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9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利伐沙班与依诺肝素钠对髋膝关节置换术(HKJR)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及围手术期隐性失血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8月在我院骨科进行HKJR手术治疗的关节置换患者350例进行研究.根据简单数字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75例,两组患者均常规进行手术治疗,术后观察组给予利伐沙班治疗,而对照组给予依诺肝素钠治疗,在治疗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失血情况,以及血小板(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水平,随访12个月后比较两组的血栓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隐性失血量和总失血量分别为(584.33±210.27)mL和(1506.37±317.84)mL,均明显大于对照组的(396.28±183.45)mL和(1265.29±320.52)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lt、APTT及D-D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Kaplan-Meier曲线分析可知,观察组患者随访12个月的血栓发生率为5.1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利伐沙班对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造成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虽然隐性失血较依诺肝素钠较高,但二者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不大,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盘状半月板损伤成形缝合术的中长期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于2008年9月至2015年3月间在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因膝关节盘状半月板损伤首次进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85例患者,男36例,女49例,年龄17~62岁,平均(32±10)岁,病程(1.5~22)个月,平均(7±4)个月。其中左膝52例,右膝33例,均为外侧盘状半月板损伤。按Watanabe分型:完全型49例,不完全型36例。对比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变化,了解术后Ikeuchi膝关节功能等级。其中对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行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随访时间2.5~8.3年,平均(4.7±1.3)年。手术后Lysholm评分(92±4)及IKDC评分(84±3)均优于手术前Lysholm评分(51±5)及IKDC评分(45±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9、4.78,P<0.01)。按照Ikeuchi膝关节功能评价方法,优68例,良12例,可5例,优良率94.1%。 结论关节镜下成形、缝合手术治疗盘状半月板损伤,可以取得满意的中长期疗效,是1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粗隆间骨折围术期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0例行闭合复位髓内钉内固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90例,术后彩超检查明确血栓,根据检查结果分为血栓组(n=35)和非血栓组(n=55)。对比两组的TEG相关参数及凝血功能五项,分析TEG预测粗隆间骨折围术期血栓形成的价值。结果术前及术后1 d、 7 d,血栓组的R值、 K值均低于非血栓组,α角、 MA值、 FIB、 D-D均高于非血栓组(P <0.05)。TEG各参数联合评估的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单项评估(P <0.05)。结论 TEG预测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术期血栓形成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二次关节镜检查移植物的情况比较两种股骨隧道止点在单束前交叉韧带(ACL)解剖重建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按照股骨隧道止点不同将行单束ACL解剖重建术的患者分为A组[选择前内侧束(AM束)的解剖中点作为股骨隧道止点,38例]和B组[选择AM束与后外侧束(PL束)的交界点作为股骨隧道止点,35例]。术后12个月拆除胫骨门型钉时行二次关节镜检查,记录两组移植物的情况。采用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24个月。两组均未发生移植物断裂等并发症。术后12个月,移植物松弛率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移植物的张力及滑膜覆盖分型情况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两组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且A组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 单束ACL解剖重建时,与选择AM束与PL束的交界点作为股骨隧道止点相比,选择AM束的解剖中点更利于移植物的滑膜覆盖和张力的良好保持,可为膝关节提供良好的前向及旋转稳定性,进而延缓关节软骨及半月板的退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脑脊液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HIE患儿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各测定一次脑脊液细胞色素C的含量,并以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轻、中、重度HIE组患儿急性期脑脊液细胞色素C水平分别为1.82±0.22;2.01±0.21;2.20±0.20.均高于对照组1.50±0.25(P 值分别<0.05,0.01,0.01).且临床分度愈重,脑脊液细胞色素C升高愈明显,HIE各组间差异显著.HIE各组患儿恢复期脑脊液细胞色素C水平下降.结论 测定HIE患儿脑脊液细胞色素C水平,有助于对HIE的分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表明HIE患儿脑脊液细胞色素C水平升高,因此细胞色素C作为能量合剂,用于HIE的治疗应慎重,以防加重脑损伤.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血清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的变化,为HIE临床分度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HIE患儿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各测定1次血清及脑脊液葡萄糖的含量,并以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轻、中、重度HIE组患儿急性期血清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分别为:(1)血清葡萄糖:(4.50±0.20);(3.80±0.21);(3.20±0.22),低于对照组:(4.80±0.25)(P值分别〈0.05、0.01、0.01);(2)脑脊液葡萄糖:(4.30±0.20);(4.00±0.21);(3.50±0.20),低于对照组(4.50±0.25)(P值分别〈0.05、0.01、0.01)。且临床分度愈重,血清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降低愈明显,HIE各组间差异显著(P〈0.05)。HIE各组患儿恢复期血清及脑脊液葡萄糖水平上升。结论测定HIE患儿血清及脑脊液葡萄糖含量,有助于对HIE的分度,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型强化型磷酸钙骨水泥(calcium phosphate cement,CPC)生物支架材料的力学性能以及对诱导多能干细胞(induced potential stem cells,i PS)生物活性及成骨潜能的影响。方法根据制备的支架材料不同,将实验分为4组,A组为单纯CPC支架组,B组为CPC∶10%wt壳聚糖为2∶1比例混合支架组,C组为CPC∶10%wt壳聚糖∶胡须为2∶1∶1比例混合支架组,D组为CPC∶10%wt壳聚糖∶胡须为2∶1∶2比例混合支架组。检测各组支架材料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断裂功、硬度及弹性模量)。与第5代i PS-MSCs复合培养1、3、7、14 d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 8,CCK-8)法检测各组吸光度(A)值;1、7、14 d行ALP活性检测、Live/Dead荧光染色及定量检测、RT-PCR检测成骨基因ALP、Runx2、Ⅰ型胶原、骨钙蛋白(osteocalcin,OC)及BMP-2表达;1、7、14、21 d行茜素红染色观察。取3月龄雄性SD大鼠24只,建立8 mm颅骨骨缺损模型,随机分为4组(n=6),分别植入对应的4组支架材料,术后8周取材行HE染色观察骨缺损修复情况,并检测新生骨体积百分比和新生血管密度。结果 B、C、D组抗弯强度、断裂功、弹性模量及硬度均显著高于A组,C、D组高于B组,D组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K-8法检测示随培养时间增加,细胞活性逐渐增加,3、7、14 d时B、C、D组A值均显著高于A组,C、D组高于B组(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ive/Dead荧光染色示,7、14 d时B、C、D组活细胞比例均显著高于A组(P0.05),7 d时C、D组显著高于B组(P0.05);RT-PCR检测示,7、14 d时B、C、D组各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A组,C、D组显著高于B组(P0.05),C、D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茜素红染色示随培养时间延长,各组支架材料表面的红色钙盐沉积均逐渐加深变厚,14、21 d时B、C、D组A值均显著高于A组,C、D组高于B组(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动物体内修复实验显示,各组新生骨主要填充于支架材料间隙中,成骨细胞和新生血管被基质中的新生骨组织包围,成骨细胞排列在新生骨边界上,B、C、D组新生骨显著多于A组,C、D组显著多于B组。B、C、D组新生骨体积百分比和新生血管密度均显著高于A组,C、D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壳聚糖、胡须和CPC制备的新型强化型复合生物支架材料的机械性能明显优于单纯CPC支架材料,可满足皮质骨及松质骨的机械性能要求。i PS-MSCs在新型强化型复合生物支架材料上黏附、增殖,骨组织修复效果良好,可满足骨植入材料的生物活性及成骨活性要求。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与血清钙水平的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HIE患儿于急性期及恢复期各测定1次血清钙,并以正常新生儿作为对照组。结果轻、中、重度HIE组患儿急性期血清钙水平分别为(2.20±0.20);(2.01±0.21);(1.82±0.22)。均低于对照组(2.30±0.25)(P值分别〈0.05,0.01,0.01)。且临床分度愈重,血清钙下降愈明显,HIE各组间差异显著。HIE各组患儿恢复期血清钙复升。结论 HIE合并低钙血症患儿补充一般剂量钙剂是安全的,也是治疗必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Haglund病的关节镜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2014年4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6例Haglund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男4例,女12例;年龄22~55岁,平均33.5岁。手术方法采用俯卧位,跟腱内外侧入路,关节镜下行跟骨后炎性滑囊的彻底清理及跟骨后上方结节的切除(跟骨成形术)。术后患肢无需固定制动,早期康复锻炼,允许患者在可承受的范围内负重,定期随访。结果 16例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皮肤坏死。随访3~31个月,平均15.1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aedic foot and ankle society score,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术前平均(43.5±7.6)分,术后平均(90.4±8.1)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前平均(7.2±1.7)分,术后平均(2.3±1.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优11例,良4例,一般1例。结论关节镜下清理及跟骨成形术是治疗Haglund病的有效方法,具有切口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点,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功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