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117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右前外胸部小切口行心脏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介绍27例右前外胸部小切口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的体会。方法:采用右前外胸部小切口27例中,男16例,女11例,年龄1.8-42岁,皮肤切口全长,儿童为8-10cm,成人10-15cm,第四肋间入胸,在全麻浅低温心脏不停跳体外循环下进行,其中房缺3例,原发孔房缺(P-ASD)1例,室缺(VSD)16例,室缺伴右室流出道狭窄(VSD+RVOT)1例,二尖瓣置换2例,主动脉瓣置换术3例。  相似文献   
2.
3.
目的:为准确鉴定药材,保证用药安全有效,并进一步制定多花筋骨草的质量标准及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石蜡切片技术及数码显微成像技术.结果:明确了多花筋骨草根、根茎及叶的显微特征.结论:这些显微特征可作为多花筋骨草的鉴定及区别同科同属植物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先天性心脏病合并感染性心内膜炎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并行手术治疗的83例先天性心脏病并发感染性心内膜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围术期治疗、手术方法.结果 术后早期死亡2例,病死率2.4%,家属放弃救治2例,余患者顺利出院.术后最常见并发症为心衰(1...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主动脉瓣二叶畸形(bicuspid aortic valve,BAV)与三叶主动脉瓣(tricuspid aortic valve,TAV)患者行主动脉瓣机械瓣置换(aortic valve replacement,AVR)术后中期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6月在陆军军医大...  相似文献   
6.
急诊外科治疗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性分析258例小于1岁的危重婴儿先天性心脏病的急诊外科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从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期间,我院心血管外科住院患儿中,诊断明确后24 h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58例危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男性150例(58.1%),女性108(41.9%);年龄6 d至11个月[(7.5±4.3)个月];体质量2.1-9.5(5.5±3.3)kg.术前合并有急性心功能衰竭、呼吸功能衰竭、肺部感染、重度贫血、营养不良、肝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患儿占90.2%(233例).全组中246例(95.3%)在体外循环下行心脏畸形矫治,12例(4.7%)行动脉导管结扎术.结果 全组心血管畸形一期矫治率为92.3%,总治愈率达到96.9%.患儿的心内直视手术是在心脏停跳与心脏不停跳两种方法 下进行.两者体外循环时间分别约(105.00±38.71)、(71.89 4-27.78)min.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为6~154(16.5±9.3)h;ICU住院时间为48-174(98.5±33.6)h;术后低心排综合征发生率为6.9%;心肺脑肝肾重要脏器严重并发症发牛率为12.9%;死亡8例(3.1%),死产原因:7例复杂畸形患儿中死于低心排综合征5例,心律紊乱1例,呼吸衰竭1例;另1例患儿死于心率紊乱.结论 危重婴儿先心病在明确诊断后尽快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并发有心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并不是手术绝对禁忌证;低月龄和畸形复杂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治疗风险增加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危重婴幼儿体外循环(CPB)方法,为危重婴幼儿心脏手术的安全实施提供一定的经验。方法 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施行半岁内危重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手术260例,男156例,女104例,年龄3 d至6个月,平均(4.1±2.2)月,体重2.1~8.3 kg,平均(4.2±1.3)kg。CPB预充液以林格氏液为主,使晶胶比维持在(0.35∶1)~(0.6∶1),血细胞容积25%~28%。心肌保护均采用含血停跳液。CPB使用进口膜肺249例(95.8%),国产膜肺11例(4.2%),转流方式包括浅低温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转流33例,中低温体外循环心脏停跳转流168例,深低温低流量转流57例和深低温停循环2例。转流时间15~238 min,平均(78±36)min;阻断时间6~159 min,平均(47±23)min;术中使用改良超滤和/或普通超滤233例(89.6%),滤出液体50~650 mL,平均(230±140)mL。结果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5~176 h,平均(16.5±8.6)h;入住ICU时间48~202 h,平均(72.6±29.8)h;术后住院时间12~28 d,平均(16.2±4.7)d。术后发生低心排28例(10.8%),肺、脑、肝、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30例(11.9%)。全组死亡22例(8.5%),死亡原因包括低心排15例,心律紊乱3例,呼吸衰竭2例,因喂养不当误吸窒息1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其余患儿恢复顺利,未发生与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康复出院。结论 CPB期间和术后的液体管理及高质量CPB器材的使用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接受体外循环 (CPB)心内直视手术患者和接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患者手术前后脑电图 (EEG)的变化 ,探讨心内直视手术对脑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接受心内直视手术患者 5 1例 ,分为 2组 ,A组 (n =2 6 )为先天性室间隔缺损的患者 ,B组 (n =2 5 )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的患者。A、B两组患者均在浅低温CPB心脏不停跳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 ;同时选择接受先天性动脉导管结扎术的患者 8例为C组 (n =8)。全部患者术前和术后 7d进行EEG检查。结果 接受心内直视手术的患者术后 7dEEG较术前明显变差 (P <0 0 1) ,与接受动脉导管未闭结扎术的患者相比也明显变差 (P <0 0 1) ,但A、B两组间差异不显著 (P >0 0 5 )。结论 CPB下心内直视手术会造成患者EEG的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9.
缺氧诱导因子-1α在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肌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肌细胞中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蛋白和mRNA的表达和意义.方法 入选进行手术矫治的先心病患儿28例,其中紫绀型先心病患儿16例,非紫绀型先心病患儿12例.取手术中切除的右室流出道心肌组织作为标本,采用Western blot和RT-PCR分别检测HIF-1α蛋白及mRNA在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用免疫组化染色检测HIF-1α在心肌细胞中的分布.结果 紫绀组患儿术前血氧饱和度明显低于非紫绀组(P<0.01);与非紫绀组相比,紫绀组患儿HIF-1α蛋白表达明显增高(P<0.001),而mRNA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表明,HIF-1α主要分布在心肌细胞细胞质中,在细胞核内也有分布.结论 在紫绀型先心病患儿心肌细胞中,HIF-1α表达增加,HIF-1α可能参与慢性缺氧状态下心肌代谢的适应性调节.  相似文献   
10.
恶病质是一种严重的慢性消耗性状态,是恶性肿瘤、终末期心力衰竭等疾病常见的并发症。恶病质进程中异常的炎症反应在肌肉、脂肪丢失及肿瘤增殖转移中发挥重要作用。近年研究发现,外泌体内携带的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等成分可通过介导细胞间通信,激活相关信号通路,促进多种炎性因子的分泌,从而介导恶病质炎症反应,影响局部和远端炎性微环境的形成,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并抑制其凋亡,加速恶病质的进展。本文对外泌体与恶病质炎症反应的关系、恶病质炎症反应的危害及外泌体通过调控Toll样受体、核因子κB(NF-KB)、CC趋化因子配体2(CCL2)等分子和通路诱发恶病质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恶病质炎症反应及减缓恶病质进展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