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17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增殖细胞核杭原(PCNA)和bcl-2在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中的表达以及蝮蛇抗栓酶(AF)对二者表达的影响。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体外培养的第3~6代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的PCNA和bcl-2表达情况以及用AF处理HPF后PCNA和bcl-1的表达情况。结果未经任何处理的HPF的PCNA阳性表达率为(60·28±0·37)%;bcl-2阳性表达率为(83·33±1·56)%。用不同含量AF(0·016、0·04和0·1U/ml)处理HPF48h后,HPF的PCNA和bcl-2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PCNA阳性表达率下降为明显,经统计学分析,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体外培养的HPF有较高的PCNA阳性表达及bcl-2阳性表达。AF能抑制PCNA和bcl-2在HPF上的表达。  相似文献   
2.
慢性鼻泪管阻塞或台并慢性泪囊炎为泪道阻塞的常见病因。目前国外有气囊导管(balloon catheter)泪道扩张术.但其气囊不易植入泪道,而且气囊内注入气体量不易控制,且结构复杂。以往常规泪道挂线、插管法因其各段粗细均一,容易损伤泪小管而对泪囊、鼻泪管的阻塞部位扩张效果差。另外,常规泪囊鼻腔吻合术和鼻腔内窥镜下泪囊鼻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结膜松弛定位与定量片在结膜松弛切除术中的作用.方法 病例对照研究.2007年1月至2008年11月收集30例双眼Ⅲ级结膜松弛症患者门诊手术,按患者手术的先后顺序,双眼交替行单纯结膜切除术、结膜松弛定位与定量片下的结膜切除术(即片下结膜切除术).按上述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两组,术后1、3、6个月分别进行主、客观疗效评价.主观疗效以有效率、治愈率为评价指标;客观疗效以裂隙灯显微镜形态学变化、泪河测量、泪膜破裂时间(BUT)、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眼表荧光素染色(Fl)、第一荧光素染色试验为评价指标.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主观疗效评价术后1个月,单纯结膜切除术治愈5只眼(16.7%),改善13只眼(43.3%),无效12只眼(40.0%);片下结膜切除术治愈12只眼(40.0%),改善16只眼(53.3%),无效2只眼(6.7%).两组间有效率(χ2=9.317,P<0.01)、治愈率(χ2=4.022,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6个月单纯结膜切除术有效率逐步增加,片下的结膜切除术有效率稳定,治愈率仍高于单纯结膜切除术.客观疗效评价术后1个月,两组间裂隙灯显微镜下观察形态学变化,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0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9只眼(χ2=26.447,P<0.01);泪河测量,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8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30只眼(χ2=15.000,P<0.01);BUT,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2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8只眼(χ2=19.200,P<0.01);S I T,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8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5只眼(χ2=4.022,P<0.05);Fl,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0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8只眼(χ2=6.667,P<0.05);第一荧光素染色试验,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2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4只眼(χ2=10.000,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3个月时,S I T检测,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8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19只眼(χ2=0.071,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时,S I T检测,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0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1只眼(χ2=0.077,P>0.05);Fl,单纯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3只眼,片下结膜切除术组正常28只眼(χ2=3.26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各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片下结膜切除术使切除松弛结膜定位、定量的操作安全、简便,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4.
患者1,女性,39岁。因双眼反复流泪10余年,右内眼角肿痛3d于2008年11月15日就诊本院眼科。人院时体温37.8℃,一般情况欠佳。左眼视力0.6,右眼视力因检查配合不佳未查。右侧眼眶周皮肤红肿明显(附4页图①),泪囊区皮肤压痛,眶压高,球结膜水肿。右眼底检查因配合欠佳未做。  相似文献   
5.
眼眶爆裂性骨折是由于钝性外力作用眼眶部,造成眼眶缘、眼眶壁骨质破坏,眶内容嵌塞,出现眶腔扩大,眶内出血,复视,眼球运动障碍,眼球破损、内陷及眶下神经感觉丧失等症状。眼眶爆裂性骨折手术治疗主要是复位嵌塞、疝出的软组织,眼眶植入材料,修复眶壁缺损、矫正扩大的眶容积。作自2001年6月以来手术治疗13例,获得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蝮蛇抗栓酶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国产蝮蛇抗栓酶(ahylysautiufarctetase,AF)对体外培养的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uman pterygium fibroblasts,HPF)增殖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切除的翼状胬肉组织进行体外成纤维细胞培养,将传代的第4~第6代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与不同浓度的蝮蛇抗栓酶(0.1U/rnl~0.00256U/ml)分别处理48h,并设对照组,通过噻唑兰比色法(MTT法),在酶联免疫测定仪上测570nm处吸光值,计算出在不同浓度AF条件下的净增抑制率。结果:AF在0.04U/ml以上使细胞增殖率显著下降;当AF浓度为0.1U/ml时,其细胞增殖抑制率达91.74%左右,镜下很少见到正常活性细胞。AF在0.00256U/ml以上使部分细胞生长受影响。其50%抑制率浓度(ID50)为0.016U/ml。结论:AF对HPF增生有抑制作用,并且其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型,但在高浓度(≥0.1U/ml)时可能存在细胞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7.
丝裂霉素C抗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增殖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评价丝裂霉素C(MMC)对人翼状胬肉成纤维细胞(HPF)增殖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HPF并传5-8代,分别加入10^5,10^4,10^3,10^2,10和1μg/L不同质量浓度的MMC,对照组加入磷酸盐缓冲液(PBS),48h后用噻唑兰(MTT)比色法在酶标仪上测吸光度A, 计算各质量浓度下HPF的净抑制率。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A值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质量浓度在10^2μg/L以上尤甚(P<0.01)。MMC对HPF增殖的抑制率与其药液质量浓度呈正相关。结论:MMC具有明显抗HPF增殖作用,并与用药质量浓度呈良好的量效关系。  相似文献   
8.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BNP、HbA1c的变化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11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结论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浆B型钠尿肽(BN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分别应用Nycocard READERⅡ分析仪及Dxpress德帕思心梗心力衰竭快速检测仪检测167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包括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患者65例、2型糖尿病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NPDR)患者59例、2型糖尿病伴增生性视网膜病变(PDR)患者43例]及50名无糖尿病及严重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血浆HbA1c和BNP水平。分析各组间BNP、HbA1c水平变化及其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结果NPDR及PDR组HbA1c水平高于NDR组(P<0.05),且HbA1c水平越高,DR发生率越高(P<0.01)。NPDR组BNP水平与NDR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而PDR组血浆BNP水平高于NDR组及NPDR组,并且随病变程度加重,其血浆浓度也增加(P<0.01)。结论PDR患者BNP及HbA1c水平均较高,因此二者联合检测可以间接反映老年DR发生和发展的程度以及是否伴有其他糖尿病性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 (HbA1c)、空腹血糖 (FBG)与 2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的关系。方法 对我院住院或门诊的 2 38例老年 2型糖尿病 (DM)进行HbA1c、FBG检测并作眼底检查或眼底血管荧光素造影检查。其中不伴DR者 114例 ,伴DR者 12 4例。结果 HbA1c水平有DR组较无DR组为高 (P <0 .0 1) ,HbA1c水平越高 ,DR的发生越高 (P <0 .0 5 ) ,而FBG水平有DR组与无DR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HbA1c可作为监测老年 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和发展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