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医药卫生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5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描述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疫情流行病学特征和变化趋势,探讨下一步的防控重点。方法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锦州市布病疫情进行分析,对试管凝集试验阳性率与发病率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2001-2015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为0.45/10万-16.53/10万。发病时间集中在3-7月,占总数的66.89%。2003-2015年共采集重点人群血清5 904份,阳性率为5.01%。2007-2015年从136份血培养标本中分离出布鲁氏菌63株,其中羊种3型48株、羊种1型12株,羊种变异2株、犬种1株。结论锦州市近年布病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其优势菌株主要是羊种3型。对犬的布鲁氏菌携带情况应予以一定的关注,及时淘汰病犬。  相似文献   
2.
范凯  张旭  宋颖  莫晓艳  张新岩 《疾病监测》2012,27(2):104-106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地区手足口病的病原学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手足口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日常监测工作中收集2008-2011年锦州地区294例手足口病临床确诊患儿的330份样本检测结果,其中咽拭子274份,粪便标本56份,进行病原学检测。 结果 294例被检测患儿中246例为肠道病毒阳性,阳性率为83.67%,其中肠道病毒71型(EV71)阳性率30.61%,柯萨奇A组16型(Cox A16)阳性率32.31%,EV71、Cox A16混合感染阳性率0.34%,其他肠道病毒阳性率20.41%。330份标本中咽拭子阳性率82.12%(225/274),粪便阳性率71.43%(40/56)。2008-2011年病例的咽拭及粪便标本采用不同检测方法、不同试剂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锦州市儿童手足口病病原体以EV71和Cox A16为主,每年略有不同,近年其他肠道病毒感染率逐年增高。手足口病患者的咽拭和粪便标本的阳性检出率无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流行性感冒(流感)流行动态,为及时预警流感活动强度和流感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收集锦州市2009-2011年流感样病例(ILI)监测数据和病原学检测数据,分析ILI占门诊就诊病例百分比(ILI%)、病毒分离率及流感病毒各亚型的变化规律。 结果 锦州市2009-2011年共报告ILI 26 483例,ILI%为2.86%;2009-2011年共采集3382份ILI咽拭子标本,其中阳性428份,平均病毒分离率为12.65%;其中甲型H1N1流感占阳性标本的42.52%。 结论 2011年各月份 ILI%均低于2010年,提示2011年流感病毒活动较2010年减弱;ILI%与病毒分离率之间正相关(rs=0.352,P=0.035), ILI%的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随着对外经贸关系的发展,锦州市赴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和地区务工、旅游、学习的人员越来越多,输入性疟疾发病有增加趋势。2011年8月24日,锦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到锦州市中心医院报告,称该院接诊了一位疑似疟疾复发患者,遂派专业人员赴该院对患者进行调查处理。1病例资料患者沈某某,女,26岁,待业做家务,居住于锦州市古塔区。2011年8月19日,患者出现间断性发热、寒战、出冷汗,伴  相似文献   
5.
探讨锦州市1998-2015年猩红热流行特征和发病趋势,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锦州市1998-2015年猩红热病例的时间分布、地区分布、人群分布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采用x2检验对不同年份发病率进行比较.结果 1998-2015年锦州市猩红热年平均发病率为2.86/10万,不同年份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3.42,P=0.00).季节性分布特征明显,每年出现2个流行高峰,4-7月为春夏季高峰期,占全部病例数的46.86%;1-12月份为冬季高峰期,占全部病例数的22.40%.3~14岁病例占全部病例的92.41%,其中4~7岁占59.93%.发病人群主要以学生、幼托儿童为主,占全部病例数的82.45%.男女发病数比为1.44∶1.结论 幼托儿童及小学生是猩红热的主要高危人群.应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及儿童密集的游乐场所的疫情监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辽宁省锦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工作状况,评价锦州市2006-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的报告质量。 方法 从《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中获取锦州市传染病网络直报数据库资料,以《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范为依据,按医疗机构、疾控机构不同职责,对直报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结果 锦州市网络报告率由2006年的26.96%逐年上升至2010年的100%;未及时报告率由2006年的30.20%下降至2010年的0.17%;未及时审核率由2006年的5.72%下降至2010年的0.04%;重卡率由2006年的0.06%下降至2010年的无重卡。 结论 锦州市2006-2010年传染病网络直报质量逐年提高,但是未及时报告、未及时审核和漏报情况仍然存在,提示仍有必要加强对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7.
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截止目前,大部分患者已治愈出院。但出院患者仍然可能存在身心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参与方面的障碍。为更好的帮助患者重返家庭与社会,本文综合了康复团队的建议,从生理,心理,社会层面为患者提供居家康复治疗指导和建议,旨在改善出院患者的心肺功能,增强体能,保持心理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早日重返社会。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对康复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近年来国外已开展了许多针对物理治疗师岗位胜任力的相关研究[1]。许多国家已针对物理治疗师岗位胜任力制定并发布了相关文件,将岗位胜任力划分为不同领域,并细述相关领域所需的能力,从而将物理治疗师的专业技能、行为与素养标准化。而国内虽然在卫生领域已广泛开展岗位胜任力研究,并将其在人才培养层面的应用提到了新的高度,但针对物理治疗师岗位胜任力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2—3],目前仅有针对康复治疗师岗位胜任力的简单描述,并不足以构建全面且规范的物理治疗师岗位胜任力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连市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分布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连市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的分布特征,为预防儿童青少年的超重、肥胖提供相关依据。方法整群抽取大连市区1635名儿童青少年进行身高和体重测量。按照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WGOC)推荐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BMI值分类标准”诊断超重与肥胖。结果大连市儿童青少年体重指数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加,年龄越大BMI值越大;男生不同年龄、女生不同年龄BMI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对同一年龄不同性别儿童青少年BMI值进行Z检验,结果表明除7岁、9岁年龄组外,其他年龄段男女生BMI值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男生BMI值均高于女生;不同年龄男生肥胖率变化趋势无明显的规律性,女生肥胖率在9岁后逐年下降,而超重率在10岁后却逐年上升。结论应重视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锦州市2011—2020年布鲁菌病(布病)分布特征,为制定布病防治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监测”中2011—2020年锦州市布病个案数据,分析布病流行特征、病例就诊等情况。通过2011—2020年布病暴发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分析其暴发因素及特征。结果 2011—2020年锦州市累计报告布病病例4 30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12.50/10 万,发病率逐年增加(χ2趋势=448.969,P<0.001)。4 306例布病中,以饲养放牧人员(占82.65%)和养畜户周围人群为主(占8.55%);4—8月份为发病高峰,占62.73%;发病乡镇覆盖率为100%(105/105),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50例的乡镇27个,报告病例占全部病例数的58.71%;其中累计报告病例数超过100例的乡镇11个,占全部病例数的31.54%。发病至诊断时间间隔M(P25, P75)为10 (3,24)d;2011—2020年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7 d以内病例总体呈逐年增加趋势(χ2趋势=40.296,P<0.001)。市级以上医疗机构报告的布病病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81.93%。2011—2020年锦州市共报告23起布病暴发疫情,均因接触染疫的羊、牛而感染。其中3起疫情的牛羊检出布鲁菌,均为羊3型,其余16起疫情的牛羊均已售卖,未做检测。结论 2011—2020年锦州市布病发病率呈逐年增加趋势,布病疫情地区分布呈总体散发,局部高发态势。建议在布病高发地区开展积极有效的干预措施,遏制布病传播蔓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