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8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探讨上消化道肿瘤术后营养支持的方法。对近2年多来我院48例上消化道肿瘤行空肠营养管置入、术后肠道营养支持,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表明,48例上消化道肿瘤手术后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及其他并发症。认为上消化道手术空肠置管营养支持对消化道手术预防吻合口漏及改善营养状态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新鲜全血对实验室不同系列血液分析仪进行校准。方法以可溯源的规范操作的检测系统对新鲜全血的WBC、RBC、HB、HCT和PLT进行定值,再用定值新鲜全血对2台不同型号的仪器进行校准,并比较校准前后的偏差变化。结果校准后偏差超过允许范围的测定参数为30%(3/10),较校准前的偏差超过允许范围测定参数80%(8/10)明显降低。结论定值新鲜全血适用于不同系列血液分析仪的校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早期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治疗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经治的20例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的疗效.结果 全部患者手术过程顺利,除2例因心理因素补行全乳切除外,其余病例近期乳房外形保持良好,术后随诊10天~36月(平均10月),无局部复发,远处转移和死亡病例,无严重放疗合并症.结论 早期乳腺癌行保乳手术治疗的近、远期疗效满意.规范化的手术和术后放疗、全身综合治疗是保乳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左半结肠癌并肠梗阻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常属于肿瘤偏晚期,术前准备差,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高。本文从围手术期处理、手术时机方式选择、术中操作技巧等方面进行总结,提出个体化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5.
排铅保健汤治疗儿童高铅血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铅中毒不仅危害儿童的体格发育,严重者还影响儿童的智力发育。我们自拟排铅保健汤治疗儿童亚临床病理状态的高铅血症取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2004年3月-2007年9月我院儿科门诊诊断高铅血症患儿46例,年龄3~12岁。血铅100~199μg/L,伴有或不伴有一些非特异症状如多动、偏食、厌食、烦躁易怒、夜睡不宁、腹痛、腹胀、便秘。  相似文献   
6.
某些恶性肿瘤低密度脂蛋白代谢特征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测定分析89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浆LDL水平,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食管贲门癌、胃癌、大肠癌及乳腺癌细胞属于LDL高代谢率的肿瘤细胞,此种细胞的高代谢特征可能是机体在肿瘤状态下分泌的某种物质,作用于受体基因或抑制负反馈机制使KDL受体数目增多,各噬活性增强所致受体的变化有积极意义:(1)通过肿瘤组织LDL受体测定可评估预后;(2)以LDL作为核素载体对具有高代谢的肿瘤灶进行定位显影;(3)LDL作为药物载体可特异地杀灭高代谢率癌细胞。此外,作用于受体基因的某种物质可能作为一种新的肿瘤标记物而受到揭示。  相似文献   
7.
不同采收期,刀次大青叶中靛玉红含量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了不同采收时期、不同刀次的大青叶中靛玉红的含量。结果表明,靛玉红含量与大青叶采收时间、刀次和色泽相关。  相似文献   
8.
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是食管贲门癌手术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以及生存时间。本文收集我院1991~1995年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狭窄24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24例,男19例,女5例;年龄40~70岁。其...  相似文献   
9.
作者在60年代腰间注氧治疗慢性腰痛的启示下,于1983年在唐古拉山公路施工区(>4800M)对部分民工进行腰间皮下注氧予防急性高原病的试验,后被命名为“载氧适应”。先后共进行了268人次,每次载氧600~1200毫升,被试者无任何不适感。两个月后进行发病率统计,观察组为2.6%,对照组16.1%,二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同时还进行了载氧前后心肺血流动力学观察及载氧适应予防急性高原病部分理论探讨。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