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医药卫生   494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0篇
  2009年   37篇
  2008年   28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股骨粗隆间骨折为一常见骨折,由于骨折局部血运丰富,无论采用传统的保守治疗或近年来所倾向的手术治疗,骨折不愈合极少,且发病多见老年人。而老年性骨质疏松又是造成该骨折的主要原因之一。本文就我们1988~1996年收治的67例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以下简称骨质疏松性骨折,通过其与对照组X线平片的研究与!临床治疗结果,就骨质疏松性骨折分析如下:资料与方法l.一般资料骨质疏松性骨折病例男性39例,女性28例,左侧25例,右侧42例,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65岁;对照组采用门诊及住院病房无骨折的同龄老人50例,两组均已排除内…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65岁及以上人群血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联。方法研究对象来自2017-2018年在我国9个长寿地区开展的“老年健康生物标志物队列研究”,最终将1684名血铅和认知功能数据完整的65岁及以上人群纳入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测,收集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认知功能评分等信息;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静脉血以检测血铅水平。根据血铅水平的四分位数将调查对象分为4组(Q1-Q4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血铅浓度与认知功能受损的关系,采用限制性三次样条检验血铅浓度与认知受损之间是否存在非线性关联。结果1684名研究对象年龄为(83.1±11.1)岁,其中女性843名(50.1%);认知功能受损者191名(11.3%)。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老年人血铅浓度每升高10μg/L,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OR(95%CI)值为1.05(1.01~1.10);与血铅浓度Q1组老年人相比,血铅浓度较高者认知功能受损的患病风险较高,Q2,Q3,Q4组的OR(95%CI)值分别为1.19(0.69~2.05)、1.45(0.84~2.51)和1.92(1.13~3.27)。结论我国9个长寿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血铅水平与认知功能受损患病风险存在关联。  相似文献   
3.
系统以汉语语音学特点和耳聋听力语言患者的听觉特点为依据,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研制而成。利用本系统对听力残疾患者进行语音训练,可以提高其言语交流能力,使聋人能够尽快地参与社会生活,实现聋健合一。  相似文献   
4.
军队医院应对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改革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逐步深入。城镇职工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日臻完善。为有效地缓解广大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社会问题,完善和建立农村健康保障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规定》(中发[2002]13号文件)要求,在政府财政的扶持下,引导集体和个人共同筹集资金。通过不同方式补偿农民患大病医疗费用和预防保健费用。要求把实行农村合作医疗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层层落实责任制,为广大农民患者谋福利。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为观察急性心肌梗死 ( AMI)患者介入治疗前后内皮素 ( ET1)、C反应蛋白 ( CRP)、纤维蛋白原 ( Fg)的变化 ,对经静脉溶栓后 3 4例 AMI患者于发病后 3周行延迟 PCI治疗。结果显示 ,介入前观察组 ET1、CRP、Fg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 P<0 .0 5 ) ,介入后血液中 ET1、CRP、Fg水平较介入前显著升高 ( P <0 .0 5 ) ,但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 P>0 .0 5 )  相似文献   
6.
数据库规范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据库设计既是一项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技术,又是一项庞大的工程项目。人们努力探索,利用数据库规范设计方法设计出符合需要的数据库系统。  相似文献   
7.
背景 为评估脊柱骨盆矢状位序列平衡,脊柱骨盆影像学参数近年来成为研究热点,骶骨形态参数作为一种新型参数体系而备受瞩目。关联因素的研究对于提高骶骨形态参数的临床应用价值有着重大意义。目的 探讨年龄、体位、性别因素对骶骨形态参数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20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体检人群的脊柱全长片和脊柱核磁影像资料,筛选并测量120例未成年人(站立位)、131例成年人(站立位)和88例成年人(仰卧位)的骶骨形态参数(S1-2T、SK、α、β和θ)和脊柱骨盆参数(LL和PI)。制作PI、S1-2T、SK、α、β、θ与年龄散点图。比较站立位未成年人与成年人骶骨形态参数差异,并对两组S1-2T、SK、α、β、θ、PI与PI、LL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比较成年人站立位与仰卧位骶骨形态参数差异,并对两组S1-2T、SK、α、β、θ与LL进行相关性分析并求得θ与LL线性回归方程;控制体位因素变量,比较成年男性与女性骶骨形态参数差异。结果 SK、α、PI随年龄增加而增加,至成年后平稳,SK和α增加约10°,PI增加约20°;S1-2T、θ、β无明显变化;未成年人与成...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减压方法,应用经椎弓根系统的治疗重建伤椎。方法:据伤椎部位、椎管占位面积、有无神经损伤.采用选择性侧后方减压,全椎板切除和间接减压技术,经椎弓根内固定、撬拔复位、椎体内植骨加后外侧植骨术,了解术前术后及随访时,伤椎椎体高度、后凸角度、功能;恢复情况、有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果:术后伤椎高度、后凸角度明显改善,随访测量结果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神经不完全损伤者,ASIA分级提高1~2级,无断钉、断棒等并发症。、结论:对不同程度的胸腰椎爆裂骨折应采取相应的减压方式,经椎弓根撬拔复位、椎体内植骨有助于维持伤椎术后的重建,降低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马友盟  李远明  吴兵  吴山 《广东医学》2008,29(6):986-987
目的 观察关节整复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临床随机方法,将10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3例采用推拿配合硫酸氨基葡萄糖0.25g/次,3次/d;对照组53例采用推拿配合口服双氯芬酸钠缓释片75mg/次,3次/d,1周为1疗程,要求治疗3疗程。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副作用发生率0.6% ,复发率3.6%;对照组分别为90.6%、28.3%、34.6%。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副作用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整复后,硫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和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均有效药物,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的副作用较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少、复发率低,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手法疗法 腰椎间盘突出症 硫酸氨基葡萄糖 双氯芬酸钠缓释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退行性脊柱侧凸(adult degenerative scoliosis,ADS)患者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MRI影像退变程度与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为ADS患者矢状位失平衡评估提供新的线索。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就诊的女性ADS患者52例,年龄55~65岁,收集患者人口统计学资料,分别测量患者腰椎MRI上L1~S1椎间盘层面椎旁肌(多裂肌、竖脊肌)横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脂肪化比例(fat saturation fraction,FSF),并在患者脊柱全长X线片上测量冠状位和矢状位的影像学参数,包括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垂直偏距(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PI-LL,对椎旁肌L1~S1各层面FSF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行LSD事后多重比较,利用Pearson相关分析比较椎旁肌退变程度和脊柱-骨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L1~S1各层面FSF有显著性差异(P0.01),L5/S1层面椎旁肌FSF明显大于其他层面(P0.05)。冠状位Cobb角与L1/2、L2/3、L3/4、L4/5椎间盘层面CSA呈负相关(r=-0.358、-0.367、-0.329、-0.283,P0.05)。椎旁肌FSF与PT在L1~S1各层面呈正相关(r=0.487、0.394、0.354、0.356、0.355,P0.05),而与SS呈负相关(r=-0.494、-0.440、-0.373、-0.301、-0.300,P0.05)。椎旁肌FSF与LL在L1/2、L2/3层面呈负相关(r=-0.398、-0.328,P0.05)。椎旁肌总体FSF(TFSF)与PT呈正相关(r=0.395,P0.01),与LL呈负相关(r=-0.345,P0.05)。L1~S1各层面椎旁肌CSA、FSF与SVA、PI、TK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BMI与L1~S1各层面椎旁肌CSA呈正相关(P0.05),而与椎旁肌各层面FSF的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DS患者中,椎旁肌FSF与PT有明显的正相关性,提示椎旁肌的退变可能参与了脊柱退变和代偿机制的过程,椎旁肌FSF可能反映了ADS患者矢状位失平衡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