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5篇
医药卫生   48篇
  2022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6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无外伤铜绿假单胞菌性全眼球炎一例吴学今吴剑华关键词全眼球炎/微生物学假单胞菌,铜绿病例报告患者女,21岁,毛南族,因右眼红痛剧烈,视力急剧下降4天,于1996年11月4日入院。患者发病前曾有流涕、头痛等症状,服用过“复方感冒灵片”。随后出现右眼红痛,...  相似文献   
2.
玻璃体出血可由许多眼病引起 ,最常见的是一些眼底疾病。1996年 12月至 2 0 0 0年 6月我们对收治的 2 8例 2 8眼玻璃体出血病人 ,进行氩激光治疗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2 8例患者中 ,17例为门诊病人 ,11例为住院病人 ,男 11例 ,女 17例 ,年龄 2 3~ 70岁 ,平均 5 0 .9岁。全部为单眼发病。病程最短 10 d,最长 6年 ,平均 6个月。1.2 诊断与治疗方法 :2 1例玻璃体出血自行吸收或用血栓通等药物治疗后出血吸收。7例施行了玻璃体切割术。2 8例病人在玻璃体出血吸收眼底清晰后 ,均立即经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FFA)…  相似文献   
3.
经瞳孔温热疗法(TTT)是近年来应用于脉络膜新生血管(CNV)治疗的一种新方法。本文对12例12眼AMD患者行TTT后的近期疗效作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雷珠单抗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重度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06/2019-09就诊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确诊为重度DME的患者52例5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26例26眼,予雷珠单抗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治疗)和对照组(26例26眼,仅予雷珠单抗治疗)。两组患者均予“3+PRN”方案行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治疗。治疗(首次玻璃体腔注射)后随访9mo,观察黄斑中心凹厚度(CMT)、最佳矫正视力(BCVA)情况及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次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CMT、BCVA均明显改善(均P<0.001),但两组间均无差异(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玻璃体腔雷珠单抗注射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5.88±1.24次vs 7.12±1.24次,P=0.001)。结论:雷珠单抗联合577nm微脉冲激光和单用雷珠单抗均能有效降低重度DME患者黄斑水肿程度,改善视力,但联合治疗可减少雷珠单抗的注射次数。  相似文献   
5.
刘路宏  吴学今 《中华眼科杂志》2005,41(12):1075-1075
患者凌某,女,10岁,2002年8月来诊,双眼视力下降半年,无眼经、眼痛等不适,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双眼屈光不正,来我院验光配镜。双眼裸眼视力0.5,矫正视为1.0。双眼角膜透明,房水清,瞳孔圆,对光反射灵敏,晶状体透明,左眼底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6.
吴学今 《广西医学》1999,21(5):1035-1037
多灶性后极部色素上皮病变又名大泡状视网膜脱离,是一种由于视网膜色素上皮屏障功能受损,后极部发生多处渗漏,导致视网膜大泡状脱离的疾病。我院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对该病4例5眼,应用氩激光封闭渗漏点,取得较好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中药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的疗效,探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对78例78眼的患者应用氩激光光凝封闭视网膜裂孔,光凝后辅以活血利水中药治疗,同时做好光凝术前、术后护理、口服中药护理及健康指导。结果视网膜浅脱离78眼,激光治愈72眼,治愈率92.3%。视网膜脱离范围〉2PD者,治愈率为50%。结论激光治疗裂孔性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是一种有效、安全的非手术方法,辅以活血利水中药可促进视网膜下液的吸收。系统而有效的护理培养了患者良好的依从性,促进了视网膜及早复贴和维护了良好视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眼部缺血综合征(OIS)与颈动脉狭窄的关联性。方法通过颈动脉彩超、颈部血管CT成像等检查对OIS患者140例及健康体检者140名的颈动脉斑块及狭窄情况以及相关动脉粥样硬化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颈动脉斑块形成:OIS组128例(91.4%),对照组40例(28.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颈动脉狭窄:OIS组77例(55%),对照组24例(17.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OIS患者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可评估血管状况,对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进行干预,以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急性视网膜坏死的临床观察(附6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学今  赖小玲  白海琴 《广西医学》2003,25(12):2522-2523
急性视网膜坏死 (ARN )是以闭塞性视网膜动脉炎 ,葡萄膜炎及多灶性周边视网膜坏死为特征的预后极差的疾病 ,近年来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报告日渐增多。我院于 2 0 0 1年 5月~ 2 0 0 2年 1 1月遇到并收治 6例 ARN病人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男 4例 ,女 2例 ;年龄 2 2~ 4 2岁 ,平均 30 .6岁 ;均为单眼发病 ;发病时间最短 1 0天 ,最长 30多天 ;4例收入院治疗 ,2例病情太重 ,1例自行转外地传染病院治疗 ,1例自动放弃治疗。1 .2 眼部表现 :6例病人均有程度不同的葡萄膜炎表现 ,即灰白色角膜后沉着物 ,房水闪光 ,玻璃体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新裂孔行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原因。方法对21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同时行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患者,记录其年龄、性别、屈光状态、晶状体状态、对侧眼预防性治疗的病变类型和治疗的方法、预防性激光光凝术到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时间和玻璃体状态、新发生裂孔的类型和位置、治疗的方法。结果平均年龄41.3岁,15例(71.4%)为男性,全部为近视眼,其中16例(76.2%)高度近视(大于6.0D),全部为有透明晶状体眼,对侧眼预防性治疗的病变类型:15例(71.4%)为变性萎缩孔,6例(28.6%)为马蹄孔伴随广泛视网膜格子样变性(变性区大于6个钟点),全部病例均行视网膜裂孔孔周氩激光光凝术,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的时间平均为21.6个月,术前部分玻璃体后脱离(PVD)2例(9.5%),无明显的色素颗粒,新裂孔或视网膜脱离形成后,部分PVD伴色素颗粒18例(85.7%),全部均为马蹄形裂孔,马蹄孔伴后缘卷边2例(9.5%),9例(42.8%)新裂孔形成的位置位于激光光凝区的边缘,12例(57.2%)位于正常或未治疗的视网膜上,发展为视网膜脱离18例(85.7%),累及黄斑6例(28.6%),16例行视网膜裂孔冷凝联合巩膜环扎和外加压术,2例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惰性气体填充术;单纯视网膜裂孔3例(14.3%),再次行氩激光光凝术,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结论中青年高度近视不伴随PVD是对侧眼无症状视网膜裂孔光凝术后发生视网膜裂孔或视网膜脱离的高危因素;预防性激光治疗与玻璃体后脱离牵拉新裂孔形成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