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8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CT改变及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CT能够清楚显示颅脑缺氧缺血后引起的脑实质改变,病变累及范围及程度,以及颅内出血、畸形等。结论运用CT检查技术,能够明显提高临床对HIE诊断的准确率,并对脑水肿、梗死及颅内出血的部位、范围及类型都具有明确的诊断价值,对HIE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黄褐斑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 随机将72例黄褐斑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使用维生素C0.6g/d的基础上,治疗组37例,给予易善复胶囊6粒/d,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3丸/d,均分三次口服.30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面部褐色斑片颜色与斑片面积和治疗前相比,均有变淡、面积缩小或消失,治疗组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6.6,P<0.05).结论 易善复胶囊联合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3.
何明  张宗权  刘克平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5):690-691,693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以提高放射科医生对其认识。方法对28例经临床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MSCT影像资料进行归纳,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临床意义。结果 28例患者共检出憩室33个,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8个,位于十二指肠水平段5个。典型的十二指肠憩室在CT上表现为胰头右后方紧贴降段内侧壁的大小不一、圆形或类圆形囊袋影,21个囊内表现为气-液平面,8个囊内表现为混杂密度影,4个囊内仅为气体密度影;检查前服用阳性对比剂者均能见阳性对比剂进入憩室,其中囊壁增厚伴边缘模糊2例,并发胆总管扩张7例,胆总管结石3例,胆囊结石3例,急性胰腺炎1例,胆囊炎2例。结论 MSCT扫描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并能及时发现胆、胰疾病及其并发症,对判断二者的临床关系具有重要指导作用,放射科医生应重视并提高对十二指肠憩室的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Castleman病的CT影像特征,提高对Castleman病的认识,减少术前误诊.方法 对13例经病理学证实为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及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局灶型9例,其中胸部4例(肺内2例,纵隔2例),腹部5例(腹腔1例、腹膜后4例);9例局灶型术后病理均为透明血管型.多中心型4例,分布于肺、腋窝及腹股沟.术后病理结果:透明血管型10例、浆细胞型1例、混合型2例.所有病例CT平扫均表现为软组织密度的肿块或结节,境界清楚,2例局灶型肿块内见斑点状、分支状钙化灶;增强扫描9例局灶型动脉期病灶均明显强化,延时期强化程度有减低,但呈持续强化,3例局灶型肿块周围见散在增大的淋巴结,病理证实为反应性淋巴结炎.4例多中心型表现无明显特征性,2例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轻-中度强化,1例延迟期强化较动脉期明显.结论 局灶型Castleman病以透明血管型多见,CT具有一定的特征性,表现为境界清楚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动脉期明显强化、延迟期强化有减退,但呈持续强化,可伴有钙化及卫星灶;但多中心型Castleman病CT相对无明显特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对脑瘫患儿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0例。2组均给予认知知觉功能障碍训练,观察组同时给予头针结合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独立功能评分和粗大运动功能评分以及Gesell量表各项指标治疗后2组均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联合经颅磁刺激有助于脑瘫患儿认知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6.
刘文军  姜萍  张宗权  汪毅 《华西医学》2010,(8):1499-1501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诊断急性脑梗死的价值。方法 2007年7月-2009年9月对48例脑梗死患者行常规MRI扫描和DWI,分析不同时期脑梗死的DWI表现。结果在发病的超急性期及急性期,DWI病灶显示率均为100.0%,T2WI病灶显示率分别为37.5%、73.7%、100.0%。结论低场DWI对急性脑梗死的诊断准确率高,明显优于常规MRI。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性头痛的疗效及临床应用。方法:将我社区门诊及甘肃省康复中心医院住院部中医科76例神经性头痛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单纯给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治疗组(38例)采用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结果:经上述方法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84%,对照组为63.16%,治疗2个疗程后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针刺配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神经性头痛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易善复(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黄褐斑药理机制及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72例黄褐斑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在使用维生素C0.6g/d的基础上,治疗组37例,给予易善复胶囊6粒/d,治疗组给予六味地黄丸3丸/d,均分三次口服。30d为一疗程,连续2个疗程,观察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面部褐色斑片颜色与斑片面积和治疗前相比,均有变淡、面积缩小或消失,治疗组有效率为86.5%,对照组有效率为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6,P<0.05)。结论易善复胶囊联合维生素C治疗黄褐斑效果显著,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血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白细胞(WBC)计数联合检测在急性阑尾炎诊疗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岷县人民医院确诊急性阑尾炎患者85例(急性阑尾炎组),根据病理组织检查结果将其分为4个亚组:A组(22例)为急性化脓性患者,B组(20例)为穿孔性及坏疽性患者,C组(18例)为阑尾周围脓肿患者,D组(25例)为急性单纯性患者。另选取同期门诊体检健康者5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所有受试者PCT、D-D、hsCRP水平及WBC计数,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急性阑尾炎组患者PCT、D-D、hs-CRP水平及WBC计数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穿孔性及坏疽性阑尾炎患者D-D、PCT、hs-CRP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种病理类型的阑尾炎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其他3种病理类型患者组间PCT、D-D、hs-CRP水平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性hs-CRP增高不足以诊断为急性阑尾炎,但是hs-CRP水平可区分化脓性阑尾炎和穿孔性阑尾炎,D-D、hs-CRP、WBC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阑尾炎的诊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在十二指肠憩室(DD)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28个憩室)经上消化道钡餐、胃十二指肠镜或ERCP检查证实的十二指肠憩室患者的CT表现及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采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行轴位、冠状及矢状位多平面重建(MPR)图像,同时结合局部薄层图像进行观察。结果:憩室位于十二指肠降段22个,水平段4个,升部2个;直径1.0~5.0 cm者24个,大于5.0 cm者2个,小于1.0 cm者2个;CT表现为十二指肠壁外的圆形、椭圆形囊袋状影,囊内为气-液平或气液-食物混杂密度影25个,囊内仅为气体或液体密度影3个;单纯合并胆囊结石3例,胆总管结石1例,急性胆囊炎3例,胰腺炎2例。结论:多层螺旋CT能很好地显示十二指肠憩室及相关的胆胰并发症,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