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4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讨黄芪干预腹膜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黄芪的主要化学成分及靶点,并补充文献报道相关药理作用的成分作为潜在活性成分。以"peritoneal fibrosis"为关键词分别在OMIM、Genecards获取目前已知的与腹膜纤维化相关的疾病靶点,后取两者的交集靶点;对交集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与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药物-成分-靶点-疾病"网络及蛋白互作(PPI)网络并筛选核心网络。基于R软件使用Bioconductor生物信息软件对核心靶点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最终采用AutoDock软件将主要有效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得出其结合能力。结果 筛选出20个黄芪活性成分及文献报道有相关药理作用4个, 457药物作用靶点,与674个腹膜纤维化病靶点取交集,得到86个共同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提示黄芪拮抗腹膜纤维化主要参与了蛋白激酶B信号转导的调节、细胞对化学的应激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等通路; KEGG通路富集分析主要涉及调控肿瘤、磷脂酰肌醇-3-羟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AGE-RAGE)、人类巨细胞病毒感染、HIF-1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关键靶点与活性成分具有较好的结合能力。结论 黄芪治疗腹膜纤维化的分子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调节多种信号通路等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獉獉: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是否作为核因子NF-κB的靶基因,参与NF-κB对可卡因行为敏化的影响。方法獉獉:建立NF-κB抑制剂DDTC作用下的小鼠可卡因诱导行为敏化模型,用Real-time PCR检测海马、前额叶皮质、伏隔核中Bdnf的表达。结果獉獉:可卡因可诱导伏隔核和海马(而非前额叶皮质)中Bdnf的上调,而在DDTC的作用下,总Bdnf及BdnfⅣ在伏隔核、海马和前额叶皮质中分别表达下调、不变和上调。结论獉獉:在不同的脑区NF-κB作用的机制可能不同,在伏隔核中,Bdnf可能作为NF-κB的靶基因参与可卡因行为敏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奔豚气是指患者自觉有气从少腹上冲至胸咽的一种病证,时发时止,时轻时重,多受情志影响,病发时不会出现典型症状,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陈泽林教授根据奔豚气的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在中医针灸理论指导下,强调辨证论治,认为抓住病机是关键,临床灵活运用针刺、推拿罐、中药联合辨证治疗奔豚气,该文列举验案1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4.
针灸是中医学特色疗法之一,广泛应用于临床多种疾病的治疗。腧穴是针灸发挥治疗作用的直接靶点,不同的腧穴其治疗作用各有差异,不同腧穴配合使用可有效增强针灸治疗的效果,提高临床疗效。胃肠道疾病是针灸治疗的优势病种。通过对近年来有关针灸治疗常见胃肠道疾病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发现其中的腧穴配伍规律,对丰富和发展针灸腧穴配伍的理论和应用,促进针灸学的发展,进一步提高临床疗效,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繁殖和快速鉴定鞘氨醇激酶2(SphK2)基因敲除小鼠.方法 将SphK2敲除杂合子小鼠进行配种繁殖,提取子代小鼠尾部DNA,用PCR方法检测子代小鼠基因型.结果 SphK2杂合子小鼠的饲养及繁殖均获得成功,获得子代小鼠,基因型分别为杂合子(SphK2+/-)、纯合子(SphK2-/-)和野生型(SphK2+/+).结论 SphK2基因敲除小鼠的繁育和鉴定均获得成功,为进一步研究SphK2生物学功能提供了理想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定压拔罐干预慢性疲劳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经络罐通仪对28例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进行大椎、肝俞、脾俞、命门定压拔罐治疗,每周2次,连续5周。以疲劳量表(FS-14)为主要指标,次要指标使用疲劳评定量表(FA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量表,于拔罐前、拔罐5次后、拔罐10次后进行评分,进行自身前后比较观察,评价定压拔罐对慢性疲劳综合征的疗效。结果:治疗后,患者FS-14、FAI、SAS、SDS及PSQI评分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定压拔罐可显著改善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的疲劳、睡眠质量差、情绪不稳定等症状。  相似文献   
7.
针灸作用有别于西药"点-点""点-系统"的靶向作用,网络调节是针刺作用的最基本模式。外泌体(exo-some)是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细胞间通讯的重要载体,前期研究发现针刺可调节外泌体释放且与针效之间可能存在一定关系。以exosome为切入点,以针刺足三里治疗佐剂性关节炎大鼠为研究平台,利用蛋白组学技术检测针刺血清exosome内含全蛋白成分,构建针刺蛋白网络图谱。利用代谢组学技术检测针刺大鼠血清exosome内含代谢物,构建针刺代谢网络图谱。整合蛋白组学及代谢组学实验数据,结合当前针刺机制研究文献证据,利用分子生物信息学方法绘制针刺网络调节图谱,应用复杂网络等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网络关键响应子,通过缺失/捕获技术调控exosome或关键响应子的表达,观察对针刺疗效的影响,可初步揭示针刺网络调节的生物学基础,研究提高针刺疗效的新方法,探索符合中医整体观念的研究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在治疗抑郁症方面,郭义教授根据其病因病机、证候特点,在中医针灸基本理论指导下,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知识,创建针灸治疗抑郁症的四通法——"一针、二罐、三艾灸、四中药",取得较好疗效。即采用老驴拉磨手法针刺中脘穴疏通气机,在背部腧穴走罐以畅通气机,在气海、关元、神阙等穴位施以艾灸温通气机,以柴胡疏肝散和逍遥散为基本处方加减以通条气机。  相似文献   
9.
郭义教授先后跟随诸位针灸名家学习,不仅继承他们的临床思想和家传手法,同时完善手法并创建多种具有自己特色的独特针法。"孔雀开屏"(穴取风府、风池、天柱、翳风、完骨)是郭义教授总结出治疗颈椎病、脑血管疾病等多种病症的一组穴方;"潜龙入海"(穴取太冲、陷谷、侠溪及第3、4趾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用于治疗肝阳上亢、上热下寒等病症;"山羊胡飘"[廉泉,旁廉泉(廉泉穴旁开1寸处)]可以改善局部循环,助于咽部功能的恢复;传统"老驴拉磨"(多用于中脘、下脘等腹部穴位)手法常用来治疗胃腹部疾病,治疗神志病是郭义教授总结的异病同治的典范。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