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了解武汉市及周边城市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特征,为本地区手足口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手足口病患者咽拭子标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肠道病毒71型(EV71)和柯萨奇病毒A16型(CA16)的核酸.结果 2011年4月至2012年3月共收集手足口病咽拭子标本1844例,其中EV71阳性372例,阳性率为20.2%;CA16阳性460例,阳性率为24.9%;EV71和CA16双阳性38例,阳性率为2.1%.在病例收集期间,武汉及周边城市暴发的手足口病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为2011年5~7月春末夏初季节,EV71亚型为主要病原体;第2个高峰期为2011年9~12月秋末冬初季节,CA16病毒为主要病原体;发病患者集中于1~3岁儿童,且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散居儿童人数明显多于幼托儿童;EV71亚型患者发热、中枢神经系统(呕吐、肢颤、嗜睡和惊厥)症状所占比例要显著高于CA16亚型.结论 2011年武汉市及周边城市2个手足口病高峰期的主要病原体分别是由EV71和CA16亚型引起的,及早了解手足口病病原体的构成及流行病学特征,对于其防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3.
2003年2月-2006年2月,伊春市中医院对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应用利尿药、血管扩张药及洋地黄类正性肌力药物治疗后无效或疗效不满意者,加用心先安静脉滴注或静脉点滴后,心力衰竭症状、体征及运动耐量大多有较明显的改善,现将临床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饮食疗法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5.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全部病例均为我院1994年5月~1995年10月收治住院的病毒性黄疸型肝炎(包括急性黄疸型肝炎,慢性肝炎有黄疸者,不含重症肝炎)其诊断分型标准按上海全国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诊断方案进行。病例在入院时按病型相同者随机分配到栀柏糖浆治疗组,阳性药强力宁对照组和阴性药保肝药对照组中。 1.2 临床资料 栀柏糖浆组107例,均为男性,年龄28.77±10.33岁,入院时血清胆红素54.12±38.35μmol/L,ALT577.29±259.77U/L,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吡格列酮对体外培养的HepG2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是否通过PPARγ依赖途径发挥上述药理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的吡格列酮作用于体外培养HepG2细胞,以MTT比色法检测HepG2细胞增殖情况,以3H-TdR参入实验检测细胞DNA合成速率,采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同时观察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W9662和(或)瞬时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对吡格列酮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将PPARγ小干扰RNA(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HepG2细胞,观察PPARγ沉默后吡格列酮对HepG2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吡格列酮作用于HepG2细胞后,导致HepG2细胞的增殖受到抑制、DNA合成速率减慢,并诱导细胞凋亡,呈一定的剂量依赖关系;在此过程中,G0/G1期细胞比例明显增加,S期细胞比例明显减少,但PPARγmRNA和蛋白的表达没有变化;GW9662部分拮抗吡格列酮的增殖抑制作用,但转染pSG5-PPARγ真核表达质粒可以逆转GW9662的作用;吡格列酮在高浓度(20μmol.L-1)时对pGCsi-PPARγ表达质粒稳定转染的HepG2细胞仍表现出增殖抑制作用。结论吡格列酮能够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凋亡,具有潜在的抗瘤作用,这种作用与其诱导细胞G0/G1期的停滞有关,PPARγ依赖和非依赖途径参与上述过程。  相似文献   
7.
抗纤合剂对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防治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抗纤合剂的抗肝纤维化作用。方法 :用日本血吸虫尾蚴感染新西兰兔 ,制成肝纤维化模型 ,病兔均以吡喹酮顿服杀虫治疗 ,继之中药组开始服用抗纤合剂治疗肝纤维化 ,并与秋水仙碱组及 0 .9%Na Cl组比较。RIA法检测血清 型前胶原 (PC )、透明质酸 (HA) ,苏木精 -伊红、天狼红染色观察胶原沉积 ,通过原位杂交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 - 1(MMP- 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 - 1(TIMP- 1)的表达 ,并作 、 型胶原和转化生长因子 β1 (TGF- β1 )免疫组化染色。结果 :中药组 PC 、HA水平降低 (P <0 .0 5 ) ,图像分析显示肝组织 、 型胶原和TGF- β1 表达减弱 (P <0 .0 5 ) ,肝组织 MMP- 1m RNA的表达增强 ,TIMP- 1m RNA表达减弱 (P <0 .0 5 ) ,肝纤维化程度减轻。结论 :抗纤合剂具有抗实验性血吸虫病兔肝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加强和完善武汉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医疗救治体系,提高救治能力和水平,加快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由原武汉市传染病医院和两所结核病医院整合而成的武汉市医疗救治中心整体进行院址搬迁。此次搬迂,三所医院有7个病种、248例患者需转往新院址。大规模的转运传染病患者不仅要考虑到患者病情本身的风险,更重要的是要防治交叉感染。  相似文献   
9.
1 材料和方法 1.1 病例 132例患者均有临床症状,肝功能损害,血清抗HCV及/或HCV RNA阳性,并排除自身免疫性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慢性血吸虫病和脂肪肝。其诊断分型标准参照1990年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进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E-选择素(E-selectin)基因第2号外显子G98T和第4号外显子A561C多态性及血清可溶性水平与慢性HBV感染临床结局之间的关系.方法: 从外周血中提取基因组DNA,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LP)检测367例慢性HBV感染者(其中慢性HBV携带者97例,慢性乙肝101例,肝硬化121例,肝癌48例)和281例健康对照者E-选择素基因G98T和A561C位点多态性,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各组可溶性E-选择素(sE-选择素)水平.结果: E-选择素A561C多态性中A/C+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频率在肝硬化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06,0.002).A/C+C/C基因型患肝硬化的风险是AA基因型的2.45倍( OR = 2.45,95%CI: 1.28-4.72).E-选择素G98T多态性中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病例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肝硬化患者中,Child-pugh B+C级与A级相比较,G/T+T/T基因型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34),G/T+T/T基因型发展到Child-pugh B或C的风险是GG型的3.07倍( OR = 3.07,95%CI: 1.05-8.97).慢性乙肝组和肝硬化组血清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在肝硬化组中,血清sE-选择素水平从Child-pugh A级到C级明显降低( P<0.05);在各组中,C等位基因携带者血清sE-选择素水平明显高于A等位基因携带者( P<0.05).结论: E-选择素A561C基因多态性可能与慢性HBV感染后肝硬化的发生相关,并参与调控血清可溶性E-选择素的表达;E-选择素G98T基因多态性与慢性HBV感染后的临床结局无相关性,但可能与肝硬化的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