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5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日本广岛大学吉里胜利教授新近完成了一项实验———将具有“制作”毛发作用的细胞移植在前臂上 ,使其生出了新毛发 ,这在日本尚属首次。实验中 ,吉里教授由男性自愿者处采集了毛发的根部组织———毛乳头 ,并将它移植到该男性的前臂上 (毛乳头具有把皮肤细胞变为毛母细胞的功能 )。其结果 ,在移植到该男性前臂的 9处中 ,有一处生出了新的毛发。在对实验鼠的实验中 ,将毛乳头细胞在体外进行培养、增殖后进行的移植实验也已成功。所以吉里教授认为 ,即使是人类细胞 ,如果进行培养、移植 ,例如使用残次毛发细胞也有可能使毛发新生。毛发新生有…  相似文献   
2.
补体因子H基因~(1277)T/C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补体因子H(CFH)基因1277T/C多态性与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早发冠心病患者(男<55岁,女<60岁)125例、非冠心病对照组126例,收集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检测生化指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连接酶检测反应(PCR-LDR)分析CFH基因1277T/C多态性。结果:早发冠心病组吸烟、高血压病及糖尿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5)。早发冠心病组与对照组CFH基因1277T/C中TT、TC、CC基因型频率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81,P>0.05)。结论:CFH基因1277T/C多态性可能与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3.
4.
随着现代护理理念的转变和护理水平的提高,使患者得到了全面优质的护理。我们根据妇科手术的特殊性,从患者入院起,在全面评估的基础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加强细节管理,做好合并症的护理,并发症的预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5.
7月 4日 ,日本三菱商事下属的一家子公司宣布 ,他们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戒指型传感器 ,能让住在家里养病的患者 ,带着“戒指”就把自己脉搏、血液中的氧浓度等自动地发放给医院。这种戒指传输系统 ,首先是通过带在患者手指 ,重量为 1 8克的传感器来自动测定患者脉搏等。然后通过在自己家里设置的专用通信终端将其以电波的形式发出去。从通信终端再到医院的互联网和PHS ,最短只需 2 0秒钟即可完成自动传送。用戒指型传感器监测健康@孙彩琴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非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的抗炎、抗心肌缺血作用。方法:选择93例NSTEM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7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30~40 mg/d口服;对照组46例,给予阿托伐他汀钙10 mg/d口服,疗程均为9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心电图(EKG)心肌缺血、C反应蛋白(CRP)及血脂改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CRP,LDL-C,TG,TC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1),临床症状改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EKG示心肌缺血明显改善、缺血事件明显减少,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效果良好,具有抗炎、抗心肌缺血作用。他汀类药物强化治疗对防治NSTE-MI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某男,80岁,因“间断发热1月,咳嗽、咳痰20天”入院。患者于入院前1月出现寒战、高热,体温最高达39.4℃,给予“青霉素、清开灵”治疗7天,体温恢复正常。20天前再次出现发热,体温波动在38℃左右,并出现咳嗽,咳少量白色痰,不易咳出,伴有乏力,盗汗。院外拍胸片提示:胸膜炎右侧。B超  相似文献   
9.
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避免婴儿晚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的发生,现对晚发性 维生素K缺乏症18例进行分析,并提出对所有新生儿生后常规补充维生素K,以预防本病发生。 临床资料 一、一般资料近2 a来的住院病人 18例,男 11例,女7例。起病年龄:25 d~5个月,其中 1~2个月 16例(89%);单纯母乳17例(94%),混合喂养1例;均未进行维生素K预防;就诊前腹泻8例,婴儿肝炎综合征7例,上呼吸道感染2例;颅内出血14例,消化道并颅内出血2例,单纯采血部位出血不止2例。 二、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均正常,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均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是由媒介蜱传播的引起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和莱姆病的病原。目前,对两种病原在蜱体内共感染流行情况的研究相对较少。方法 以甘肃、湖南和广东三个省采集到3个蜱种、共543份样品为研究对象,检测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在蜱体内的感染情况。结果 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在不同地区采集到的蜱体内的感染率不同,分别为3.2%~20.0%和2.3%~19.3%。在检测的样品中,共发现有7份样品中同时感染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青海血蜱、血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中均检测到这两种病原。结论 青海血蜱、血红扇头蜱和微小牛蜱均能够携带嗜吞噬细胞无形体和伯氏疏螺旋体,可能为这两种病原在自然界的持续存在和循环提供了条件。此研究结果丰富了人粒细胞无形体病和莱姆病的流行病学信息,有利于提高这两种病的防控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