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何首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参阅国内近几年发表的相关文献,论述何首乌炮制前后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和肝毒性的研究进展。该文论述何首乌主要化学成分有二苯乙烯苷类、醌类、磷脂类、总糖及还原糖等,具有补血、抗衰老、神经保护、肾保护等药理作用,易造成肝中毒,具有多种机制,为开发利用何首乌这一重要药用植物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芳  崔真真  郭玲燕  周长征  辛义周 《中国药事》2019,33(11):1288-1294
目的:研究木芙蓉叶有效部位的体内抗RSV作用及其机理。方法:建立RSV肺炎小鼠模型,将木芙蓉叶有效部位分为高、中、低三个剂量组进行药效学试验,观察各组小鼠体重变化及活动、肺指数变化情况、肺指数抑制率、肺组织病理切片及其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木芙蓉叶有效部位可改善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体重下降、肺指数升高、减轻肺组织病变,并且升高小鼠血清中的炎症抑制因子IL-2、IFN-γ的浓度,减少炎症促进因子TNF-α的含量。结论:木芙蓉叶有效部位能够改善RSV感染引起的症状,提高小鼠免疫力,防止病毒的侵袭,推测其抗病毒机制可能与免疫调节有关。  相似文献   
3.
何首乌及其炮制品为临床常用中药,对人体有多种有益效果。临床服用何首乌引起肝中毒问题时有报道,但由于何首乌导致肝毒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炮制后的何首乌仅被认为是相对安全,目前仍缺乏有效控制何首乌炮制品的科学方法。本文从何首乌的炮制工艺、化学成分、肝毒性、药代动力学等角度汇总分析何首乌研究进展,以探索何首乌质量控制方法和下一步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白头翁与蛴螬配伍体外抗病毒效果,筛选最佳抗病毒配伍比例。方法应用水提醇沉法分别得到白头翁与蛴螬水提醇沉液,用大孔树脂法吸附,得到水1部位,将白头翁与蛴螬按1:9、2:8、3:7、4:6、5:5、6:4、7:3、8:2、9:1分别配伍,做体外抗病毒实验。结果白头翁与蛴螬配伍后整体抗EV-71效果优于抗呼吸道合胞病毒效果;其中,当白头翁:蛴螬=8:2时效果最好,TI=68.594。结论当白头翁:蛴螬=8:2时效果最好,TI=68.594,筛选方法最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