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医药卫生   1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2、4(TLR2、TLR4)与核因子-κB(NF-κB)在溃疡性结肠炎(UC)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三者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0例UC患者肠黏膜组织TLR2、TLR4与NF-κB的表达水平,并与44例结肠息肉患者的正常黏膜组织对比。结果 TLR2、TLR4和NF-κB在UC组表达率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内镜分级增高,UC组TLR2、TLR4和NF-κB的表达阳性细胞数均呈逐渐增加趋势(P<0.05),三者在活动期和非活动期中的表达也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NF-κB分别与TLR2、TLR4呈显著正相关(r=0.823,P<0.01;r=0.752,P<0.01)。结论 UC组织中TLR2、TLR4和NF-κB表达异常,可能在UC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检测其变化对疾病活动度的评价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棘球蚴(包虫)病的控制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0世纪90年代以前,寄生虫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药物防治,但近年来,由于寄生虫耐药风险的增加和不理想的控制效果,以及大面积药物的使用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等,寄生虫病控制的研究方向逐渐向免疫预防转移。本文从棘球绦虫疫苗研制的策略,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抗虫疫苗的研制,以及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等做一综述。在我国,EG95已经大面积接种绵羊用于囊性包虫病的控制。但泡球蚴病病原的传播是循环于犬,狐狸和狼等终末宿主和鼠类之间,终末宿主抗虫疫苗研制是泡球蚴病控制研究的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构建和表达细粒棘球绦虫成虫特异表达EgM123基因与霍乱毒素B的融合蛋白(CTB-EgM123);并确定CTB-EgM123蛋白的抗原性。方法 将合成EgM123基因序列连接到pET28a/CTB原核表达载体中,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中。利用IPTG诱导目的基因的表达;用SDS-PAGE及Western-Blotting对表达蛋白进行分析和鉴定;用纯化蛋白免疫小鼠及犬,用ELISA方法对小鼠及犬的血清抗体效价和肠黏液的抗体亚类进行分析。结果 PCR和测序确定CTB-EgM123基因片段长度为804 bp,pET28a/CTB-EgM123原核表达阅读框序列正确。在37 ℃条件下,经IPTG 0.4 mmol/L诱导5 h,获得CTB-EgM123高表达的包涵体蛋白,分子质量为37 kDa。免疫小鼠结果表明复性CTB-EgM123蛋白具较好免疫原性,抗体效价> 320 000;以IgG2a为主。检测免疫犬血清效价,结果发现用融合蛋白免疫后的犬血清抗体效价> 64 000,效价高于EgM123免疫组(t=0.0064,P< 0.05);且在4周时,抗体呈上升趋势,并能较长时间维持抗体水平。结论 原核表达载体pET28a/CTB-EgM123在大肠杆菌中成功表达,纯化蛋白接种小鼠和犬表明具有高的抗原性。表明CTB可以增强蛋白的免疫原性,并刺激小鼠和犬体内产生高水平的体液和黏膜免疫。本研究为研发犬用包虫病疫苗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xCT调节人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转移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析xCT受到抑制和敲低后,人类高转移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迁移及侵袭能力的改变。用Western印迹法和RT-PCR检测其自噬相关标志物LC3,上皮细胞间充质化( EMT)过程相关标志物钙黏蛋白E (E-cadherin)、波形蛋白(vimentin)以及Snail表达水平的改变。结果抑制和敲低MDA-MB-231细胞株中xCT的表达后,钙黏蛋白E表达升高,波形蛋白表达降低,转录因子Snail的蛋白水平降低,但其 mRNA水平无明显变化,自噬相关蛋白LC3-Ⅱ/LC3-Ⅰ的比值升高。结论抑制和敲低xCT的表达可使MDA-MB-231细胞株发生自噬,降解转录因子Snail,从而抑制EMT,降低MDA-MB-231细胞株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在尿路感染中的应用。方法应用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检测182例疑似尿路感染中段尿标本白细菌和细菌数,以定量尿细菌培养作为诊断尿路感染金标准,应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价各指标诊断效能。结果尿培养阳性标本56例占30.8%,分离率依次为大肠埃希菌30株占53.6%、肠球菌属9株占16.1%、变形杆菌属6株占10.7%。白细胞计数曲线下面积为0.808(95%CI 0.710~0.867),当白细胞临界值为50/μL,诊断尿路感染敏感度89.0%,特异度83.8%,阳性预测值86.3%,阴性预测值93.7%。细菌计数曲线下面积为0.899(95%CI 0.797~0.923),当细菌临界值为110/μL,诊断尿路感染敏感度82.5%,特异度85.6%,阳性预测值78.5%,阴性预测值88.0%。结论 COBIO XS尿沉渣分析仪具有快速、准确等优点,可作为筛查尿路感染工具。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内镜下套扎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的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以及影响其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橡皮环套扎治疗病例194例。通过远期随访获得治疗成功率,分析影响疗效的临床和内镜因素。以超声内镜结果为最终标准,分析普通内镜评估深浅层次的准确性。结果 194例中,套扎治疗完成184例,随访成功122例,通过内镜复查,套扎治疗成功率为90%。通过对比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及超声内镜影像特点,发现病变长径超过0.8 cm和所处深部层次是降低套扎治疗长期成功率的最重要影响因素。平片内镜对层次的评估与超声内镜对层次的评估不一致(Kappa值为0.04)。结论内镜下套扎术是治疗上消化道黏膜下病变安全有效的技术,但术后随访对疗效评估是必不可少的,超声内镜是术前评估是否适合该治疗方式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查找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不合格原因, 确保日后个人剂量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 提高监测能力。
方法 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辐射防护与核安全医学所组织的2017年度全国个人剂量监测能力考核, 根据五组盲样考核的结果, 参照能力考核方案的方法对不合格原因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
结果 五组考核结果中, 2组X射线照射的单组性能|Pi|>0.30, 3组γ射线照射的单组性能|Pi| < 0.30, 单组性能考核结果不合格, 整体能力考核不合格。验证实验显示, 使用的剂量盒与采用的刻度因子一致可使X射线照射的单性能|Pi| < 0.30。
结论 刻度因子的正确选用非常重要, 对个人剂量监测系统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感染病原菌分布情况,为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收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南海医院就诊并收治入院的AECOPD患者200例,其中男124例、女76例,对患者的血培养、痰培养和血清学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病原体检出率为68.0%(136/200),其中血培养阳性率为3.5%(7/200),以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检出为主;痰培养阳性率为37.5%(75/200),以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肺炎链球菌检出为主;尿液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2.5%(5/200);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7.5%(15/200),以肺炎支原体检出为主;呼吸道病毒血清检查阳性率17.0%(34/200),主要是乙型流感病毒和副流感病毒。结论该地区AECOPD患者感染病原体主要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其次为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类肝细胞癌中xCT(氨基酸转运系统system xc-的功能性亚基)的表达对于自噬、EMT(上皮细胞间质化)和肿瘤细胞转移的影响.方法:用Western Blot和RT-PCR方法检测肿瘤细胞在xCT抑制剂SASP(柳氮磺胺毗啶)的作用下,其自噬和EMT过程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的改变.伤口愈合实验和Transwell分析xCT在受到抑制后,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改变.结果:SASP处理过的97H人类高转移肝癌细胞与对照组相比,自噬相关蛋白LC3和Beclin1表达升高,EMT的标志物E-cadherin表达升高,Vimentin的表达降低,参与EMT过程的重要转录因子Snail表达降低.结论:抑制xCT的表达可以使人类高转移肝癌细胞发生自噬,降低转录因子Snail的表达,从而减弱EMT过程的发生并降低人类高转移肝癌细胞的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