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54篇
  2023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脑梗死中医"证"的结构方程课题的基础上,依据其制定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的内容,初步编译计算机辅助诊断系统,通过理论分析和临床验证,修订出更加符合临床实际的脑梗死各证型诊断及分级标准,对脑梗死中医证型诊断的标准化程序化进行初步的探索与研究。  相似文献   
2.
CT表现在中风病辨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病即西医之急性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和影响老年人的生活和身体健康.为使中风病的中医辨证更客观、更规范,从而提高中医辨证论治本病的疗效,许多中西医学者就中风病颅脑CT表现与中医辨证分型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对这方面的相关研究做一回顾,可发现CT在中风辩证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3.
利用信息技术,特别是人工智能和数据挖掘技术,在临床医疗数据的基础上挖掘出相对客观的诊断标准.对于提高中医疑难疾病诊断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降低误诊率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如果能在中医证候标准化研究的基础上进行计算机编程,则既能大大简化计算机编程程序,又能建立起真正的、能反映中医辨证实质的、全病域的中医智能诊断信息系统,从而提高中医疑难疾病诊断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中医现代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寻找有效的防治中风先兆的药物。方法:研制纯中药制剂脉络通胶囊,临床用于治疗中风先兆患者,并作临床疗效及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的对比观察。结果:患者服用脉络通胶囊后,临床症状、体征得到改善甚至消失。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血小板聚集显著下降。结论:脉络通胶囊的制备工艺合理可行,是治疗中风先兆的有效制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证实性因子分析在脑梗死中医证候研究中的应用,为脑梗死的中医证候制定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方法 对脑梗死的临床信息采集表资料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建立模型并对该模型进行修正,通过证实性因子分析对假定的模型进行拟合.结果 模型的拟合结果较为理想:确定脑梗死中医证候主要为痰热上蒙、风痰痹阻、气虚血瘀、肝阳上亢和阴虚风动.结论 证实性因子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脑梗死中医证候的主要特点,在脑梗死中医症候中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心痹通颗粒剂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6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们应用单味中药精制颗粒组成复方-心痹通颗粒剂,治疗不稳定心绞痛36例,心绞痛疗效及心电图疗效,与西药对照组比较,两者无显著性差异,而改善血液流变性,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提示该剂型在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越性。作者认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为本虚标实之证,临床以阳气虚多见,并夹有寒凝,痰浊、血瘀等病理因素,可有阳虚型,寒凝型,痰湿型,血瘀型,痰瘀型等不同证型的临床表现,病位  相似文献   
7.
8.
关于水蛭的毒性与用量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蛭为破血逐瘀之品,临床疗效确切,近年来应用广泛。本品的毒性和用量历代颇多异议,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草经百种录》中云“水蛭最喜食人血,而性又迟缓善入,迟缓则生血不伤;善入则坚积易破,借其力以攻积久之滞,自有利而无害也。”《神农本草经》中也未记载有毒,张仲景在《伤寒论》抵当汤中水蛭用量亦达30枚。近代张锡纯善用此药,认为“凡破血药,多伤气分,惟水蛙味咸入血分,于气分丝毫无损”、“破瘀而不伤新血”。现代临床应用,其实际用量也大大超出中国  相似文献   
9.
中风辨证现代化理论探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风病的辨证方式至今缺乏规范的,统一的,与现代临床实际相适应的标准,本文通过对中风中医辨证的历史回顾,总结中风机的演变规律,注重辨证模型的建立,并将现代检测标准与中风辨证有机结合,俾最终能达到中风辨证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0.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的科学的辨证分型。方法:建立急性脑梗死中医辨证分型的现代模型与标准,遵循流行病学的研究方法(DME),采用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调研。结果:风瘀证占1.23%,火热证占1.67%,痰湿证占42.43%,气虚证占18.04%,阴虚证占15.48%,痰火证占7.57%,气虚痰湿证占4.90%,阴虚火热证占1.34%,阴虚痰湿证占5.01%,阴虚痰火证占0.78%,气阴两虚证占0.67%,气虚痰火证占0.22%,气虚火热证占0,22%,气阴两虚痰湿证占0.33%,气阴两虚痰火证占0.11%。进一步采用聚类、对应分析和证实性因子分析,将急性脑梗死归为1个基本“证”、4个“型”,即在风瘀证的基础上分为火热、痰湿、阴虚、气虚4个型,其临床分布规律为风瘀证可单独出现,也可与其他型合并存在,而其他证型中的任一型总包含着风瘀证的内容,型与型之间有时可相互兼夹出现。结论:以上结果构成了脑梗死中医证型的现代模型,为辨证标准的建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