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2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6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学龄儿童不同程度近视视功能结果,并以此为依据来制定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97例6-14岁在我院视光门诊就诊的屈光不正的儿童,经过散瞳验光后确诊为近视,根据等效球镜度分为轻度近视组56例、中度近视组32例、高度近视组9例;所有患者屈光矫正后进行视功能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干预措施,强化健康教育。结果分析显示高度近视组中近距离外隐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轻度近视组患者调节平衡率明显高于其他组别,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儿童青少年近视患儿的视功能结果进行分析,并针对每个近视患者的结果采取个体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及视功能训练,提高近视患者的戴镜依从性,改善视功能,减缓近视进展速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对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在吐鲁番市人民医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110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患者给予改良前的穿刺术设为对照组,另一组患者给予改良后的穿刺术设为改良组,各55例。对两组患者的穿刺成功率、针眼渗血率及透析效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改良组患者穿刺成功率为98.2%,对照组穿刺成功率为96.4%,改良组的穿刺成功率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改良组患者针眼渗血率为3.6%,对照组针眼渗血率为5.4%,改良组针眼渗血率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2.7%,对照组为41.8%,改良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改良组的透析效率同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术中采用改良后的穿刺方法,在保证穿刺成功率和透析效率的同时还能降低并发症的出现,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眼视觉训练对间歇性外斜视儿童术后双眼视功能重建的疗效。方法:将2010-01/2011-10收治的112例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分为3组,第1组采用同视机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2组采用视知觉学习训练软件进行双眼视觉训练,第3组为对照组,未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对三组患儿术后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及术后1a眼位正位率进行观察比较。结果:两组视觉训练患儿视远、视近立体视锐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在术后1a随访时,对照组眼位正位率显著低于其他两组。结论:间歇性外斜视患儿术后进行双眼视觉训练,可显著促进患儿双眼视功能的重建,降低眼位回退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近视儿童主导眼与屈光度、眼别、裸眼视力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经散瞳检影验光后,待瞳孔恢复正常复诊配镜患儿99例,用卡洞法检查主导眼,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在99例近视患儿中,以右眼为主导眼,即右型(Rtype)者占66.7%(66/9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01);当双眼屈光度不相等时,以屈光度相对较低眼为主导眼者42例(52.5%),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7);当双眼屈光度相等时,以右眼为主导眼,占68.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1);在双眼裸眼视力不等64例中,以裸眼视力低眼为主导眼者34例(53.1%),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95);在双眼裸眼视力相等35例中,右眼为主导眼29例(82.9%),两者比较差异极具统计学意义(χ2=30.2286,P<0.01)。结论:近视儿童主导眼以右型多见,主导眼与屈光度、裸眼视力高低的相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5.
通过比较儿童验光中角膜地形图所测得的角膜散光与检影验光测得的散光的相互关系,探讨角膜地形图检查在儿童散瞳检影验光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采用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和散瞳检影验光两种测量方法,对88例171眼非混合性散光眼进行检查并比较。 结果:两种方法在检查散光度数及散光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38,P>0. 05;t=1.009,P>0.05),实际最好矫正视力与角膜地形图PVA高值及低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t=3.566,P<0.01;t=3.445,P<0.01)。 结论:角膜地形图检查所得的散光度数及轴向可为散瞳检影验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角膜地形图检查在提高低龄儿童散瞳检影验光速度和准确度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视眼儿童AC/A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近视眼儿童AC/A率的特点。方法:将研究对象分正常眼组和近视眼组,近视眼组按近视程度分轻、中、高度近视眼三组,用同视机分别测量其AC/A率并进行比较。追踪观察记录平时戴镜情况,分持续戴镜、未戴镜和间断戴镜三组,每组选取30例,测量其AC/A率。结果:各近视眼组AC/A率高于正常眼组,而高度近视眼组AC/A率高于轻、中度近视眼组;近视眼持续戴镜组AC/A率均值低于未戴镜组及间断戴镜组。结论:未矫正的近视眼儿童AC/A率的异常是对调节和集合不协调的一种适应,同时AC/A的增加又导致了近视眼的深度化。而近视眼通过戴镜矫正一段时间后,不协调的辐辏和调节间的关系得以重新调整,AC/A率逐步下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早产儿眼球生物学指标及屈光状态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早产儿218例、足月儿76例分别在出生后1,4,8和12mo进行A超检查,记录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并在8和12mo进行睫状肌麻痹检影验光,记录球镜度;分析眼球生物学指标及屈光状态随年龄变化规律。结果:随年龄增长,无论早产儿及足月儿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均逐渐增大;晶状体厚度逐渐减小。出生初期,早产儿较正常儿前房深度浅,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短。出生后随年龄增长,早产儿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生长较足月儿快;但前房深度和晶状体厚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出生时早产儿较正常儿眼球各项生物学指数发育差,随年龄增长,早产儿正视化较足月儿快,与眼轴生长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计算机辅助的角膜地形图分析系统在儿童圆锥角膜与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的鉴别诊断中的作用。方法:用TMS-4角膜地形图仪测量圆锥角膜组20例及高度近视性散光组20例的角膜参数并进行分析。结果:圆锥角膜组的角膜中央的屈光力、角膜平均表面对称指数、表面不规则指数、同一患者两眼角膜中央屈光力的差值、I-S值等均明显高于高度近视性散光眼组的各对应值(P<0.01),模拟散光度数与高散光组也有明显差异(P<0.05),特别是同一患者两眼角膜中央屈光力的差值、I-S值对于两者的鉴别最为敏感。结论:用角膜地形图对儿童圆锥角膜及儿童高度近视性散光的角膜参数进行分析,有助于圆锥角膜的鉴别诊断,避免误诊为弱视并进行不必要的弱视训练。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产儿及足月儿眼球生物学指标随年龄变化的规律。方法对早产儿218例、足月儿76例分别在出生后1、4、8和12个月进行A超检查,记录眼轴长度、前房深度、晶状体厚度、玻璃体腔长度。分析眼球生物学指标随年龄变化的规律。结果随年龄增长,无论早产儿及足月儿前房深度、玻璃体腔长度、眼轴长度均逐渐增大,晶状体厚度逐渐减小。出生初期,早产儿较正常儿前房深度浅,玻璃体腔长度及眼轴长度短。随年龄增长,早产儿玻璃体腔长度和眼轴长度生长较足月儿快,但前房深度和晶体厚度改变无明显差异。结论出生时早产儿较足月儿眼球各项生物学指数发育差,随年龄增长,早产儿眼球发育较足月儿快。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沟通在婴幼儿内斜视检影验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门诊筛查有内斜视婴幼儿87例共174眼,用1%阿托品眼膏点眼3次/d,连续用药7d,进行视网膜检影,将沟通贯穿于诊疗期间全过程。结果配合程度:合作者76(87.36%)例,欠合作者11(12.61%)例,不合作者0例;屈光类型:远视和远视散光173(99.43%)眼,单纯近视1(0.57%)眼;屈光程度:在173眼远视与远视散光中:轻度47(27.17%)眼,中、高度远视126(72.83%)眼。结论婴幼儿内斜视早发现、早检查、早诊断、早矫正,娴熟检影技术与良好的沟通技巧联合应用是提高婴幼儿检影结果准确率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