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7篇
医药卫生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肺结核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州肺结核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楚雄州2004 - 2017年肺结核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4年间,楚雄州共报告肺结核21 860例,年均发病率57.93/10万,发病率呈缓慢下降趋势(χ2趋势 = 225.141,P<0.001)。菌(-)构成比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122.716,P<0.001),涂(+)构成比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17.609,P<0.001)。发病居前3位县市为南华县(83.81/10万)、双柏县(75.50/10万)、楚雄市(67.04/10万)。1 - 3月为发病季节高峰。农民(占82.98%)发病最多,学生(占2.48%)发病一直处于前几位。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为2.20∶1。发病年龄高峰为45~70岁组中老年人(占60.15%);0~14岁组儿童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χ2趋势 = 159.039,P<0.001)。结论 应加强肺结核病例的发现和督导管理等综合防制措施,尤其加强重点人群(农民)和高疫情地区(南华县、双柏县、楚雄市)的防控工作。同时做好学校肺结核的防控,防止学校肺结核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云南省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流行特征,完善防控措施。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楚雄州2006—2018年共报告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8种949例,死亡35例,年均报告发病率2.68/10万,年均死亡率0.98/10万。2006—2013年发病率呈下降趋势(P<0.05),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是乙脑和疟疾,2014—2018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发病数居前2位的病种是出血热和布病。以楚雄市报告病例数最多,为288例,其次为禄丰县和牟定县,分别为136例和105例。44.68%病例在夏秋季报告,报告病例中男性多于女性,年龄以30~<60岁为主,且61.75%为农民。结论 楚雄州2006—2018年乙类自然疫源性及虫媒传染病疫情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疫情形势严峻,应在巩固乙脑和疟疾防控效果的同时,加强出血热和布病的防控,有效控制疫情的蔓延。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楚雄州手足口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州手足口病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08 - 2017年楚雄州手足口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逆转录PCR方法进行病毒核酸检测。结果 10年间,楚雄州共报告手足口病21 047例,死亡2例,年均发病率77.20/10万,年均死亡率0.01/10万,病死率0.01%,发病率呈上升趋势(χ2趋势 = 5 423.437,P<0.001)。发病率居前5位县市:姚安县(109.31/10万)、禄丰县(98.08/10万)、元谋县(92.29/10万)、楚雄市(82.04/10万)、武定县(79.61/10万)。发病集中在5 - 7月,占43.27%。散居儿童(占66.52%)发病最多,其次是幼托儿童(占25.90%),年龄集中在0~5岁(占82.55%)。发病数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34∶1。城镇病例(占50.19%)略高于农村病例(占49.81%)。2008 - 2017年共检测3 685例病例标本,阳性2 188例,阳性率59.38%;EV71、Cox A16和其他肠道病毒构成比分别为27.61%、45.34%和27.06%。结论 姚安县、禄丰县、元谋县、楚雄市、武定县为楚雄州手足口病防控的重点地区,散居儿童及幼托儿童为防控的重点人群。CoxA16和EV71是楚雄州10年间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楚雄彝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楚雄州)乙类传染病的流行规律,为制定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楚雄州2006-2016年乙类传染病流行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1年间,楚雄州共报告乙类传染病22种45 541例,死亡408例,年均发病率152.45/10万,年均死亡率1.37/10万,病死率0.90%。发病居前5位的病种为肺结核(56.86/10万)、乙肝(37.37/10万)、痢疾(15.68/10万)、梅毒(14.27/10万)和丙肝(6.64/10万)。发病率居前3位的县市为元谋县(231.67/10万)、武定县(175.82/10万)、双柏县(172.27/10万)。农民(占69.79%)和学生(占5.53%)发病数最多。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占42.04%)、呼吸道传染病(占38.95%)、肠道传染病(占17.45%)构成比较大。结论 肺结核、乙肝、痢疾、梅毒等仍是楚雄州重点防控的乙类传染病;元谋县、武定县、双柏县为防控的重点地区,农民、学生为防控的重点人群。血源及性传播传染病、呼吸道传染病、肠道传染病的防控仍是楚雄州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分析2011-2014年楚雄州一犬伤多人事件监测资料,评价防控效果,为进一步做好狂犬病防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楚雄州一犬伤多人事件监测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1-2014年楚雄州共报告156起一犬伤多人事件,共有犬伤暴露人员549名;采集74份肇事犬脑组织标本经检测狂犬病病毒阳性率为89.19%;549名犬伤人员伤口处理率95.99%,狂犬疫苗接种率95.26%,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接种率为50.82%;所有暴露人员随访至今无狂犬病病例发生。结论 楚雄州狂犬病防控效果显著,一犬伤多人事件的监测和调查处置是狂犬病防控的一项常态化策略。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楚雄州乙型病毒性肝炎(以下简称乙肝)的流行病学特征,为控制该州乙肝疫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方法对楚雄州2004 - 2016年乙肝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13年间,楚雄州共报告乙肝13 422例,死亡6例,年均发病率38.36/10万,年均死亡率0.02/10万,病死率0.04%。13年来楚雄州乙肝发病率呈下降趋势(χ2趋势 = 93.467,P<0.001)。发病率居前4位的县市为双柏县(45.87/10万)、武定县(45.17/10万)、元谋县(44.59/10万)、姚安县(43.40/10万)。农民(占67.75%)发病数最多。男性发病高于女性,男女比为1.94∶1,年龄主要集中在20~60岁的成年人,共10 278例,占77.00%。发病最少的是15岁以下儿童,共296例,占2.20%。结论 双柏县、武定县、元谋县、姚安县为楚雄州乙肝防控的重点地区。在巩固儿童乙肝疫苗预防接种成效时,应加强成人健康人群和高危重点人群(特别是农民)乙肝疫情的综合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2006-2017年楚雄州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斑疹伤寒流行特征,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2006-2017年楚雄州3种鼠传疾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7年间楚雄州共报告肾综合征出血热、恙虫病、斑疹伤寒3种鼠传疾病共3207例,报告死亡4例,年均报告发病率9.83/10万,其中以恙虫病报告病例最多,占3种鼠传疾病病例总数的85.53%(2743/3207)。肾综合征出血热报告发病率位居第1的是楚雄市,恙虫病和斑疹伤寒报告发病率位居第1的是永仁县;肾综合征出血热的报告发病高峰是4月,恙虫病的报告发病高峰是7-10月,斑疹伤寒的报告发病高峰是8-9月;肾综合征出血热和恙虫病发病人群均以农民为主,斑疹伤寒发病人群以农民、学生和散童为主。结论 楚雄州3种鼠传疾病疫情呈上升趋势,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季节性和人群分布特征,应在高发季节做好重点地区、重点人群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 分析楚雄州2006-2014年恙虫病的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恙虫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楚雄州2006-2014年恙虫病报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14年楚雄州共报告1228例恙虫病,死亡2例,报告病例数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均报告发病率5.04/10万。疫情有一定的地域集中性,前4位高发县市(永仁县、大姚县、楚雄市、和双柏县)占全州报告病例的93.08%(1143/1228),以永仁县最高(占31.43%);季节性明显,7-10月为发病高峰期,流行季节为夏秋季节;发病年龄最小为2月,最大为82岁,人群发病率以40岁~组至60岁~组人群高发,以50岁~组(9.58/10万)最高;发病率男女性别比为1∶1.28,职业以农民为主(占78.91%),且构成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结论 楚雄州恙虫病流行强度逐年增加,发病有明显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农民为高发人群,建议在夏秋季节对高发地区重点人群加强健康教育,减少感染机会,控制恙虫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 分析楚雄州2006-2014年动物鼠疫监测结果,了解鼠疫宿主、媒介构成特点、密度、指数现状及疫情态势,为鼠疫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笼(夹)夜法在全州9县1市捕鼠,对捕获的鼠形动物进行分类鉴定,梳检鼠体寄生蚤并进行分类鉴定,计算相关指标并进行统计,采集动物和寄生蚤材料进行实验室检测。结果 2006-2014年共捕获鼠形动物2目3科8属12种,优势鼠种是褐家鼠(74.85%),其次是黄胸鼠(13.29%),检获鼠体寄生蚤4科8属9种,优势蚤种是缓慢细蚤(41.04%)和不等单蚤(24.27%),其次是印鼠客蚤(14.19%)和人蚤(12.53%),9年间黄胸鼠密度和鼠体印鼠客蚤指数均在云南省鼠疫应急预案预警标准之下;培养动物肝、脾各24 812份,鼠体蚤8 764组,未分离培养到鼠疫菌,检测鼠类血清11 032份、指示动物血清411份,未检出鼠疫特异性抗体。结论 楚雄州鼠疫疫情处于静息期,但存在鼠疫传播的危险因素。要密切关注黄胸鼠构成及密度、印鼠客蚤构成及指数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毗邻地区的疫情态势,及时发现异常动态,采取措施防止鼠疫疫情的输入和传播。同时要加强鼠疫防治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医务人员诊断和报告水平,增强群众报告和防护意识,及时发现鼠间鼠疫,防治鼠间疫情扩散到人间。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