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2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下进展期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可行性及近期疗效.方法 远端胃癌患者93例随机分为2组,A组49例行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癌根治术,B组44例行开腹远端胃癌根治术,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1,7,10d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A组手术时间长于B组(P<0.05),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P<0.05);2组吻合方式比例及淋巴结清扫数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7,l0dC反应蛋白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辅助下胃癌根治术治疗进展期远端胃癌安全、可靠,创伤小,近期疗效优于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CD13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RT-PCR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3例胃癌患者手术切除的胃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CD133的表达.结果:CDl33 mRNA在原发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表达的相对灰度值分别为0.245±0.102与0.067±0.0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胃癌组织中CD133 mRNA的表达在肿瘤直径大小、淋巴结有无转移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阳性、阴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性别,年龄、组织分化、浸润深度和TNM分期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33 mRNA的表达与胃癌发生及转移有相关性,对胃癌诊断及判断预后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3.
食管胃结合部癌发病率逐年上升,对其早期诊断困难、恶性程度高、易发生胸腹腔淋巴结转移.80%以上的食管胃结合部癌患者发现时已是进展期,预后差,5 a生存率低于30%.本文着重从手术入路、胃的切除范围、淋巴结清扫范围、腹腔镜手术的适应证、是否保留脾脏5个方面,探讨该病外科治疗中存在的争议和共识,以指导临床工作的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2016年5月该院收治的116例纳入标准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资料.其中行快速康复路径的患者60例(观察组),行常规治疗56例(对照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4、7天C反应蛋白(C 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CT)、CD4+/CD8+.结果 两组患者CRP及PCT均较术前有所增高,对照组增高更明显(P<0.05).术后第1天观察组CRP:(17.24±10.16)mg/L,对照组CRP:(25.31±18.20)mg/L;术后第4天观察组CRP:(13.72±4.07)mg/L,对照组:(19.82±7.78)mg/L.术后第1天观察组PCT:(1.57±1.31)ng/mL,对照组PCT:(2.27±1.19)ng/mL;术后第4天观察组PCT:(1.43±1.13)ng/mL,对照组PCT:(1.85±0.96)ng/mL.CD4+/CD8+均较术前有所下降,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术后第4天观察组CD4+/CD8+:(1.20±0.22),对照组CD4+/CD8+:(1.10±0.16);术后第7天观察组CD4+/CD8+:(1.24±0.19),对照组CD4+/CD8+:(1.13±0.17).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有助于促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的康复,减轻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进展期胃癌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进展期胃癌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胃背侧系膜近胃端CME,对照组行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2组术后均采用SOX(奥沙利铂+替吉奥)方案化疗。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7 d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 a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131.11±15.46)min]较对照组[(150.09±35.47)min]短,术中出血量[(58.99±19.14)mL]较对照组[(108.99±89.51)mL]少,淋巴结清扫数目[(28.07±7.34)个]较对照组[(20.49±7.09)个]多(P<0.05);观察组首次排气时间[(2.02±0.72)d]、首次排便时间[(2.81±0.59)d]、下床活动时间[(1.28±0.32)d]均较对照组[(2.69±0.62)、(4.35±0.87)、(3.24±0.68)d]早,术后住院时间[(6.78±1.88)d]较对照组[(9.97±1.74)d]短(P<0.05);观察组术后7 d切口感染、腹胀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4.08%、8.16%、20.41%)、术后1 a复发率(6.12%)均低于对照组(20.41%、26.53%、42.86%、24.49%)(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联合胃背侧系膜近胃端CME治疗进展期胃癌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更彻底清扫淋巴结,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阑尾切除手术10年以来的经验及手术技巧。方法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15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经验体会。结果 155例患者手术顺利成功,无中转剖腹,手术时间25~66min,平均46min;术中出血5~50ml;术后1~2d恢复胃肠功能并下床活动,住院时间2~6d,平均4.2d。术后止痛剂应用8例,无肠瘘、伤口感染等并发症。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的优点,特别适用于肥胖患者、右下腹疼痛诊断不明的绝经前妇女及诊断未明的腹膜炎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近端胃癌患者行近端胃切除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情况,探讨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危险因素。方法 189例近端胃癌患者均行近端胃切除术+食管残胃吻合术,术后6~12个月根据患者症状和胃镜检查判定是否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并评估洛杉矶分级;其中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者39例为反流组,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者150例为无反流组,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肿瘤位置等,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近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影响因素;采用Mantel-Haenszel χ2检验及Pearson相关法分析近端胃癌患者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危险因素个数与洛杉矶分级的相关性。结果 189例患者术后发生反流性食管炎39例(20.6%),其中洛杉矶分级A级2例,B级7例,C级17例,D级13例。反流组手术时间[(259.49±22.47)min]长于无反流组[(248.80±22.40)min](t=2.652,P=0.009),术中出血量[(232.05±61.22)mL]多于无反流组[(203.00±55.93)mL](t=2.833,P=0.005),体质量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 记录胃癌患者术前腹部CT测量的内脏脂肪面积(visceral fat area, VFA)和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探讨二者对术后并发症的预测价值。方法 行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的胃癌患者134例,术前均行腹部CT扫描测量VFA,并计算BMI。依据BMI将134例患者分为超重组54例(BMI≥25 kg/m2)和非超重组(BMI<25 kg/m2)80例,依据VFA将134例患者分为内脏肥胖组(VFA≥100 cm2)73例和非内脏肥胖组(VFA<100 cm2)61例。比较超重组与非超重组、内脏肥胖组与非内脏肥胖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部位、肿瘤直径、ASA分级、合并症、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捡取数、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 d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绘制ROC曲线,评估VFA、BMI预测腹腔镜全胃切除术/胃部分切除术后发生并发症的效能。结果 超重组与非超重组、内脏肥胖组与非内脏肥胖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行3D腹腔镜下胃背侧系膜完整切除+D2根治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406例,均行3D腹腔镜下胃背侧系膜近胃端完整切除+D2根治术,术后出现并发症者39例为并发症组,未发生并发症367例为无并发症组,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目、胃背侧系膜完整切除情况、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经口进食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果406例手术均顺利;并发症组手术时间[(204.02±55.46)min]较无并发症组[(168.82±44.41)min]长,术中出血量[(120.76±45.35)mL]较无并发症组[(58.22±25.84)mL]多,年龄≥65岁比率(82.1%)、有术前合并症比率(69.2%)、胃系膜未完整切除率(71.8%)较无并发症组(58.6%、41.7%、15.0%)高(P0.05);并发症组清扫淋巴结数目[(22.44±7.23)枚]、术后排气时间[(3.13±0.68)d]、经口进食时间[(5.67±1.38)d]与无并发症组[(22.52±7.48)枚、(3.35±0.59)d、(5.90±1.65)d]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术前合并症(OR=2.462,95%CI:1.728~4.948,P0.001)、手术时间240min(OR=1.733,95%CI:1.114~2.945,P=0.012)、术中出血量160mL(OR=1.633,95%CI:1.008~2.864,P=0.024)及胃系膜未完整切除(OR=2.724,95%CI:1.893~5.201,P0.001)是术后发生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有术前合并症、术中胃系膜未完整切除、手术时间240min、术中出血量160 mL的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应警惕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遵循膜解剖理念,保证胃系膜完整切除,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可能会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CAFs)在调控胃癌细胞发生上皮间质转化(EMT)及迁移能力中的作用。方法:培养胃癌细胞系(SNU-1和MKN45)和原代成纤维细胞,分离和鉴定原代成纤维细胞;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内胸腺细胞分化抗原(Thy-1)的表达情况;并且建立胃癌细胞和CAFs共培养体系,将细胞分为胃癌细胞组、共培养体系组(空白对照组)、共培养体系+同型IgG抗体组(阴性对照组)、共培养体系+抗Thy-1抗体组。Transwell实验检测Thy-1对共培养体系中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技术检测Thy-1对共培养体系胃癌细胞株的上皮(E-cad)及间质(N-cad和ZEB2)表型标记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分离CAFs,与正常成纤维细胞的形态并无明显差异,均出现纺锤形态,发现CAFs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比配对NFs细胞的表达量显著增加,提示分离出的CAFs可以作为后续相关实验研究;Western blot和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提示,CAFs中Thy-1的mRNA和蛋白质高表达,这与配对的NFs相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且Thy-1在胃癌细胞系中低表达;CAFs与胃癌细胞共培养后,与胃癌细胞组相比,胃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明显增强,且E-cad的表达显著降低,N-cad和ZEB2的表达明显升高,但共培养体系中CAFs预先孵育Thy-1抗体后,发现与阴性对照组相比,胃癌细胞系的迁移能力和EMT效应明显减弱。结论:CAFs细胞内过表达的Thy-1增强体外共培养体系中胃癌细胞的迁移能力和EMT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