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工业技术   37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通过测定3种强粘结性炼焦煤粘结小颗粒惰性物质和大颗粒惰性物质能力的强弱,得出:当惰性物质的粒度小于0.4 mm时,较低变质程度的气肥煤和肥煤对其粘结性略强于较高变质程度的焦煤,而当惰性物质的粒度大于0.4 mm时,较高变质程度的焦煤对其粘结性明显优于较低变质程度的气肥煤和肥煤气肥煤和肥煤,且随着惰性物质粒度的增大,焦煤粘结性的优势更加突出。从而揭示出国内常用评价炼焦煤粘结性的指标——粘结指数G值在评价气肥煤和肥煤粘结性特征上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
1实验研究 目前,瘦煤走向贫瘦化已成为一种趋势,文中从细粉碎的角度对合理使用贫瘦煤资源进行了研究。煤的工业分析、镜质组反射率、成焦显微结构等各项指标都在专用实验设备上进行测定。煤样的各项工业分析指标分别按照国标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比不同粒度气煤和瘦煤的显微结构,探讨了气煤、瘦煤粒度的控制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参与配煤炼焦的气煤粒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应控制在合理范围;瘦煤经细粉碎参与配煤炼焦,有利于提高焦炭质量;此外,探讨了提高弱黏结性炼焦煤配用量的关键技术,气煤和瘦煤配用量可达到30%,且确保焦炭质量不下降。  相似文献   
4.
对蒙古焦煤进行了工业分析、煤岩分析、流变性和膨胀性分析、以及焦炭显微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蒙古焦煤变质程度略偏低,介于1/3焦煤和焦煤之间,G值、Y值高,膨胀度高,流动性低,单种煤结焦性能好,但煤岩组成不稳定.不同批次的蒙古焦煤煤质波动较大,与我国优质焦煤相比存在较大差异,配煤时应根据具体情况优化使用.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加拿大泰科焦煤和八矿焦煤的性质的研究,包括单种煤性质研究和配合煤成焦后的性质研究,发现泰科煤虽然单种煤成焦性能比较好,但是在配合煤中只能部分取代国内优质主焦煤;利用泰科煤低灰、低硫的特点适当配入,可以降低焦炭的灰分和硫含量。  相似文献   
6.
澳洲某矿焦煤具有较高的粘结性和丰富的胶质体,国内大多焦化企业将其作为优质焦煤配用。经煤质分析发现,该矿点焦煤流动度低,仅256ddpm,膨胀度高,坩埚自由膨胀序数(CSN)达9,已达到肥煤指标,煤质非常特殊,配用不当,不仅容易产生大量泡焦,而且对炉墙破坏较大,但其单种煤成焦反应后强度高,可替代少量优质焦煤,配用时需控制配合煤的膨胀度。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焦炭在不同反应温度、不同气体流量、不同气体成分、不同熔损率下的热性质变化规律。通过研究发现焦炭在1100℃时的反应模式主要为渗透反应;热强度随着熔损率的升高呈降低的趋势;气体成分、气体流量变化对热强度影响不大。1 200℃时的反应模式是以渗透反应为主,兼有一定程度的表面反应;热强度先随着熔损率的升高呈降低的趋势,当熔损率> 25%时热强度急剧下降;CO2比例≥25%后,气体成分变化对热强度影响不大;气体流量变化对热强度影响不大。1 350℃时反应模式主要为表面反应;热强度随着熔损率的升高变化不大,始终能够保持较高的热强度;随着CO2比例的增加,焦炭热强度呈减小的趋势;气体流量变化对热强度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8.
不同炼焦煤与瘦煤的共碳化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焦炭显微结构、热性能、结构强度与显微强度指标分析,研究不同炼焦煤与瘦煤间的共碳化,得到气肥煤和肥煤在瘦煤形成的纤维结构与片状结构周围铺展性较好;肥煤与瘦煤间具有良好的配伍性;焦煤则主要以自成焦为主,因此,当增加瘦煤的配用量,焦煤的增加量应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武钢5号高炉入炉焦和风口焦的平均粒度、孔隙率、显微结构、形貌的比对分析,研究了风口焦炭的平均粒度、气孔、显微组分、形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风口焦炭的平均粒度沿炉墙向炉芯的方向有越来越小的趋势,并且越接近炉芯位置焦炭的孔隙率越低,平均孔径越小,平均壁厚越大;形貌分析表明:焦炭在高炉内熔损反应的过程中,气孔边缘的焦炭,随着气孔的逐渐变大而破损脱落,因此认为,在今后的配煤炼焦过程中,需要提高焦炭气孔大小的均匀性,避免由于气孔的不均匀而导致焦炭破裂。  相似文献   
10.
通过粉煤压球后参与配煤炼焦的试验研究,发现炼焦煤经干燥筛分之后得到的粉煤经过高压压球机成球后参与配煤炼焦,可以提高焦炭质量,其原因是恢复了粉煤本身的粘结性,并增加了与周围煤料的接触和融合;另外,焦炭微观结构中的粗粒镶嵌结构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