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医药卫生   33篇
  2024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癫痫是颅脑外伤的并发症之一.自2002年至今,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外伤后继发性癫痫30例,并与常规西药治疗30例对照,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头孢菌素类药物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抗感染,因其过敏性休克较青霉素类发生少,许多医疗单位不重视头孢类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直接输注,导致多例过敏性休克发生,危及患者生命,应予警惕。现报告3例头孢哌酮纳过敏性休克,谈一些体会。  相似文献   
3.
不稳定性心绞痛(UAP)是指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AMI)之间的中间状态,具有进行性恶化趋势,治疗不及时或不当,容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甚至猝死.笔者采用自拟益气舒胸通洛汤配合西医治疗32例难治性不稳定型心绞痛,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钻颅双管引流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的疗效.方法:对2010年~2011年行双针穿刺引流治疗的4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方法、手术时机及手术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总有效率为35.4%,发病7h后手术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发病7h内手术的有效率.结论:本方法简便、安全,对脑组织创伤小,再出血机会少,适应证广,随着手术方法的改进和新型纤溶药物的应用,临床效果有望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GF)-1对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功能及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蛋白和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和IGF-1治疗组,分别于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评价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VEGF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VE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12、24h、3、7d各时间点,IGF-1治疗组的改良神经功能评分( mNSS)分别为8.67±1.21、7.50±1.52、4.33±1.03、3.67±1.37,均低于脑缺血/再灌注组(11.00±1.26、9.83±1.33、7.83±1.17、7.17±1.72,P<0.05).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GF-1治疗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VEGF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分别为88.78±6.67、95.83±7.61、26.88±4.22、16.30 ±4.69.与脑缺血/再灌注组比较,IGF-1治疗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12、24h、3、7d,VEGF mRNA表达明显上调(P<0.05),分别为0.474±0.035、0.417±0.044、0.326±0.025、0.265±0.040.结论 IGF-1可能通过调整脑缺血再灌注后VEGF蛋白表达和VEGFmRNA表达,从而调节神经功能的恢复,起到减轻缺血再灌注脑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制备百香果泡腾片,优化其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采用酸碱分开湿法制粒法制备百香果泡腾片,以崩解时限、发泡量、口感评价、休止角、颗粒外观等为指标,单因素实验筛选崩解剂、填充剂、润滑剂、矫味剂、黏合剂.以感官综合评价为指标,以乳糖+甘露醇、柠檬酸:碳酸氢钠、聚乙二醇6000、阿司帕坦用量占片重百分含量为考察因素,设计L...  相似文献   
7.
我科自2003年1月至2003年12月应用低分子量肝素(IMWH)、疏血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鞍区肿瘤术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尿崩症的早期临床诊断意义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取在我院就诊的48例鞍区肿瘤术后或重度颅脑损伤合并中枢性尿崩症患者,按照诊断类型分为短暂性尿崩症组(A组),持续性尿崩症组(B组),三相性尿崩症组(C组),检测患者治疗前后实验室指标,同时分析患者预后情况。结果 1治疗结束后,A组、C组在血钠、血渗透压、24尿钠及24h尿量均降低,同治疗时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A组、C组血渗透压,24 h尿钠均低于B、C组(P0.05);2治疗后经GOS评分,B组、C组4分及以下患者所占比例明显高于A组(P0.05),而5分者均低于A组(P0.05);3患者随访1年,A组患者生存状况良好,与B组死亡3例、C组死亡3例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差异(P0.05);4B、C组ADH术后先下降后上升,但未能达到正常水平,A组先升高后下降,后恢复至正常水平。结论鞍区肿瘤术后、重度颅脑损伤合并CDI患者的预后与血ADH水平、24小时尿量有一定的相关性,不同类型CDI预后生存状况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成人额骨多个部分的厚度,并分析其意义。方法选国人成人干颅骨130个,其中男性70个,女性60个。将眉弓平均分成4份,于矢状面处垂直锯额骨,而后用直尺、游标卡尺、量角器等测量工具测量额鳞、额结节、额颞部、眉弓、眶面、额窦处以及鼻部各个部位的骨厚度。结果测得了男女性干颅骨额鳞、额结节、额颞部、眉弓、眶面、额窦处以及鼻部各个部位的骨厚度,计算其均值。此外,男、女性除了额结节、额颞部、眉弓的骨厚度差异有统计学(P〈0.05)意义外,其余各部分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测量了男女性额骨的额鳞、额结节、额颞部、眉弓、眶面、额窦处以及鼻部处的骨厚度,其测量数据将会对临床工作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IGF-1)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及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和IGF-1治疗组,制备脑缺血模型,分别于脑缺血后12h、24 h、3d、7d采用改良mNSS评分量表评价大鼠的运动、感觉、平衡功能及反射等神经功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bFGF蛋白表达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缺血皮层bFGF 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 在12h、24 h、3d、7d各时间点,IGF-1治疗组的mNSS评分值[(8.67±1.21)分,(7.50±1.52)分,(4.33±1.03)分,(3.67±1.37)分]均低于脑缺血组[(11.0±1.26)分,(9.83±1.33)分,(7.83±1.17)分,(7.17±1.72)分](P<0.05).IGF-1治疗组各时间点bFGF蛋白表达均较脑缺血组升高(P<0.05),尤其是脑缺血后12h有统计学意义(P<0.01).IGF-1治疗组各时间点bFGF mRNA表达均较脑缺血组高(P<0.05),脑缺血后24 h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GF-1可促进脑缺血大鼠的神经功能恢复,可能与调控bFGF蛋白和bFGF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