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背景 特发性黄斑前膜(IMEM)可与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黄斑假孔、黄斑板层裂孔同时发生,清除眼后极部玻璃体及完整剥离IMEM是治疗的关键. 目的 探讨吲哚青绿(ICG)辅助黄斑前膜联合内界膜剥离在IMEM手术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系列病例观察研究方法.收集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为IMEM患者29例29眼,包括单纯黄斑前膜16眼、黄斑前膜合并玻璃体黄斑牵拉综合征6眼、黄斑前膜合并黄斑假孔3眼、黄斑前膜合并黄斑板层裂孔4眼.采用标准三切口玻璃体切割术,先将0.1ml曲安奈德4 mg注入玻璃体腔染色玻璃体后皮质,对无玻璃体后皮质脱离者或不全性玻璃体后皮质脱离者行诱导脱离并完全切除,然后用1 ml注射器吸取0.1 ml质量分数0.25% ICG推注3~5滴于黄斑部表面,30 s后笛针吸除.染色后有前膜游离边缘者用视网膜镊夹取剥除,之后0.25% ICG再染色,剥除黄斑区内界膜;无法分辨黄斑前膜范围或前膜与内界膜贴伏平整或粘连较紧密者则将内界膜及前膜一并剥除.记录染色及膜剥离效果.主要分析指标包括膜染色形态及成功膜剥离眼数,次要分析指标包括术后视力改善情况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 染色后所有患眼均能很好地辨认剥离区及未剥离区,黄斑前膜范围清晰者23眼,占79%,能够分辨前膜游离边界并直接剥除前膜者17眼,占58%;染色后无法分辨前膜范围或前膜与内界膜贴伏平整或粘连紧密者,术中由内界膜起瓣并将前膜及内界膜同时剥离者12眼,占42%.术后随访1~28个月,平均(9.65±7.58)个月,20眼术后视力提高,占69%.患眼术前LogMAR视力为0.72±0.67,术后为0.62±0.56,术后视力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70,P=0.025).术中无严重并发症,无黄斑前膜复发病例.结论 ICG染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有助于安全、彻底地剥离IMEM,改善术眼视力,并能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扫频源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成像(SS-OCT)观察并分析后皮质前玻璃体囊袋(PPVP)的形态学特点。

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9-03/06于河南省立眼科医院行SS-OCT检查发现PPVP的受检者91例138眼。观察PPVP的SS-OCT形态学特点,比较不同性别、年龄、等效球镜受检者的PPVP的宽度和高度的差异。

结果:纳入91例138眼中112眼(81.2%)PPVP形态为船形,19眼(13.8%)为椭圆形,7眼(5.1%)为对勾形。99眼(71.7%)PPVP与Martegiani区连通。138眼的PPVP的平均宽度为6248.82±1117.87μm,平均高度为562.12±476.94μm。不同性别受检者的PPVP的平均宽度和高度比较无差异(P>0.05),PPVP的宽度与年龄呈正相关(r=0.32,P<0.01),低度近视组受检者PPVP的高度低于非近视组和中度近视组(P=0.01、0.03)。

结论:PPVP多为黄斑前船形液体腔隙,多与玻璃体管(Cloquet管)连通,其宽度与年龄相关,PPVP的存在可能影响PVD的形成与进展。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