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6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对烧伤整形患者术后自控镇痛临床效果。方法择期拟行烧伤整形手术患者66例,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3组(n=22),术后接电子镇痛泵分别用芬太尼(A组),布托啡诺(B组)以及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C组)行自控静脉镇痛(PCA)。记录三组患者拔除气管导管即刻及镇痛后1、8、24 h患者VAS疼痛评分、镇静评分及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尿潴留等发生率。结果 B组在镇痛后1、8、24 h VAS评分和SS镇静评分均高于A组(p<0.05),而C组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A组的呼吸抑制、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布托啡诺复合芬太尼用于烧伤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较单纯使用芬太尼或布托啡诺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啶对鼻内镜手术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择期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FESS)手术的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啶组(D组,n=30)和生理盐水对照组(P组,n=30)。D组患者在麻醉诱导插管前10 min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啶0.5 ug/kg,然后以0.4 ug/kg/h维持到手术结束;P组使用生理盐水以相同速度静脉泵注。比较两组围术期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用药总量;术野质量评分(Fromme评分);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复苏时间以及术后躁动的发生率。结果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比较:右美托咪啶组在气管插管后和手术医生使用肾上腺素后血流动力学更为稳定,血管活性药物的用量减少,围术期窦速的发生率明显降低,手术医师对术野质量Fromme评分则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右美托咪啶应用有利于FESS术中患者血流动力学的稳定,保持清晰的手术视野,并有利于麻醉复苏期的平稳过渡。  相似文献   
3.
游意莹  王艳玲  谢汉镔 《新医学》2021,52(12):968-972
强直性脊柱炎(AS)是一种以中轴关节受累为主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严重者发生脊柱强直和畸形,属于困难气道的高危情况。该类患者术前应充分评估和准备,选择最佳麻醉方案,减少并发症发生。该文报道1例47岁男性腰椎、胸椎、颈椎强直,双髋关节、双膝关节强直呈“S”型固定体位的重度AS患者,因椎管内肿物拟于全身麻醉下接受手术治疗,使用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在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的成功案例。该例提示右美托咪定清醒镇静不仅对呼吸功能影响轻微,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接受操作期间的舒适度和配合度,为纤维支气管镜引导下气管插管提供满意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SD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后16 h内胃病理学变化特点,胃黏膜氧化损伤及NF-E2相关因子2(Nrf2)表达的变化.[方法]将24只SPF级SD大鼠随机均分为假手术组(Sham,n=6)、自体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4h组(R4h)、自体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8h组(R8h)和16h组(R16h).假手术组在麻醉后只进行开腹和血管的分离,不进行肝脏的阻断和灌注;其余各自体原位肝移植组则进行自体肝移植手术,观察胃组织病理学变化特点、羟自由基(·O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Nrf2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自体原位肝移植引起了各组大鼠明显的胃黏膜损害,其中R4h组损伤最严重.与假手术组相比,自体原位肝移植后4h和8h胃黏膜的·OH及MDA水平均明显升高,伴随SOD、CAT活性的明显降低.Nrf2蛋白在自体原位肝移植再灌注后4h表达下调,在8h和16h逐渐恢复至假手术组水平.相关分析显示,胃黏膜损伤评分与·OH和MDA含量呈正相关,与SOD和CAT活性呈负相关(P<0.05);Nrf2蛋白表达含量与胃黏膜损伤评分、·OH含量和MDA含量呈负相关,与CAT活性呈正相关(P<0.05).[结论]大鼠自体原位肝移植引起胃损伤,胃损伤与修复与氧化和抗氧化能力变化一致;胃黏膜Nrf2表达增强可能有利于胃的自我修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右旋美托咪啶对七氟醚吸入麻醉诱导和气管插管过程中血流动力学和脑电双频指数(BIS)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患者45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15例,A组为单纯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组,B组和C组为吸入七氟醚麻醉诱导前分别静脉泵注右旋美托咪啶0.5μg/kg和1.0μg/kg组,观察3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和BIS的变化,并记录患者入睡时间、BIS值达到60时间、可以实施气管插管时间、手术和麻醉时间、入睡前实施肺活量次数和整个过程发生的不良反应事件。结果:与麻醉诱导前(T0)相比,麻醉后插管前(T1)血压、心率和BIS明显下降(P<0.05),围插管期(T2)A组血压较诱导前插管前增高(P<0.05);与A组相比,围诱导期(T1和T2)B组和C组血压、心率和BIS值较低(P<0.05),围拔管期(T3)B组和C组血压和心率较诱导前增加较低(P<0.05);与A组相比,B组和C组患者的意识消失时间、BIS值小于或等于60时间、气管插管时间较短(P<0.05),以C组缩短明显;B组和C组吸入过程中N次肺活量较A组少。结论:右旋美托咪啶0.5、1.0μg/kg均可产生明显镇静效应,缩短诱导时间;抑制七氟醚吸入诱导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以右旋美托咪啶1.0μg/kg的作用更理想,但要注意防止围麻醉期出现的严重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转录反式激活因子-Rab鸟嘌呤核苷酸交换因子1(Tat-RabGEF1)融合蛋白对小鼠肝脏缺血再灌注(IR)所致肺损伤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选用雄性C57BL/6小鼠24只,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sham)组、IR组和Tat-RabGEF1组,每组8只。采用肝脏缺血90 min再灌注4 h制备肺损伤模型,Tat-Rab-GEF1组于再灌注即刻经尾静脉注射Tat-RabGEF1 (10 mg/kg)。再灌注4 h后处死小鼠,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采用ELISA法检测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 (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含量;取肺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测,测定湿/干重比、β-氨基己糖苷酶(β-Hex A)和髓过氧化物酶(MPO)水平,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肺组织类胰蛋白酶的表达水平。结果:(1)肝缺血90 min再灌注4 h肺组织病理损伤明显,湿/干重比增高,Tat-RabGEF1尾静脉注射明显减轻肺脏病理损伤。(2)与IR组比较,Tat-RabGEF1组BALF中TNF-α、IL-6和IL-1β浓度,以及肺组织β-Hex A、MPO水平和类胰蛋白酶表达显著降低(P 0.05)。结论:体内蛋白转导Rab GEF1减轻肝IR所致的肺损伤,减少肺组织炎症反应和细胞因子水平,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