病例相对少,转诊规范落实不到位,应落实病人社区首诊制,加强转诊规范建设和落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采用椎间孔镜TESSYS(Thomas Endoscopic Spine System)技术治疗单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2月65例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资料,狭窄节段L3/411例,L4/539例,L5/S115例,均存在不同程度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关节增生、黄韧带增生肥厚等。局部浸润麻醉,使用椎间孔镜技术扩大椎间孔,摘除突出髓核及部分增生肥厚黄韧带,使椎管减压。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出血量(36.5±24.8)ml,手术时间(96.6±13.1)min,术后住院时间(3.1±0.7)d。65例随访7~12个月,平均10.6月。按照Mac Nab标准,优47例,良12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90.8%(59/65)。术后1、3、6个月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order index,ODI)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01)。结论采用椎间孔镜TESSYS技术治疗单责任节段腰椎管狭窄症近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