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19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脑外伤及术后CT复查时机和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外伤是神经外科最常见疾病,头颅CT检查是最常见、最有效的诊断方法[1].由于脑外伤及术后病情发展变化较快,少数病人CT检查与临床表现不一致,部分病人有迟发性病变的可能性,术后有可能出现颅内血肿、脑水肿、脑肿胀、脑组织液化坏死、脑梗死,所以CT复查成为动态观察病情及治疗效果的有效手段.CT表现和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并与其表现大体一致,CT对颅脑外伤病变的显示是非常有效的,尤其对急性颅内血肿显示更佳,CT检查对颅脑损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如何选择恰当时机行头颅CT检查尚无统一规范,但也有一定规律.本文就此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3.
常进勇  腾云 《西南军医》2007,9(1):27-29
目的探讨脑膜瘤的CT表现与病理分型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经CT诊断和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2例,CT检查均采用增强前后常规扫描,病理为手术巨检和切片光镜下所见。结果典型脑膜瘤为过渡型或纤维母细胞型脑膜瘤,密度(信号)均匀,明显均匀强化,15%~20%伴有钙化,无或轻度瘤周水肿。不典型脑膜瘤以合胞体和血管母细胞瘤型脑膜瘤为主,密度(信号)不均匀,无或不均匀强化,瘤周水肿较重。恶性脑膜瘤为混杂密度(信号)肿块,强化不均匀,形状不规则,瘤周水肿明显,伴有骨质破坏。结论CT平扫 增强是诊断脑膜瘤的最主要方法,准确率为95%,在一定程度上可提示脑膜瘤的病理学分型,为术前选择手术方案及判定预后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影像学检查对动脉瘤样骨囊肿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动脉瘤样骨囊肿的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22例均摄了平片,CT检查8例、MRI检查5例、DSA检查1例。结果:22例动脉瘤样骨囊肿发生于长管状骨16例,脊柱3例,骨盆2例,跖骨1例。平片和CT多表现为偏心膨胀性骨破坏,CT常可显示骨性分隔及液一液平面,MRI检查多表现为多囊长T1、长T2信号特点,CT和MRI检查13例中有4例出现液一液平面。DSA表现实质期可见中等量肿瘤染色。结论:动脉瘤样骨囊肿具有一定的影像学特征,CT特别是MRI对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动脉瘤样骨囊肿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T诊断在结肠病变上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9月至2010年2月来廉江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治疗结肠癌和结肠息肉患者25例,分为两组进行多种分析并进行探讨。结果 CT扫描后各种重建方法与病理诊断结肠病变具有一致性。结论多层螺旋CT是可靠的技术,有助于结肠病变的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并分析CT在诊断梗阻性黄疸中的价值。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和临床证实的梗阻性黄疸48例,良性梗阻性黄疸29例,恶性梗阻性黄疸19例,对其影像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CT检查对梗阻性黄疸部位、病因及定性诊断准确性较高。结论CT对梗阻性黄疸具有提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CT三维重建在急性颅内血肿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使用Ge双排螺旋全身CT扫描机对108例急性颅内血肿患者进行头颅CT扫描,在图像重建工作站利用阈值选定并采用CT容积重建成像(VRT)对血肿进行三维重建,伪彩色技术处理后在三维空间定位后进行手术评估。对需手术治疗者,在术前评估,应用血肿三维空间定位,制订手术方案,选择最佳手术入路。结果:全部病例三维重建后满意地显示出血肿的空间解剖关系。24例手术患者预后满意。结论:CT三维重建简化观察者的思维过程,可直观、立体、准确地显示血肿的空间解剖关系,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结节的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1例肝硬化结节的MRI资料。结果31例肝硬化再生结节表现为T1WI等或稍高信号,T2WI等低信号;增强扫描动脉期无强化,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在强化的肝实质对比下显示为低信号结节。18例合并肝细胞癌表现为T1WI等、高或低信号,T2WI均呈稍高及高信号;5例在T1WI或T2WI上见假包膜,呈低信号;增强扫描17例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2例动脉期无明显强化,但门静脉期及延迟期均呈不均匀低信号,13例见假包膜强化。结论肝硬化结节在MRI上能很好地与肝细胞癌鉴别。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所有患者均做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放射状自旋回波序列技术。其中胆囊癌2例,肝门转移癌7例,胆管癌43例,胰头癌11例。结果本组63例MR检查均一次成功,肝内外胆管显示率100%。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3%。结论MR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0.
滕云  常进勇  马润梅 《包头医学》2009,33(4):200-202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2例X线平片检查有怀疑、临床体征明显或随访仍怀疑的急性外伤患者行MSCT扫描,通过工作站后处理得到MPR和SSD图像,由两位放射科医师共同阅片,以明确有否骨折。结果:59例显示有骨折,阳性率达71.95%(59/82)。其中肩关节3例,腕关节6例,骨盆8例,髋关节11例,膝关节20例,踝关节及足跗骨9例,眼眶、鼻骨各1例。结论:MSCT后处理技术(MPR、SSD)对隐匿性骨折是有效而可靠的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