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6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19篇
医药卫生   525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2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7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40岁,60kg,13岁时确诊为A型血友病。因"反复多发关节肿痛27年加重伴行走困难4年"入院。患者于13岁时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肿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相关检查后诊断为"A型血友病",给予补充凝血Ⅷ因子制剂,症状明显好转。此后全身多处关节反复出现肿痛,以  相似文献   
2.
X线透视下心包穿刺并置管引流(附2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心包积液为临床常见病,常需要心包穿刺引流,以明确诊断或治疗。但心包穿刺又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有关心包穿刺及引流方法的文献报道较多,我们在总结文献报告方法的基础上,采用X线透视下在心尖区行seldinger法穿刺,并使用小剂量造影剂在穿刺中定位和借助长导丝将引流管放置于心包的最低部位的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国外流传于上世纪30年代有一个真实的故事:深孚众望的一代名医威廉姆斯感到自己有高血压症状,但他太忙了,上班时无暇测量自己的血压,只有在中午“挤时间”自测血压。但测量的结果却颇出乎意料,连续几天都得出“不高”的结果。因为深信自己的测量技术和血压计的性能,威廉姆斯便认为自己未患有高血压。然而,事实上他的高血压正在向坏的方向发展,甚至到晚期非常严重时他仍不自知,直到出现高血压危象而死亡。 一代名医治愈无数高血压病人但自己却死于高血压,这实在是一大悲剧。原因何在呢?因为血压在一天24小时内不是恒定的,而是在波动。在某一时刻测量的数据为“瞬时血压”,是测  相似文献   
4.
小脑延髓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小脑延髓池的显微外科解剖特征,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经10%福尔马林固定成人头颈标本15例,显微镜下(5~25倍)模拟枕下极外侧入路、颈-乳突入路和耳前颞下窝入路的手术操作,分别自后、侧和前方显露小脑延髓池内结构,详细观测其神经血管结构的形态特征.结果小脑延髓池位于延髓外侧,上至桥延沟,下达枕骨大孔,侧方沿枕骨形成蛛网膜袖套进入颈静脉孔和舌下神经管.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和副神经的根丝自上而下起自橄榄体背侧、延髓和脊髓的后外侧沟,根丝逐级汇合后分别进入舌咽神经道和迷走神经道.椎动脉于小脑延髓池的下端入颅后经该池行向前上内进入延髓前池.小脑下后动脉(PICA)可分为延髓前段、延髓侧段、扁桃体延髓段、脉络膜扁桃体段和皮质段.主要的静脉有小脑延髓裂内静脉、延髓静脉、小脑岩面下组静脉和岩下桥静脉.结论小脑绒球和Luschka孔脉络丛复合体及颈静脉孔硬膜返折可作为辨认舌咽神经脑池段的解剖标志,深刻认识小脑延髓池的蛛网膜界限对手术处理累及小脑延髓池的不同性质病变,保护重要神经功能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采用带蒂大网膜在胆管引流管周围做成人工窦道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建立实验兔胆管引流动物模型。100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即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再随机分成5个亚组,每亚组10只,在手术后3、6、9、12、15d分别剖腹了解5亚组中一亚组胆管引流管窦道形成情况,并取部分窦道壁送病理检查。结果实验组在不同时间点,窦道完全形成动物数分别为:3d8只,6d10只,9d10只,12d10只,15d10只;对照组分别为:3d1只,6d1只,9d2只,12d3只,15d4只。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带蒂大网膜在胆管引流管周围形成人工窦道的方法简单、实用,不仅可缩短留置T管的时间,而且可有效防止拔T管后胆漏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6例垂体腺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方法和经验。结果:肿瘤全切除28例,次全切除6例,部分切除2例。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30例,内分泌指标恢复正常者31例。脑脊液鼻漏1例,两周后治愈。本组无死亡病例,无颅内出血等其他并发症。结论:经单鼻孔鼻中隔蝶窦入路可充分利用鼻腔的自然间隙,入路直接,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发症少,是较理想的经蝶手术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9例患者随机分为三组,观察组49例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10ml/次,1次/d)联合地奈德乳膏(外涂肛周皮损处,3次/a)治疗;对照1组50例,单独采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口服,10ml/次,1次/d;对照2组50例,单独采用地奈德乳膏外涂肛周皮损处,3次/d。三组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并随访3个月。结果观察组痊愈28例,显效13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5.9%。对照1组痊愈20例,显效11例,有效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0.0%,对照2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76.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1组及对照2组(P〈0.05或P〈0.01)。观察组的复发率低于对照1组、对照2组(P〈0.05或P〈0.01)。结论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联合地奈德乳膏治疗肛周湿疹疗效优于单独使用盐酸左西替利嗪口服液或单独使用地奈德乳膏,疗效显著,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8.
黄军 《淮海医药》2012,30(1):48-49
目的寻求一种创伤小,操作方便且行之有效的方法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方法我科2010年1~12月应用CT定位血肿位置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20例,术后配合尿激酶血肿腔内灌注以溶解血凝块通过双管引出。结果通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1周内血肿都基本吸收,按ADL分级法评价患者预后。I级:完全恢复日常生活2例;II级:部分恢复或可生活自理5例;III级:需他人帮助、扶拐可行走8例;IV级:卧床但保持意识清醒3例;V级:植物生存或死亡2例。结论 CT定位微创定向穿刺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操作简便,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手术风险小,疗效确切,费用低,此手术方式更适用老年体弱或合并重要脏器功能不全者,适合县级以上的医院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胃动素和一氧化氮的变化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6例新生儿窒息患儿及26例正常新生儿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生后24~48 h对其血液胃动素和一氧化氮水平进行检测。同时对其粪便进行培养,检测其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的菌落数量,并分析其与血液胃动素及一氧化氮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新生儿窒息患儿在生后24~48 h,其血液胃动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新生儿,而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则较正常新生儿存在显著的增高。粪便培养结果显示,新生儿窒息患儿粪便中双歧杆菌和肠球菌所形成的菌落数量均较正常新生儿明显减少,并且其菌落数量与血液胃动素水平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血液一氧化氮水平则呈现负相关。结论新生儿窒息造成了血液胃动素水平的降低和一氧化氮水平的上调,进而显著影响了肠道菌群的定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结晶紫染色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凋亡的促进作用;利用TCF4/LEF萤光素酶报告质粒检测Res对Wnt/β-catenin信号转导的影响。采用Western blot和PCR分析Res对HCT116细胞内β-catenin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下调PCNA蛋白水平;流式细胞术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Res能明显促进HCT116细胞凋亡;报告质粒分析结果显示,Res呈浓度依赖性降低TCF4/LEF报告质粒萤光素酶活性(Res为20μmol·L-1时,P<0.05;Res为40或80μmol·L-1时,P<0.01);Western blot和PCR分析结果显示,Res不仅明显降低HCT116细胞中β-catenin的蛋白水平,同时也下调β-catenin mRNA的表达水平。结论Res能抑制HCT116细胞增殖并促进凋亡,其机制可能至少与Res下调β-catenin mRNA表达,抑制Wnt/β-catenin信号转导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