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6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观察50例长期配戴亲水性角膜接触镜者戴镜前后SchirmerI试验和泪膜破裂时间(BUT)的变化。结果表明,戴接触镜后BUT缩短,SchirmerI下降,双眼BUT与SchirmerI之间无相关性。讨论了引起泪膜流动和BUT改变的机制。  相似文献   
2.
晏晓明  薛荣芳 《眼科》1997,6(4):210-213
为比较0.3%盐酸洛美潲星滴眼液与0.3%环丙沙星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细菌怀角膜炎或角膜溃疡及其它外细菌性感染的疗效,采用随机双盲法将219只眼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结果显示0.3%盐酸洛美潲星的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8.8%、94.7%及90%,细菌转阴率分别为98.6%、100%及100%;0.3%环丙沙星滴眼液临床有效率分别为96.3%、73.3%和87.5%,细菌转阴率为100%。上述结果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正常儿童和青少年的眼表健康状态。方法招募健康、无眼表刺激症状的3~18岁儿童及青少年70名,观察眼表健康形态,评估睑缘异常评分、睑板腺评分、角膜上皮荧光素钠染色评分(FL)、泪膜破裂时间(BUT)等眼表指标。按年龄分为儿童组(3~11岁)和青少年组(12~18岁),分析比较两组各眼表指标的差异。结果 70名受检者中,22名(31.4%)睑缘异常评分≥1分,20名(28.6%)睑板腺评分≥1分;11名(15.5%)角膜上皮荧光素钠着染,评分0.24±0.59分;58名(81.7%)BUT≥10秒,平均9.29±2.28秒。儿童组与青少年组比较,睑缘异常评分较低(χ2=3.86,P<0.05),角膜上皮荧光染色评分较高(t=2.259,P<0.05),而睑板腺评分、BUT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部分健康、无眼表刺激症状的儿童和青少年人群中可存在睑缘异常和角膜上皮荧光素钠着染的现象。且随着年龄的增长,睑缘异常的比例增加,而角膜上皮损伤呈改善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目的运用相干光断层扫描仪(OCT)测量正常人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运有Stratus OCT 4.0测量202例不同年龄及不同屈光度正常人(年龄8~74岁,屈光度-8~ 4D)各钟点、象限及平均RNEL厚度,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方程探讨年龄、屈光度、性别及视盘面积对RNEL厚度的影响。结果①正常人RNFL平均厚度为108.63±9.70μm,下方象限RNFL(I):139.17±15.79μm最厚,其次为上方象限(S):134.61±17.80μm,颞侧象限(T):85.37±21.25μm,鼻侧象限(N):75.19±17.06μm最薄,即I>S>T>N。②平均及上、下、颞侧象限RNFL厚度均随年龄增长而变薄,40岁以后趋势明显,50岁以上者显著变薄,仅鼻侧象限RNFL厚度与年龄无关;平均及上、下、鼻侧象限RNFL厚度均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变薄,且高度近视者显著薄于正视者。而颞侧象限RNFL厚度却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变厚,高度近视者显著薄于正视者。而颞侧象限RNFL厚度却随近视度数增加而变厚,高度近视者显著厚于正视者;平均及各象限RNFL厚度除下方外均与性别无关,仅下方像限女性较男性厚;应用机器自动辨认视盘边界时,未发现RNFL厚度与视盘面积有关。结论OCT测得的正常RNFL厚度主要与年龄、屈光度有关;仅下方象限RNFL厚度与性别有关;应用机器自动辨认视盘边界时,未发现RNFL厚度与视盘面积有关;儿童可以较好地配合OCT检查并获得较为可靠的测理结果;应用规范、统一的OCT测量标准,建立人群为基础的并经相关影响因素校正的中国人RNFLJE常值数据库对青光眼的早期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病率较高,其中60%出现眼部并发症,主要表现为眼表病变,干眼最为多见,虽不威胁生命却严重影响生存质量.cGVHD相关干眼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为免疫活性T细胞直接攻击结膜、泪腺上皮所致.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其发生机制正逐渐得到揭示,一些新的治疗措施也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较好地提高了此类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在睫状肌麻痹条件下,通过比较Allegro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量所得低阶像差值与视网膜检影验光所得屈光度值,以验证Allegro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量低阶像差的可靠性及准确性。方法随机选取来我院拟接受准分子激光手术术前检查的屈光不正患者159例290眼,在用药物麻痹睫状肌条件下,行视网膜检影验光,并运用AllegroAnalyzer波阵面像差仪测定患者的波阵面像差,记录低阶像差值,对二者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对低中度近视及散光而言,像差验光值与检影验光值相符率高,差异较小。对超高度近视,AllegroAnalyzer像差仪测量与检影验光值差异较大。AllegroAnalyzer像差仪测量散光轴轴向与检影验光所得值一致。结论AllegroAna-lyzer像差仪对低中度近视及散光的测量误差小,可靠性强;对超高度近视误差较大,可靠性稍差;对散光轴轴向的测量准确性高,可靠性强。  相似文献   
7.
三种眼压计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应用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评价三种不同眼压计在近视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的应用。方法对近视33例66眼和LASIK术后43例86眼分别用非接触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er NCT),Goldmann压平眼压计(Godmann applanalion tonometer,GAT)和Tono-Pen压平眼压计测量眼压(Tono—Pen眼压计测量角膜中央和颞下距角膜缘1.5~2mm处的眼压),同时测角膜中央及颞下方的厚度。结果用三种方法测得的近视眼LASIK术后的眼压测量值均明显低于正常近视眼。两组均为Tono—Pen和NCT、与GAT测量值呈正相关,LASIK术后中央Tbno—Pen眼压测量值与术前GAT呈正相关。眼压与角膜厚度的关系:近视眼组,NCT与角膜中央厚度呈正相关;GAT和Tono—Pen与角膜厚度无相关性。LASIK术后组,GAT和NCT与角膜厚度呈正相关;Tono-Pen与角膜中央厚度无相关性。结论LASIK术后眼压测量值下降。Tono—Pen测量IOP不受角膜厚度的影响,可应用于LASIK术后等角膜表面不平者。  相似文献   
8.
9.
角膜内皮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2年Khodadoust和Attarzadch[1]首次报道角膜内皮炎以来,人们发现临床上角膜内皮炎并非少见,其特征为:睫状充血;角膜内皮局限性或弥漫性水肿、混浊;角膜基质、上皮水肿,有时出现大泡;后弹力层粗大皱褶;角膜后沉积物(keratic precipitates,KP);可伴虹睫炎,瞳孔可有后粘连;部分患者眼压高;可复发,也可发生于术后.  相似文献   
10.
棘阿米巴角膜炎治愈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 ,1 6岁 ,学生。配戴OK镜 1年 ,因右眼疼痛 ,视力下降 2 0天 ,于 2 0 0 1年 1月 1 8日急诊入院。患者因近视眼在外地配戴OK镜 1年 ,2 0天前( 2 0 0 0年 1 2月 2 8日 )突觉右眼疼 ,眼红 ,继续戴OK镜 ,自行点眼药 5天 (具体用药不详 ) ,症状加重 ,伴视力下降 ,遂停戴OK镜。 1周前 ( 2 0 0 1年 1月 1 1日 )就诊于乌鲁木齐某医院。当日查 :右眼视力 0 1 ,无法矫正 ,眼睑痉挛 ,睫状充血严重 ,角膜混浊集中于前弹力层和浅基质层 ;右眼视力 0 6,余无特殊。初步诊断为“右眼病毒性角膜炎”。给予静点病毒唑、菌得治 ,肌注转移因子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