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6篇
医药卫生   12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染色体1pter-p36.21杂合性缺失与瘢痕疙瘩的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寻找瘢痕疙瘩1pter-36.21中可能存在的肿瘤抑制基因的杂合性丢失(LOH)区域,为发现和定位瘢痕抑制基因提供线索和依据。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25例瘢痕疙瘩组织和外周静脉血标本进行微卫星分析。结果瘢痕疙瘩组织在所选的位点上的LOH发生率为60%(15/25),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的4%(1/25,P<0.05),在所选的位点上均未发现微卫星不稳定性(MSI)。D1S243位点、D1S468位点、D1S507位点、D1S199位点的LOH发生率分别为28%(7/25)、40%(10/25)、52%(13/25)、12%(3/25),其中D1S243、D1S468、D1S507的LOH发生率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发生在D1S243-D1S468-D1S507位点的LOH存在与瘢痕疙瘩有关的潜在瘢痕抑制基因(SSG),而1pter-36.21上LOH微卫星不稳定性与瘢痕疙瘩发生的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2.
利福平以500mg/kg剂量连续灌胃两周,实验结果表明该药能明显地延长小鼠同种异体半心移植的存活时间,延缓移植排斥反应的发生,呈现明显的免疫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3.
皮肤癌在中、老年中发病率较高。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bcl-2和p53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本文采用SP免疫组化技术,对皮肤癌进行bcl-2和p53蛋白检测,以探讨其在皮肤癌中的表达及与皮肤癌发生发展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收集我院1997—2000年皮肤癌手术切除标本60例,术前未经放疗和化疗。其中男38例,女22例。年龄38~93岁,平均58.9岁。头面部46例,躯干四肢14例。基底细胞癌37例,鳞状细胞癌23例,高、中分化癌39例,低分化癌21例。正常皮肤标本30例。……  相似文献   
4.
我国药典关于药物皮试的有关规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针对药物过敏性休克在临床上时有发生的状况,本文根据中国药典2005年版二部及2000年版二部《临床用药须知》对一些药物在使用前必须做皮肤过敏试验的规定,介绍皮试药物及过敏性休克的相关知识、临床须作皮试的常见药物、皮试药物的一般原则及药物的皮试方法,以期避免或减少药物过敏性休克的发生,保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广东汉族人非综合征性唇腭裂与转化生长因子ot(TGF-ot)基因多态性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核苷酸分型技术,以TaqI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扩增产物,对107例非综合征性唇裂或唇腭裂(NSCL/P)患者、136例正常人的TGF-α/TaqI等位基因进行分析。结果:NSCL/P患者的C2等位基因频率与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双侧CL/P患者的TGF-α/TaqI基因型与单侧CL/P患者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NSCL/P患者中,其母有感染服药史者与其母无感染服药史者比较,TGF-α/TaqI等位基因频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gt;0.05)。结论:TGF-α基因多态性与广东汉族人的非综合征性唇腭裂的发生有关;广东汉族人唇腭裂的严重程度可能与TGF-α/TaqI少见变异体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临床设计带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皮瓣提供依据。方法:用显微解剖测量法、标本透明法研究前臂外侧皮神经外科解剖与头静脉的关系以及其神经血管皮肤穿支的位置、长度、对皮神经的营养形式等。结果:前臂外侧皮神经共有4支神经血管皮肤穿支,其全程由神经旁血管和主要动脉共同营养。前臂外侧皮神经前支与头静脉紧密伴行。结论:顺沿头静脉,可切取带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筋膜蒂或血管神经蒂岛状皮瓣,用于修复肘部、前臂远端1/3段和腕部等部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7.
转化生长因子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非放射性细胞增殖检测,3H-胸腺嘧啶摄入,3H-哺氨酸摄入及DNA定量分析方法,观察TGFβ1对体外培养的生长融合后早期(24h)的病理性瘢痕及正常皮肤成纤维细胞的增殖活性和胶原合成的作用。结果:经TGFβ1作用后,来自瘢痕的成纤维细胞的3H-胸腺嘧啶核苷和3H-脯氨酸掺入增强(P<0.01),但来自正常皮肤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在细胞生长融合后早期(24h),TGFβ1对瘢痕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胶原合成具有正性调控作用,其在瘢痕的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瘢痕疙瘩TNF受体Ⅱ基因1573位点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瘢痕疙瘩患者TNF受体Ⅱ(TNF receptor Ⅱ,TNFR-Ⅱ)基因1573位点突变的情况. 方法收集22例自愿捐献的经临床及病理确诊的瘢痕疙瘩标本,其中男6例,女16例;年龄18~53岁.设患者自身外周静脉血标本为正常对照.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TNFR-Ⅱ基因1573位点片段,DNA测序,将测序结果 与GeneBank比较.结果 实验提取DNA浓度均>0.5 μg/μL,纯度(A260/A280)均>1.5,经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与所设计DNA片段大小相近,符合实验要求.13例瘢痕疙瘩标本检测示不同程度突变,突变率为59.1%;9例1663编码子发生点突变,,占总数的40.9%.与外周静脉血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突变类型主要为点突变、插入、缺失,为多位点、多类型,呈多态性. 结论 TNFR-Ⅱ基因1573位点突变与瘢痕疙瘩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cl-2在血管瘤发病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阐明细胞凋亡抑制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l2)与血管瘤的关系。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38例血管瘤及6例正常皮肤组织中bcl2的表达。结果bcl2在海绵状及蔓状血管瘤中表达高于正常;毛细血管瘤中表达低于正常;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以上结果可以认为:海绵状及蔓状血管瘤增生与bcl2表达增高有关;而bcl2在毛细血管瘤中表达低说明其存在自然消退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一种新型远端蒂皮瓣移植修复指背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选择2000-06/2006-04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指背远端皮肤缺损患者9例,应用指背动脉为蒂的邻指背侧逆行岛状皮瓣移植修复指背远端皮肤缺损。皮瓣轴线为邻指的指背动脉,血管蒂为相邻的患指指背动脉与邻指指背动脉,旋转点位于患指近节的中部或远1/3段。皮瓣最大切取面积为4cm×3cm,最小为2cm×1cm。结果显示术后9块皮瓣全部成活,未出现静脉回流障碍,各指尖关节伸屈功能良好。随访6个月9例,随访18个月7例,手指外形较为满意,活动度恢复正常。提示以指背动脉为蒂的邻指背侧岛状皮瓣设计合理,血供可靠,操作简便,损伤较小,适用于移植修复指背远端皮肤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